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政治手段+我慫活得長

八月初,狄至的傷好了許多,已能下床,不過走路還是要拄著拐杖。

不知不覺,時間又到八月,又是一年中秋將近,南方也來了消息,皇上大喜之下加封他為晉親王,聽到這個消息,眾人都激動萬分,新軍將士奔走相告,激動慶賀,李星洲也高興。

晉親王啊,說明京中局勢基本已定。

不過越是如此,他越急著回去,打算在中秋之前回開元。

走陸路自然不可能,只有走水路,從渤海回去。

不只是接受封賞,李星洲必須準備應對接下來的政治鬥爭,晉王只是一個階梯。

可能說到政治鬥爭,很多人首先是反感的,但很多人不明白,百姓不只有經濟利益,還有政治利益,對全人類來說,這個認識都是非常遲到的。

政治利益是很重要的一環,政治手段是一種「聰明博弈」,正因為有政治手段的存在,避免很多資源的浪費和流血衝突。

最簡單的如劉邦和項羽兩人。

後世百姓尊崇項羽為英雄,說劉邦是流氓,可卻無人想過,劉邦的「流氓」讓天下少流了多少血,少死了多少人。

比如兩人入關之後表現,劉邦不殺秦王,還軍霸上,約法三章,不受犒賞。

很多後人看到這不屑譏諷劉邦作秀,根本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手段,為收買人心而已,虛偽。

就算劉邦做這些全只是收買人心,那對於無數關中百姓呢?那是天大的福祉啊!

就算他假模假式,可他做了,這就是關鍵。

關仲百姓擁戴他有何不可?這本可看做一種交易,是百姓的政治利益,你的政策對我們好,我們擁護你,對我們不好,我們拋棄你,本該如此,關人什麼事?

難不成項羽進來之後殺秦王,劫掠關中,一把火燒了咸陽皇宮就是好?可有人想過關中百姓。

亦有人說劉邦背信棄義,坐穩江山之後為了大權開始殺功臣,是地地道道的小人。

那像項羽一樣,不搞政治手段,不用腦子,反對我就殺。十幾二十萬人投降,不會收買人心,又不放心,活埋了!

打下城池不知道如何安定地方,拉攏人,屠了!像史書上記載的那樣「城無遺累」!(城裡男女老少都殺光了)

如此就是英雄了?西楚霸王真性情啊,一點不矯情,想幹嘛幹嘛,多英雄氣概啊!問過被殺的眾多無辜民眾嗎?

所以有人總是覺得幾個異姓王的命是命,無數無辜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

項羽英雄啊,劉邦小人。

要知道不管是哪個王朝,對權力的緊張是必然趨勢,不同在於:

如果是劉邦,因為他聰明,他「流氓」,他會政治手段。為了權力,他會用政治鬥爭殺死自己的敵人,首惡必誅,協從不問,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最後死人總是一小部分。不管他道義不道義,給後世留下什麼印象,他殺的人必然是非常有限的。

而項羽這樣沒有政治頭腦,不知道政治鬥爭的人呢?

他為了權力絕對是濫殺無辜的,因為他沒那個腦子,不知道如何應對才是最高效的,能將損害降到最低的方式。

他的辦法很簡單,一座城不投降,打下來全屠了就完事;害怕敵人捲土重來,俘虜了全殺了就完事了,不懂用政治手段收買人心,安定天下。

一些不把自己當人,身在最底層卻總為統治階級想事,把高官權貴的命當命,普通百姓的命就不算命。

所以政治手段絕對有積極一面,它是人類智慧的衍生物,如果沒有政治手段的存在,人類不知道要多經歷多少黑暗和血腥,人類文明會不會在無休止的衝突和無腦殺戮中倖存下來都是未知數。

而像劉邦這樣懂政治的人最終贏了,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是大大的幸運。

否則在那個諸侯爭霸,諸王並起征伐的年代,稍微處理不好說不定就會像漢末到兩晉,五胡亂華那樣的黑暗血腥亂世。

如今面對太子,李星洲最擔心的也是這個問題。

太子可不是什麼有政治頭腦的人,關鍵項羽沒頭腦,至少還有勇武和膽氣,太子不止沒頭腦,他還野心沒有膽子大,這種人要是被人利用,比如孟知葉之類的,說不定狗急跳牆搞出什麼大事來。

