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貨幣兇猛與房價股市之謎 第四節 超發貨幣流向之股市

吸納超發貨幣的另一重要領域是股市。

中國股市一開始就承擔著與西方發達國家截然不同的定位。我國設立股市的最初目的之一就是為國企改革服務,使得那些虧損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的融資起死回生。這種定位決定著,中國的廣大投資者將為國企改革承擔責任。

2000年3月15日,當時的朱鎔基總理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答中外記者問,《中國證券報》記者問:"中國證券市場目前有近千家上市公司和四千多萬投資者,請問朱總理如何評價中國證券市場十多年來的發展?國企改革與脫困今年進入決戰之年,中國證券市場能為國企改革提供哪些服務?"

朱鎔基笑了一下說:"你問的問題不好回答。"稍微猶豫了一會兒後,他挺了下身子說:"中國的證券市場發展很快,成績很大,但是很不規範。要取得全國人民的信任、股民的信任,還要做大量的工作。中國的股票市場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國有企業的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其實,資本市場的功能,不僅是融資,更是一種實現資源最佳配置的平台:民眾把暫時不用的資金,"借給"亟需發展資金的企業,分享企業發展收益,從而實現比把資金存入銀行更高的收益(與通脹指數相比,中國目前已經步入負利率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是雙贏的。然而,對資本市場轉嫁改革成本的初期定位意味著,股市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其實是單向的平台,即股民向企業和強勢既得利益者輸血的平台。

中國股民一直不能獲得穩定的回報,不僅是制約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大因素,也是影響中國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拉動內需、實現民富國強的障礙。

放下這些不提,股市對貨幣的吸納作用也是賦予它的職責。

我們知道,2003年,中國賦予房地產吸納貨幣的使命,房價開始飛速上漲,而股市也一樣。與房地產不同,股市要擴大吸納貨幣的能力,必須解決一個障礙--股權分置問題。

股權分置改革,看起來國有大股東給了流通股一些補償,但實際上受益最大的依然是國有股東。因為,國有大股東當初上市時並沒有以現金在市場上購買股份,而是以遠遠低於真實市場價的資本估值而獲得的股份及控股權,這些股權一旦上市流通,獲取的收益是非常驚人的。

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

而這個時期,也正是中國貨幣步入超發軌道的時候。也就是說,股權分置改革,實際上消除了股市對超發貨幣的吸納阻礙,同時,也使國有股股價連漲數倍,做大了國有資產。股權分置改革提升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拉升股價的動力,這意味著,大股東與流通股股東在利益方面有了共同點。2005年6月6日,上證綜指從998.23點開始起飛,到2007年10月16日,創下了6124.04的歷史高點。

大量資金湧入股市,使得股市成為吸納超發貨幣的重要場所。2007年10月16日左右,滬指登上6124點的歷史高點時,兩市A股總市值約為27.5萬億元人民幣。而2007年11月6日,中國石油以約7萬億元的總市值高調上市,使兩市總市值達到33.62萬億元。

在貨幣持續超發後,常年累積的能量終於如岩漿般迸裂。2007年,物價飛漲,猶如火一樣燃燒。中國缺少像美聯儲那樣明確的註銷貨幣的機制,這使得通過股市蒸發貨幣、消滅購買力成為選擇。

隨後,中國股市慘烈大跌,使財富迅速縮水,持續飛漲的房價立即掉頭向下。國內開始出現通縮苗頭。到了2008年10月16日,滬市總市值僅剩10.5萬億元,流通市值為3.1萬億元。一年以來,兩市的總市值已經蒸發超過20萬億元,相當於2007年75%的GDP被蒸發掉!

