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霸主之路 第一百一十三章 考驗和信譽

猶豫了一會兒功夫後,弗朗茨走到懸掛的地圖面前,用手輕輕敲擊了兩下。

「如果布魯願意的話,可以去韋拉克魯斯任市長,就當是對他的一個考驗了。

要是做得好,後面可以適當加大扶持力度;要是表現不合格,那就放棄吧!」

不管怎麼說,弟弟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幾十年的相處的下來,弗朗茨早就接受了原主留下來的一切。

馬西米連諾雖然理想主義過頭,但不妨礙他是一位好弟弟。就算是瞎折騰,那也是在折騰墨西哥,從來都不在國內搞事情。

尤卡坦半島的總督給不了,一個殖民地市長的位置,弗朗茨還是給得起的。

就算是折騰出了問題,還有彼得負責善後。都是在接受考驗,談不上坑兒子。

只不過不同之處在於,彼得是先在國內任職,積累了一定經驗過後,才去出任中美洲總督的。

布魯雖然替馬西米連諾處理過復辟組織的事物,但具體執政經驗,仍然是一片空白。

真要是直接給個高位,那才是真正在坑人。官場鬥爭可是非常複雜的,不管是什麼身份,到了位置上就要迎接挑戰。

馬西米連諾本身就是反面教材,從小被母親保護的太好,缺少社會毒打才成為了理想主義者。

作為邊界城市,民族衝突的高發區,又是封地貴族的扎堆區,韋拉克魯斯的形勢自然不會太好。

真要是天下太平,沒有市長政府都能正常運轉,那也喪失了考驗的意義。

可是相比墨西哥的局勢來說,韋拉克魯斯的複雜局勢連「麻煩」都算不上,完全不值得一提。

要是這都處理不好,那什麼也別說了,趁早放手算了。

按照目前的墨西哥局勢來看,馬西米連諾父子真要是宣布永不歸國,沒準哪天一覺醒來就完成了復辟大業。

不開玩笑,現在舉著保皇黨旗幟的軍閥力量,絲毫不弱於共和政府,並非沒有獲勝的可能。

只不過這些傢伙土皇帝當慣了,就算是贏得了戰爭勝利,也不會歡迎馬西米連諾一世回去。

如果在這個問題上能夠妥協,為了政治上的需要,接受一名虛君根本就不算什麼。

當然,以弗朗茨對自己弟弟的了解,這樣的待遇就算是刀架在脖子上,馬西米連諾一世也不會妥協。

自從弗朗茨繼位後,哈布斯堡王朝的二代、三代們好日子就結束了。只要是身體健康的,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少不了要接受「磨礪」。

從小嚴格的家庭教育自不用說,遵循德意志地區的傳統,從學校一畢業,先得去軍隊裡面服役兩年。

這可是要真訓練的,不是掛名混日子。每年的閱兵大典上,都會出現他們的身影,要是表現的不好……

打磨的差不多了,又會安排去社會上接受毒打式教育幾年,一波流程走下來,差不多就三十歲了。

然後才是自由擇業,從軍、從政、從商,又或者是搞藝術都可以。

唯一可以例外的是搞學術研究,軍隊服役完成就可以進入研究院,不需要經歷社會學教育。

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後代或許會能力不濟,但是絕對不會有理想主義。

某種意義上來說,馬西米連諾也為哈布斯堡家族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要不是因為他這個反面教材,弗朗茨想要說服大家,接受這樣的家族教育可不容易。

見弗朗茨興緻不高,腓特烈安慰道:「好的,父親。我接下來就去安排,相信布魯會理解你的苦心。」

苦心能不能被理解,弗朗茨並不關心。多年的帝王生涯告訴他,千萬不要妄圖掌握人心,那隻會讓你遍體鱗傷。

真正令弗朗茨傷感的,還是回想起了過往。沒有辦法,人上了年紀就是喜歡回憶。

……

家務事只是一個小插曲,在神羅同不列顛爭霸的關鍵時刻,弗朗茨父子的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英國人身上。

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敵人,這次的對手雖然威脅不到神羅的根基,但是滑不溜秋啊!

