第三章 大棋局·大狙擊 第四節 反擊

無論對於默克爾,還是整個歐元國而言,逼迫希臘自救是化解危機成本最低、風險最低的措施。而且,希臘自救讓金融大鱷們無從下手。

默克爾在等時間,這個時間就是2010年的5月。我曾經在2010年的3月份,連續撰寫多篇文章,指出5月是一個生死節點,是歐元與狙擊者全面對決的時間。

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為,這個時間無法更改,所有的節點都與它有關。

2010年5月對於希臘、德國、美國而言,都是必須面對的一個時間點。

希臘拖不過5月,美國熬不過5月,德國也忍不過5月。5月,註定應該承擔一種歷史賦予的使命和責任。

默克爾在沉默中等待。

2010年2月21日,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說:"希臘擁有的資金可以應付到3月中旬。"

這意味著,默克爾在4月份後,就必須改變立場。

事實上,默克爾的態度已經開始出現細微變化。默克爾表示,德國已基本做好準備援助希臘,但對希臘提供財政支持必須遵守嚴格條件。希臘需向歐盟和IMF提交一份可信的財政節約方案。歐洲中央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評估確認這一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德國才會實施援助計畫。

儘管默克爾曾經表示,希望IMF援助希臘,但默克爾的底線絕對不是讓IMF單獨行動,最佳狀態是IMF和歐元區國家一起行動,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事實上,德國總理默克爾在3月初,提出建立一個"歐洲版"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貨幣基金"(EMF),以向陷入財政危機的歐盟國家實施救助,消除歐元區內徒有統一貨幣而缺乏統一財政和援助機制的弊端。

2010年4月23日,希臘政府撐不住了,正式向歐盟和IMF提出救助申請。

2010年4月27日,標準普爾評級研究機構將希臘的主權評級降低至"垃圾級"--對希臘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BBB+"級下調至"BB+"級,前景消極。

評級機構再次落井下石,反擊的時機漸漸成熟,默克爾終於決定出手。

4月27日,默克爾在總理府發表聲明說:"如果希臘政府採取嚴厲的財政節約措施,並在未來幾年內始終執行節約方針,我們就有維護和保障歐元穩定的良好機會。"當天,德國財政部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和議會各黨派領導人就援助希臘問題進行磋商,並原則同意對債台高築的希臘提供財政救助。

時間到了5月,歐元國集體出手。5月3日,德國內閣通過希臘救援案,同意在未來3年中給予希臘總計224億歐元的援助。默克爾此舉表明,希臘必須挺過危機,否則,德國的捐助資金將"血本無歸"。

顯然,默克爾不僅出手了,而且,顯出了破釜沉舟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拯救希臘的過程中,西班牙等具有同樣問題、面臨同樣危機的國家(實際情況要比希臘好),在援助希臘的過程中態度積極。

道理非常簡單,誠如西班牙第二副首相兼經濟大臣薩爾加多所言:"援助希臘對於西班牙具有積極的意義,因為有助於歐元區穩定並降低西班牙融資成本。"只要希臘挺過去,西班牙連迎戰的力氣都省去了。

這意味著,歐盟在拯救希臘問題上已經達成共識。

2010年5月10日凌晨,歐盟27國財長決定,設立一項總金額高達7500億歐元的救助機制,幫助可能陷入債務危機的歐元區成員國,以防止希臘債務危機蔓延。這套救助機制由三部分組成,其中4400億歐元由歐元區國家以政府間協議的形式提供,另有600億歐元將由歐盟委員會從金融市場上籌集,此外IMF也將提供2500億歐元。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委員奧利·雷恩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表明歐盟捍衛歐元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沒有加入歐元區的英國,在此時卻表現出袖手旁觀的一面。放在往常,這不算什麼。但現在是歐元國決戰的時刻,歐元國需要英國,他們不能容忍英國袖手旁觀。

5月10日,英國財政大臣達林說:"對我來說這是非常明確的。如果提出了建立歐元緊急援助基金的建議,那麼這是歐元區國家的事情。我們不會做,我們也不能允許自己做,因為這是在支持歐元,而支持歐元的責任應由統一貨幣流通國承擔。"