如果理解了2007年通脹最嚴重時,政府對控制物價的嚴厲態度,就不難理解中國股市的這種看似怪異其實非常明了和直觀的走勢。股市下跌將部分購買力蒸發,成為從源頭上抑制通脹的捷徑--這正是我從2007年9月開始呼籲A股空倉的判斷依據之一。

但A股更重要的作用是融資,從股市成立之初到現在,這個功能始終都很重要。如果不能理解這一點,就無法準確判斷中國股市的大趨勢。

實際上,每每想到這一點時,我都忍不住痛心。2008年,在股市大跌時,我也曾呼籲政府救市。我的想法是:在全球哀鴻遍野的時候,在很多優秀企業瀕臨破產的時候,中國如果能夠保持住資本市場的穩定,更有利於走出去,對外展開收購,這種機會轉瞬即逝。而實際情況卻是,中國股市比任何一個國家的股市跌得都慘,首先實現了自殘,以至於使自己也陷入危機之中,再無力走出去。

實際上,中國買那麼多美國國債,還不如多買些企業的股權--這也是我前面曾提到的--通過這種途徑介入甚至控制外國的一些優質企業和資產。比如花旗銀行,2006年,它的股票曾達到每股55.70美元,市值達到2772億美元,而在2008年跌到3美元,2009年的3月6日,更是在盤中跌至0.97美元,與最高時期相比,跌幅高達98%,總市值只剩55億美元,與中國的上市銀行相比,它僅僅高於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這兩家城市商業銀行,低於當時我國A股所有其他上市銀行。

不僅金融業,美國優秀的製造業同樣跌得慘不忍睹。比如,美國通用汽車股價在一年時間下跌90%,到2008年年底跌到3美元。對於中國而言,諸如此類的機會實在太多,而都被錯過了。

中國的行事方式,缺少大棋局觀。

我們已經知道,融資一直是股市的最大功能。既然如此,那麼,股市對資金的吸納能力毫無疑問也會加大。

2007年,A股市場首次公開募股(IPO)創歷史紀錄,滬深兩市IPO募集資金約4771億元,加上再融資3657億元,2007年A股融資總額突破8000億元,超過2002~2006年5年間的融資總和,也超過了美國的融資總和,中國IPO金額全球第一。而名列第三、第四的巴西、俄羅斯股市,新股發行規模只有200多億美元。

2008年上半年,在股市一路下跌、投資者損失慘重的情況下,A股依然融資2437.22億元,與2007年上半年同比上升25.31%。

2009年,A股市場股權融資規模達5125.26億元,融資規模居全球第一位。

2010年,政府投資發展到關鍵時候,當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擴大直接融資。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擴大股權和債券融資規模,更好地滿足多樣化投融資需求"。截至2010年年底,531家公司在A股市場融資10275.2億元(包括A股IPO、再融資和債券市場),成為A股有史以來最大的融資年份。其中首發347家融資4883億元,超過全球IPO融資總額的一半,再創全球第一。2010年的首發市盈率高達58.33倍,部分新股甚至定出了市盈率超過百倍的"天價"。許多公司已透支未來多年的發展。最為典型的便是海普瑞,詢價機構與保薦機構互相捧場,詢價機構的最高報價竟然達到250元,公司發行價最後定在148元,超募資金50多億元。

2010年5月6日,中國第一高價股海普瑞在深交所上市掛牌交易,開盤166元,漲12.16%

其實,從股市的發展歷史來看,它的功能並非僅限於融資。

對股市簡單化的定位是投資者無盡的哀傷。

美國股市擴容到800隻股票,整整用了100年時間,平均每年8隻;香港股市擴容到800隻股票,也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隻。而中國僅僅用20年的時間,就已發行了2000多隻股票--這其實也是一種泡沫,一種因過量融資造成的橫向擴大累積的泡沫。

由於過量融資,2010年,A股表現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僅略好於西班牙股指,居全球倒數第二。

無節制的融資所產生的抽血效應,使得A股投資者難以獲得與其出資金額相對應的穩定的回報。當然,單就這個時間段而言,自從2010年6月進入新周期後,在泡沫累積期會帶來機會,問題是,泡沫的累積必將破滅,而泡沫破滅後依然是財富的蒸發,留給普通投資者的依然是傷痛,A股的賺錢效應很難保持穩定和持續。

倫敦商學院的埃羅伊路·迪姆森、保羅·馬什和麥克·斯丹頓研究認為,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股市回報率遠遠滯後於經濟增長速度,兩者的相關性幾乎不存在。這其實一點都不難理解:超量的貨幣供應和超量的新股發行,以及資本市場的利益輸送等弊端,稀釋了普通投資者的財富和權益。

因此,投資中國股市必須高度重視這種特殊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