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棋局·大狙擊 第二節 希臘被種上"特洛伊木馬"

為什麼是希臘?希臘是整個歐元國最脆弱的一環,最容易攻破,最容易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縱觀華爾街的貨幣戰爭史,哪一場不是精心策劃?畢竟,失敗的結局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早在2001年,高盛就已經在希臘埋下了一個"特洛伊木馬"。

有關高盛在希臘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手段,《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歐美其他媒體都有詳細報道。

我們不妨認識一下這個過程。

一切要從2001年談起。

根據歐洲共同體部分國家於1992年簽署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歐洲經濟貨幣同盟成員國必須符合兩個關鍵標準,即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負債率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0%。希臘距這兩項標準甚遠,便求助於美國投資銀行高盛。高盛為希臘設計出一套"貨幣掉期交易"方式,為希臘政府掩飾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從而使希臘在賬面上符合了歐元區成員國的標準。

高盛幫助希臘欺世盜名,使得這筆錢不出現在希臘當時的公共負債率的統計數據里,因為它要10~15年以後才歸還。這樣,希臘有了這筆現金收入,使國家預算赤字從賬面上看僅為GDP的1.5%。而事實上2004年歐盟統計局重新計算後發現,希臘赤字實際上高達3.7%,超出了標準。最近透露出來的消息表明,當時希臘真正的預算赤字佔到其GDP的5.2%,遠遠超過規定的3%以下。

除了這筆借貸,高盛還為希臘設計了多種斂財卻不會使負債率上升的方法。例如,將國家彩票業和航空稅等未來的收入作為抵押來換取現金。這種抵押換現方式在統計中不是負債,卻變成了出售,即銀行債權證券化。高盛的這些服務和借貸當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共拿到了高達3億歐元的傭金。①

採取同樣做法的國家,除了希臘,還有義大利、西班牙等國。

高盛想得到的,絕對不是3億歐元傭金那麼簡單,它有更遠大的"理想"。

高盛深知希臘通過這種手段進入歐元區,其經濟必然會有遠慮,最終可能出現支付能力不足。高盛便向德國一家銀行購買了20年期的10億歐元CDS"信用違約互換"②保險。

接下來,高盛開始搶錢了。

到了那筆貨幣掉期交易到期的日子,希臘的債務問題便暴露出來。由於希臘金融狀態惡化,對希臘支付能力承保的CDS價值翻番上漲--我們知道,高盛預料到有這一天,已經購買了20年期的10億歐元CDS"信用違約互換"保險!這意味著,它坐收漁翁之利。當希臘國家支付能力被懷疑的時候,有關希臘債務的CDS便會上漲。這次對希臘的攻擊,就是使用各種手法令人對希臘的支付能力產生懷疑。那麼誰持有大量的CDS呢?不是別人,恰恰是持有和發行希臘債務的高盛和兩家對沖基金。高盛在希臘未被懷疑有支付能力問題時大量購進希臘債務的CDS,然後再對希臘支付能力信譽發動攻擊,在CDS漲到最高點時拋出。

2010年4月2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山,高盛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芬出席參議院國土安全和政府事務永久委員會就高盛事件舉行的聽證會為了打擊希臘的金融信譽,高盛與兩大對沖基金一方面大肆"唱衰"希臘支付能力(包括動用力量將希臘信譽等級降低、傳出希臘破產謠言等),另一方面則輪番拋售歐元,從而導致國際市場的恐慌而跟進。歐元在10天內跌了10%,近兩個月跌幅達15%。歐元一跌,立即使人聯想到歐元區出現不穩,於是,不僅僅希臘,其他"弱點"歐元區國家葡萄牙、西班牙等也立即出現融資困難。於是,希臘和歐元區的CDS開始瘋漲。從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希臘債務保險利率上漲整整3倍,希臘國債的CDS居然漲到428點,甚至超過處於半戰爭狀態的黎巴嫩(255點),這是聞所未聞的。在這場攻擊中,葡萄牙和西班牙也在國際炒家的瞄準線上。③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希臘試圖通過欺騙方式進入歐元區時,那個陪伴它左右的騙子,卻施展連環騙,把它推向深淵,並因此獲取暴利。

貨幣戰爭的殘酷和血腥由此可見一斑。可問題是,如果希臘自己不當有縫的蛋,高盛這個蒼蠅怎麼會走近它呢?