統一了德意志地區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的軍事力量達到了歷史最巔峰,無論是陸軍、還是空軍都可以堪稱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可惜有英吉利海峽阻隔,不得不拿最劣勢的海軍和英國人最強勢的皇家海軍對壘。

以己之短克敵之長,在軍事史上本就不可取,但是沒有辦法,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

從選擇翻臉那一刻開始,維也納政府就密切關注英國人的情報,就和英國政府關注神羅一樣。

雙方都派出了大量的情報人員,儘可能的搜集對方更多的情報,區別只在於側重點不同。

英國人更加關注神羅的軍艦製造情況,弗朗茨卻更加關注英倫三島的物資儲備,尤其是糧食等生活必需品。

弗朗茨問道:「英國政府最近在幹什麼?憋了這麼長時間沒有大動靜,這可不像他們的作風。」

「愛折騰」是英國人固有的標籤,即便是神聖羅馬帝國強勢崛起,也沒有能夠改變英國政府喜歡四處折騰的本質。區別只是在於折騰的對象和幅度。

歐洲大陸是甭想了,英國政府就算是想要搞事情,都沒人肯配合。

到了海外就不一樣了,除了極個別地區外,神聖羅馬帝國在海外的影響力遠不如英國人。

以至於英國政府在海外拉攏盟友,維也納政府卻只能降低目標,僅僅只是要求各國保持中立。

願意加入神羅陣營的,基本上都是英國人篩選完了,因為區域矛盾衝突,必須要找一個靠山,才投奔過來的。

維也納政府沒有能力在海外保護盟友的安全,能夠給予的支持也很有限,所以對盟友的要求也很低。

跟著搖旗吶喊,把聲勢造起來就夠了。打仗的事情,神羅絕對不會主動牽連大家。

相應的戰爭勝利後,英國人留下的遺產,大家也不用惦記了。

當然了,這年頭敢惦記英國人家底兒的,除了神聖羅馬帝國外,估計也就沙皇政府了。

剩下的國家,通通都是有心沒膽。比如說西班牙就想收回直布羅陀海峽,可就是不敢採取行動。

腓特烈笑道:「英國政府高層最近都忙得腳不沾地,一邊要治療退出自由貿易體系後的陣痛,一邊又忙著整合國內的工業體系。

看樣子是受到了刺|激,準備發奮圖強。畢竟,前段時間他們在公布造艦計畫之後,卻因為大型船塢數量不足,被迫重新修改設計方案壓縮軍艦噸位。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次英國人建造的主力艦,續航能力應該會非常感人。」

這是必然的結果,在保證火力的情況下,壓縮軍艦噸位,那麼勢必要犧牲其它方面的性能。

減少儲煤量,縮短續航里程,就是危害較小的修改方案之一。

軍艦續航里程不足,大不了後面跟一艘補給艦,專門為它服務好了。

弗朗茨點了點頭:「密切關注著英國政府的一舉一動,留心任何詭異情況,現在沒有動作就是最大陰謀。

英國人不可能不知道,兩國之間工業上的差距,要是拼工業產能,縱使有兩個不列顛,那也改變不了結局。

何況,他們再怎麼整合工業,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讓國內的工業產能翻倍。」

不是弗朗茨小題大做,實在是英國政府的表現太不正常。和神羅「拼工業」,正常人都不會那麼干。

真正適合英國人的玩法是:利用皇家海軍的優勢,在海上決戰中一擊致命,全殲神羅海軍主力。

神聖羅馬帝國工業實力強大,軍艦可以無限補充,但是有經驗的海軍官兵,卻是有限的。

最多幹上兩三回,神羅積攢下來的家底就耗盡了。到時候有船沒人開,維也納政府不得不坐下來談判。

當然,這僅限於理論上。海上決戰從來都是擊敗敵人,想要全殲對手幾乎沒有可能。

無法做到全殲,那麼逃回去的官兵,就是有過作戰經驗的老兵了。

補充一批軍艦和新兵進來,過上一年半載,大家調節的差不多了,又能投入戰鬥。甭管質量怎麼樣,至少數量是滿足了。

何況,補充進去的也不會是新兵。神聖羅馬帝國海軍同樣也是家大業大,除了主力艦之外,還有上百艘大大小小的普通軍艦。

絕大部分普通軍艦,都是不用參戰的。主力艦缺人,可以直接從普通軍艦上抽調,並不是純粹的新兵直接上戰場。

除了現役官兵,還有從前退役的,同樣可以徵招。

可以算一筆賬,神羅海軍官兵的平均服役年限也就4年左右,平均下來就是每年都有25%的人退役。

退役後自動轉入預備役,每年還是會有一個月的軍事訓練,這個時間一般會持續二十年。

退役官兵差不多就有五波人,就算是因為各種意外,淘汰掉一部分人,至少也有一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