英國的態度激起歐元國的不滿。2010年5月11日,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的題為"Europe tells Britain not to ask for help in a crisis"的報道稱,由於英國沒有在3780億英鎊的救援方案上簽字,無論是歐元區還是非歐元區國家的官員都表示,如果英國陷入金融危機,就不應該向其他歐洲國家求援,而其也得不到援助。法國金融市場監管局局長讓·皮埃爾·茹耶稱,英國漠視歐元區國傢伙伴,那麼當其遇到金融危機時,"只有上帝才能救它"。法國、瑞典以及其他歐盟國家均預言,英國遭遇危機只是時間問題。

從這則新聞中不難感受到,在5月這個生死攸關的重要節點上,歐元國在拯救希臘問題上的態度是何等的鮮明,何等的迫切,而又何等的團結。

大決戰雖然沒有摧毀歐元--這也不是狙擊者的初衷(原因後文會講),卻大大削弱了歐元的影響力。而且,針對歐元的襲擾,今後還會進行。只有當歐元國與美國利益趨於一致的時候,這種襲擾才會平靜下來。

在歐元之後,下一個被金融大鱷們盯上的狙擊對象是誰? 這個問題在接下來會進行分析,現在,我需要強調一些被忽略的常識。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那些成為金融大鱷們攻擊、獵食的目標,無不具有重大缺陷。像索羅斯這樣的投機大鱷們,之所以敢在1992年成功狙擊英鎊,在1997年成功狙擊泰銖,成為引爆東南亞經濟危機的導火索,又在2010年狙擊歐元,根源在於,他們發現了看起來完好無缺的蛋上的細縫。這個細縫就是缺陷。

索羅斯認為:"所有人類心靈的建構,不論建構局限在我們思維深處或表現為各種學科、各種意識形態或各種體制,都是有缺陷的。"這裡的"有缺陷"不是可能"可錯",而是肯定"可錯"。索羅斯坦言:"可錯性觀念鼓勵我尋找每一個情境的缺陷,然後在找到缺陷之後從中受益。"

索羅斯是一個善於發現缺陷,找到缺陷中最脆弱的一環全力攻擊,以獲取暴利的投機大鱷。縱觀曾經慘遭投機大鱷們狙擊的國家,哪一個不是問題重重?其實,即使沒有索羅斯的狙擊,這些問題也會在其內部引發危機,只是時間後移而已。危機並不能避免。以希臘為例,它雖然僥倖躲過了2010年5月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但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其缺陷,那麼,一年後,它就可能發現自己又回到了5月的這個節點上,被重重危機緊緊包圍。

這就充分體現出了良好制度的優越性。在良性制度之下,相關問題可以及時得到修復,國家因此變得更加強大,但這種自我修復能力中國是比較欠缺的。這一點軟肋,恰是中國最脆弱的一個環節,也是我們最應該警惕和反思的。

儘管以美國投機大鱷們為主體的力量,在四處狙擊的同時,與美國的國家利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但對於這一常常遊離於政府監管之外的勢力,對於其可怕的攻擊性,美國政府也非常警惕--從這一點上,也不難看出美國在自我保護方面的縝密和嚴謹。

舉一個小例子。

英國《金融時報》2009年7月15日報道:美國司法部近期已將調查函發送到持有Markit Group股份的各家銀行。2009年7月13日,Markit Group發言人Teresa Chick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稱:"Markit Group已經收到了司法部的通知,表明該部正在對信用違約掉期及其相關市場進行調查。"

為何針對Markit Group?

不妨看看它的背景:Markit Group成立於2001年,股東包括摩根大通、高盛、德意志銀行、美國銀行和摩根士丹利。Markit Group為CDS(信用違約掉期)市場提供定價數據,並開發了許多最受關注的衍生品定價基準,比如房貸行業的ABX、CDX和ITraxx歐洲指數等。

美國開始關注這些大鱷的行動本身,就足以證明其自保能力之強。我們無從得知美國司法部門的調查過程,也無法得知他們調查的結果,但我相信,美國在調查中獲得了寶貴的信息。

2009年9月,總部位於倫敦的Markit Group開發了西歐主權指數iTraxx SovX,該指數是以歐洲15國主權信貸違約互換合約為基礎計算的。

我們應該注意:每當投機大鱷們狙擊某一目標的時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