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關於出任首官殿前指揮使還是侍衛親軍步軍指揮使還是有爭議的,因為狄至太年輕,今年不過二十多歲,而且升的也太快。
以德公、康親王為首的激進派覺得這根本不是問題,還引經據典,當初霍去病十六七歲出征,二十歲官居大將軍大司馬云云,還能昭示君恩,之類的。
而穩健派則以何昭,魯節為首,覺得就算要嘉獎,也可以讓狄至慢慢來,先加到武烈、神武軍指揮使,等事務熟悉,再慢慢升任三衙首官,畢竟一下直接從新軍副指揮使,直上殿前指揮使不好。
兩邊人各有道理,說得不可開交,皇上卻只是高興的看著,畢竟這是大喜事,他們再吵都是好事。
關於狄至、嚴申的獎賞自然沒什麼,劉季不能上明面,他畢竟還有個反賊的身份。
最難的是關於魏雨白獎賞,因為向來沒有這樣的先例,女子為官為將,景國歷史上根本沒出現過,但魏雨白的功勞也很大。
先是蔚州、安定之戰,魏雨白都是先鋒主力,最後決戰中她的迂迴繞後也奠定大勝的局勢,俘虜四千與人,還俘獲遼國南院大王,遼興軍節度使、彰德軍節度使(韓德讓死後加的)耶律大石以及眾多遼國高層將領。
這下爭議更大了,有人說祖宗之法不可變,女子不能加官。有人說不加寒將士們的心,有人說這會為景國開不好的頭,有人說用功不賞才是開最壞的頭……
總之雙方爭吵不下,僵持不休,這下是連皇上也真猶豫了。
李星洲看一群老頭在那吵鬧得面紅耳赤,也覺得有趣,就看著他們吵架。
其實北方才勝,他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別人都好說,可魏雨白是女人,之前起芳就有過有功卻無法得到應有賞賜的事。
那是因為起芳比不了魏雨白,魏雨白他爹是關北節度使,帝國邊疆穩固全看他,而且這次魏雨白立下的功勞也太大,光是俘虜遼國南院大王耶律大石這點,就讓她人盡皆知,名揚天下。
李星洲自然希望魏雨白得到公正的對待,其實在漢朝時,女人干政並沒有那麼大的忌諱,雖然漢朝出過好幾個平民皇后,但女人向來權力很大,雖然做不到與男人平起平坐,至少可以說非常有分量。
結果唐朝出了個武則天攛唐,這下可把人們弄出心理陰影來了,從此之後就竭力提防女性地位過高,連帶的連李治也被黑了一把,史書也好,民間傳說也好,都時刻眾惡歸之,教育人們不要像李治那樣。
可實際上李世民打下的江山,在李治期間發展到極致,李治在位時是唐朝疆域最廣闊,對外強硬,對完戰爭不打則已,一打就要滅國,向東打到裏海,向西打到西伯利亞,向東攻滅百濟和高句麗,實際控制領土可能到達一千八百多萬平方公里(注1),就是自身疆域也到了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真正的萬國來朝的唐朝巔峰時代。
武則天因為是唯一的女性皇帝而被後世大大神話,但其實和李治比起來是差很多的,因為到武則天后,國力已經開始逐步衰退,對外也無法保持李治那樣的恩威並施,萬國來朝。
好在這個時空沒有武則天,所以大家對女性奪權的防備沒那麼重,這讓魏雨白有了機會。
……
當天說了一天,吵了一天,大家吵歸吵,都很高興,因為再吵也是喜事,隨後皇上還讓眾大臣在宮中用膳。
他們高興了,李星洲的事沒有說成,回家後,詩語告訴他已經跟起芳說好了,將後山的新軍調到前方來駐防。
可這樣大張旗鼓,引人耳目,他們只是猜測,可沒有真的證據能證明楊洪昭要反。
李星洲想了想,就以後山工廠太過,地方狹小,影響新軍操練,乾脆貼個告示出去,讓府中的人都看見,既然藏不住,那就大張旗鼓。
隨後又告訴起芳,不要隱秘,也不要躲躲藏藏,每天早起,就在王府門前寬敞大街上操練,讓所有人都知道這事,越大方自然越好。
到第二天,距離中秋只有一天,起芳帶新軍大張旗鼓駐紮到王府正門外,自然引來眾人好奇,不只是王府里的人還有來做工的工人,就連街坊鄰居都來圍觀。
圍觀就圍觀,起芳按照李星洲的吩咐,不怯場,不彆扭,大大方方的繼續操練,搞得他們好像真的是為方便操練才駐紮到前院來的。
明天就是中秋了,李星洲心裡還是有那不安的感覺……
……
「將軍,我剛去城外回來。」楊府,楊洪昭正端著個鐵盆,在給家裡雜草叢生的花壇澆水,忠實的老僕就回來了。
他說去城外,沒具體說什麼,但兩人都懂。
「情況怎麼樣?」
「好著呢,都準備好了。」老人道,「明天都是敢死的人。」
楊洪昭點點頭,然後問:「昨天的話你也聽了,你說晉王會不會懷疑我,總覺得話裡有話啊……」
老人聽了搖搖頭:「不知道,不過事情到這一步,將軍,我們沒法退了,要是退了太子就能弄死我們。」
楊洪昭點頭,表示贊同:「太子有多少人。」
「一開始他說有兩百多號人,後來又說還有死士,能有四五百人。」
「他哪裡那麼多人?」楊洪昭皺眉。
「不知道,宮裡肯定容不下那麼多人。」
楊洪昭皺起眉頭:「不行,本來我想的是殺進宮去,反正一死,最後把太子也拖進來,當初要不是他,我也不會落到如今地步。
一個東宮能有多少人,到時候進去一起殺了就是,可現在他怎麼突然冒出那麼多人來?」
老人搖頭,隨即小聲道:「將軍,如果我們除不掉太子,那太子……肯定會沖著晉王去,晉王……」
楊洪昭自己也說不出話了,晉王對他的關照和禮遇,大家都看在眼裡。
而且他和眾多老兵最初想法就是想豁出去報仇,太子、言官、皇帝都是他們的目標!
沒人準備活著出宮,還有另外一層,那就是他們都覺得皇帝死了也好,少年英雄,威震四方,體恤士兵的晉王會是個好皇帝……
等太子一死,言官授首,皇帝駕崩,他們大仇得報,可以安心去死,收拾局面的自然是晉王,可現在太子突然多出那麼些人來,楊洪昭一下有些亂了套。
如果太子趁亂帶著這些人直接殺向晉王府呢?那該如何是好,而且太子是很可能這麼行事的,不說對晉王恨意,就是晉王一死,太子也能穩坐江山這點,他都會這麼干……
楊洪昭丟下水盆,緊捂額頭,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