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貨幣兇猛與房價股市之謎 第三節 超發貨幣流向之房地產

貨幣超發很容易引起通貨膨脹,對於這種因果關係,人們都有直觀的認識。

我們可能會多次看到這組數據:中國的廣義貨幣量M2餘額在1990年的時候為1.53萬億元人民幣,而到2010年12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72.58萬億元,同比增長19.7%(在2009年,同比增長是27.7%)。

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是1992年(31.30%)、1993年(37.30%)和1994年(34.50%),那個時候發生了極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原因有二:

一是貨幣供應增速過快,世界無出其右者。

二是中國缺少可以吸納這些超發貨幣的領域,房地產和股市都處於剛起步階段,規模有限。這意味著,貨幣只要一超發,沒有任何緩衝,立即就會在市場中顯現出來,推動物價的上漲。

為了規避這個缺陷,政府開始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實行貨幣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吸納超發貨幣。

於是,住房改革、醫療改革、教育改革開始展開。通過改革,原本應該由公共財政承擔的職責,相當一部分轉嫁給了公眾。實際上,貨幣化與公共財政的去責任化是密切相關的。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原來應由財政提供的部分公共產品,現在需要錢購買了,對貨幣的需求量自然就增大了。在貨幣化的大背景下,住房、醫療、教育領域的貨幣化及股市的擴容,成為吸納超發貨幣的重要領域。

中國現在的貨幣化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2010年11月,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韋森指出:中國經濟的貨幣化在加速。中國現在M2存量大約是70萬億,GDP大約是35萬億,這意味著我們1元GDP就有2元貨幣了,這說明中國經濟的"通貨"已經膨脹得不得了了,發的貨幣已經很多了。當然,"通貨"是膨脹了,大大地膨脹了,至於CPI是不是也必定上漲,這另當別論。美國最近增發了6000億美元的鈔票,全世界一片嘩然,但美國的1美元GDP目前才只有0.6美元多M2,比我們低很多呀!現在,我國經濟的貨幣化程度已經比美國高很多了。我把這種變化叫做中國經濟的貨幣化在加速。

中國的貨幣化過程令人扼腕嘆息。

貨幣化的深入,意味著民眾承擔的責任加大。

以教育為例。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第48條中就曾明確提出,"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本世紀末達到4%"。也就是說,按此綱要,到2000年,4%應該已成為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比的下限。但遺憾的是,即便是18年前的目標,迄今也遠沒有達到。根據世界銀行2001年的統計,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日本、英國和美國等高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均值為4.8%,而哥倫比亞、古巴、約旦、秘魯等中低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均值為5.6%。

根據教育部財務司、《中國統計年鑒2009》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計算,2000~2009年10年間,以4%的比例為目標,則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10年累計"欠賬"已達16843億元。財政欠賬留下的缺口,自然是由公眾承擔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貨幣化與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是不同的。貨幣化對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貿易的發展、資源的配置、人口的流動,都需要依託貨幣化才能更好地進行。而且,西方國家的資源主要掌握在私人手中,貨幣化使得私人的財富增長,消費動能得到充分釋放,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而中國的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基本上掌控在政府手中。貨幣化的深化對政府有雙重好處。

其一,貨幣化意味著掌控豐富資源的各級政府變得更有錢,掌控的財富更大。以土地為例。2011年1月7日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土地出讓收入逾7萬億元。在"史上最嚴厲房地產調控"的2010年,全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7萬億元,同比增加超過70%。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坦言:"城市發展對土地的依賴有增無減,利益分配不合理,社會矛盾突出,土地出讓制度亟待進一步改革完善。"