所以他要早點回去,不讓太子黨人垂死掙扎,要一下按死,覺不留情。

當然,李星洲心中早有決斷,要有機會,太子能殺就殺,覺不手軟,不能讓他鬧出什麼幺蛾子,若一不小心鬧到國家動蕩他不想見。

此時金國虎視眈眈,西北蒙古悄悄崛起,比起秦末亂世或許好了一些,但卻是另外一種危機。

金國要休養生息,景國也要。

未來北方必有一戰,在這幾年就看誰休養生息得好,誰發展得快。

他不想把太多精力浪費在政治鬥爭上,更多的還是要讓景國儘快強大起來,以應對幾年後的危機。

不過他不知道現在蒙古是個什麼情況,在離開之前,李星洲還是準備見一見一世之傑,當代英主完顏烏骨乃。

此人當得起英主二字,別的不說,幾千人起兵,幾年內滅亡北方最強大的遼國,就是他也只敢想想而已。

所以八月初,李星洲就開始北上了,而十艘大船也走海路隨行北上。

李星洲的計畫是,會面接到耶律雅里之後,就乘船南下,直接回開元。

當然他不是愣頭青,可不會搞什麼單刀赴會,李星洲在身邊帶了劉季和魏雨白,同時還有三千新軍火槍手。

山海關是金人地盤,要是見自己人少,說不定臨時起意,當場把他給ko了,金人可不傻,他李星洲如今就算不是金人的頭號心腹大患,至少也能進入前十,自己要是傻,金人怎麼可能錯過機會。

所以他帶了三千人北上,海上還有艦隊接應。

……

大隊行軍幾日,行進並不是很快,等到達山海關前時,金軍看起來很有誠意,早就在山海關南的平原上安營紮寨,等候他的到來。

大片旌旗連營,蔓延幾里平地,魏雨白用手遮住陽光直射,遠遠看了看前方的營帳,在馬背上對他道:「八營左右人馬,可能還有更多,後面山凹里看不見。」

李星洲點頭:「媽的,還好老子沒傻。」

「我早說過金人不安好心。」魏雨白死死盯著遠處。

「要不要撤。」劉季小聲問,劉季是悍將,這次北伐他也如自己在蘇州戰場上一樣身先士卒,親自帶人衝鋒,受了些皮外傷。

李星洲搖頭:「來都來了,再說我們可不怕。」話雖如此,李星洲還是下令所有新軍士兵子彈上膛。

一個山海關顯然駐紮不下這麼多人人馬,大多數兵馬都是新增援而來的,會個面而已,居然在山海關前駐紮了八營以上的人馬,還大多都是騎兵,金人心思可想而知。

要是他帶的人少了,估計對面此時早衝過來了,想起來李星洲就汗毛直立,想玩陰的。

見他們的軍陣,不一會兒,就有人騎馬向這邊來。

一隊人過來十三人,都是騎馬,最前方的正是劉旭,身後兩人手執金氣,想必是金國皇室旗幟。

最終劉旭在他前方五六米的地方停馬,拱手笑道:「多日不見,平南王近來可好。」

「多謝劉大人掛心,一切安好。」李星洲道。

劉旭笑笑:「王爺雄姿英發,智勇卓絕,南京城一戰大破耶律大石,震驚天下,少年英雄,膽色過人,令人佩服,今我朝英主皇上想與王爺一會,也算英雄惜英雄。

只可惜我金國皇帝年事已高,行動不便,不似王爺這般靈敏自如,親年俊傑了。」

李星洲點點頭,並沒跟他多話,而是直接道:「多謝,劉大人謬讚,你家主人何在,還有前遼國公主耶律雅里何在。」

劉旭一頓,隨即改口道:「就在後方金帳中。」他指了指身後二三百步的大帳。

「王爺少年英雄,可惜我家皇上行動不便,不過已備好酒水,王爺可否同入帳中,讓我們一盡地主之誼,在慢慢商談也不遲。」劉旭邀請。

李星洲笑起來,搖搖頭道:「劉大人好意心領了,不過你這話不對,如今燕山府已是我景國國土,腳下之地也在燕山府管轄之內,直到……」他指了指劉旭身後遠處的山海關。

「山海關以南,所以地主之是本王,地主之誼也不用你們盡了。」

劉季一愣,啞口無言,連忙又笑起來,改口道:「王爺說得有理,可總管不好站著說話吧,此去不過百餘步,王爺大軍在側,莫非還心中有怯不成。像王爺這樣誅叛軍,滅遼國的英雄豪傑,胸中滿是膽氣,見我主上不會不敢吧。」

他邊說邊笑,神色中帶著佩服。

李星洲也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劉旭啊劉旭,好好久不見,你還是那麼會說話。」

劉旭也陪同大笑,「哈哈哈哈……王爺謬讚。」說著做了個請的手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