評級機構猶如"特種兵"

華爾街有多種利器在手,所以才能做到打貨幣戰時,屢戰屢勝。

狙擊希臘,首先從降低其主權信用評級入手。評級機構的作用和殺傷力猶如"特種兵"。

主權信用評級是信用評級機構進行的對一國政府作為債務人履行償債責任的信用意願與信用能力的評判。④

世界上最權威的評級機構是標準普爾公司(美國)、穆迪評級公司(美國)和惠譽國際評級公司(法國)--美國赫斯特集團(Hearst Corporation)在2006年以5.92億美元的價格從法國金融控股公司Fimalac SA手中收購了惠譽國際評級母公司Fitch Group 20%的股權。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惠譽國際、標準普爾、穆迪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

別小瞧了這個主權信用評級,在它背後,是數以萬億計的財富騰挪大轉移。而對於國家而言,則意味著平息或製造一場大危機。也許,只有身臨困境者,才能深刻地體會到其中的疼痛。

事實上,正是標普公司等評級機構連續下調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才把這些國家的債務問題引爆並放大(比如,西班牙的信用評級就有錯殺嫌疑),最終造成了資本市場的大動蕩。

不同的判斷標準必然造成不同的評級結果。

相關信息顯示,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等三大國際機構不久前對中國的信用評級分別是A1、A+和AA-;而對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的信用評級則均為AAA;對日本的信用評級分別為AA2、AA和AA-。

這意味著什麼呢?掌控信用評級話語權的美國等國長期擁有最高信用等級,由此每年可以幫助其少支付數千億美元的債務利息。而我國卻因為評級話語權的缺失,政府和企業海外融資成本大增。

中國在此方面曾經吃過大虧,並且,直到現在這個啞巴虧還沒有結束。

早在2003年,中國13家商業銀行謀求海外上市之際,其信用級別均被評為"垃圾等級",給中國造成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2008年,在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光大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在海外上市前需引進戰略投資者之際,標準普爾等評級機構開始熱炒中國國有大銀行的債務和壞賬問題,把其信用評級評得極低。結果,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一些國際金融巨頭以低價購進中國銀行的股份,從中大撈了一筆。

先把你說成垃圾,然後大肆買進,買進後再調高對你的信用等級。一低一高之間,是巨大的財富洗劫。

舉個簡單的例子: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元)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商銀行約10%的股份,收購價格為每股1.16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每股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評級機構變臉非常之快。比如,2005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家國有銀行--建設銀行成功在中國香港上市。建行上市以前,海外的戰略投資者已經進來,國際信用評級馬上就調升。2005年9月28日,標準普爾將建行長期外幣評級由BBB-調升至BBB+,短期評級由A-3調升至A-2,同時將基本實力評級由D+調升至C,評級展望為穩定。

美國的三大評級巨頭不僅在美國以外的國家洗劫財富,在國內同樣劣跡斑斑,在次貸危機中也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2009年11月,美國俄亥俄州總檢察長理查德·科德雷代表五家政府退休基金,對穆迪公司、標準普爾及惠譽這三大評級巨頭予以起訴。由於上述公司給予住房抵押貸款類證券不合理的高評級,以換取利潤豐厚的報酬,導致這些基金損失了至少4.57億美元。因此,"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自2009年7月到12月,連續六次減持穆迪股份。

當然,這些評級機構之所以長期被市場認可,也並非完全基於利益。確切地說,他們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的確注重對評級對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觀性。比如,最早降低希臘主權債務評級的是歐資的惠譽,而後才是美資的標準普爾--除非有證據證明惠譽是被華爾街當槍使了。

這說明,希臘發生債務危機的土壤本來就具備,只是缺少一個引爆的導火索而已,這個導火索即使不是這些評級機構,也可能是別的,時間上可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