土地的貨幣化實質上是財富從民眾手中向各級政府及相關既得利益集團手中轉移的過程。

誠如徐紹史所言,"利益分配不合理"首先是城鄉土地利益分配不合理:從農民手中拿地,以萬元為單位;在土地市場拍賣出讓,以億元為單位,計量單位相差萬倍。其次是時間分配上不合理,前一任市長可以賣出未來三任市長的地,不僅透支城市發展後勁,更透支了子孫後代權益。利益分配不合理也包括不同產業投入產出不合理,對粗放用地、低效產業的依賴,使房地產像一塊海綿一樣,把資本流從其他產業領域源源不斷吸引過來,使新興產業缺血失血,實體經濟無利可圖,而房地產領域泡沫越來越大,威脅國家金融安全和經濟運行。

政府賣地的收入是直線上升的。國土資源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06~2010年,全國土地出讓金總收入分別為7000億元、近1.3萬億元、9600多億元、1.59萬億元、2.7萬億元。五年合計總收入是72500億元!這實際上相當於對民眾的隱性徵稅。

其二,在貨幣化過程中,由於實行了去責任化,公共開支佔比下降,為政府"節省"大量財富用於投資,使得投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但這導致了經濟結構的失衡甚至畸形。

必須找到"海綿"

貨幣化對中國房價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貨幣化說白了其實就是尋找對貨幣進行吸納的"海綿"的過程。

在貨幣供給超量的情況下,政府必須找到吸納超發貨幣的海綿,否則,將導致物價的恐怖性上漲。

2010年12月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了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的採訪。

記者問:目前我國的貨幣存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這不是說明咱們國家可用的錢多了嗎?

李稻葵答:但是它的負面影響是什麼?它的存款形式是不穩定的,是隨時可以變現、隨時可以轉換形式的。它不像股票,不像汽車,也不像固定資產,它的形式隨時可以改變,隨時可以從銀行,或者從百姓的床褥子下面拎出來去買東西的,如果大量取出來,對銀行體系是個衝擊,對整個經濟也是衝擊。

記者問:把錢引到哪裡呢?

李稻葵答:需要發展資本市場,股市要擴大,通過擴大股市的方式,把資金逐步地引出來。同時也要有序地讓資金出國投資,前提是有序的、可控的,逐步出國投資。

從李稻葵的回答中不難看出,連"百姓的床褥子下面拎出來"的錢都讓他不安,如果這些錢固化到了股票、汽車、固定資產上呢?就不像現金那麼容易變現了,對銀行體系的衝擊、對整個經濟的衝擊就會減小很多!

顯然,恰恰是房價的連年上漲充當了吸納超發貨幣的巨大海綿,這種吸納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但是,這種吸納作用又有弊端,它容易引發資金從實體經濟流向樓市,從而對實體經濟造成抽血效應,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於是,調控樓市成為必然。

另一方面,如果樓市中的資金,尤其是大量的投機資金,一旦由於恐懼調控而流向商品市場,又必然造成物價的飛速上漲,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

由此造成樓市調控常常首鼠兩端,難以取捨。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政府而言,最能夠做到兩全其美的調控措施,就是通過開徵物業稅的辦法,讓樓市中的投機資金不能抽身而退,讓炒房者的部分利潤,在這個過程中悄悄轉移到有關部門手中。

在剛開始探討物業稅的時候,政府和專家們的意見高度一致:把開發環節和交易環節過重的稅負,向持有環節轉移,也就是說,物業稅實際上是一個轉移的問題,總量並不增加,而後來再無人提及轉移問題,只提開徵物業稅,從"轉移"變成了"加稅",兩字之差,可謂天壤之別。現在,物業稅已經借房產稅的"殼"開始試點了。

我們通過對房地產貨幣化過程的分析,了解一下其中的奧秘。

房地產貨幣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1998年以前的福利分房時代。

二是從1998年7月國務院下發23號文(《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開始的貨幣化分配和房地產市場化改革階段。而在199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推出了《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貸款買房、按揭等這些新概念登陸中國內地。

住房市場的貨幣化時代開啟了。為了配合這一進程,從1996年5月1日到2002年2月21日,中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