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霸主之路 第七十六章 戰略抉擇

英國陸海空三軍在爭奪軍費,神羅也沒有能夠例外。外界不知道羅馬號的參數,但是維也納政府高層都知道啊!

排水量:20100噸

長:169.6m

寬:26.3米

吃水:8.7m

航速:20.5節

續航力:10節/時,6500海里

主機:傳動型蒸汽輪機2組/4軸

主鍋爐:混燃水鍋爐18座

功率:23000馬力

武備:305毫米45倍徑雙聯裝炮6座(前一後一,兩舷各二,成六角形),120毫米45倍徑單裝炮16門,45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2具

裝甲:舷側255毫米,甲板76毫米,炮座230毫米,炮塔前部280毫米,司令塔280毫米

船員:863人

……

對比之前的傳統戰列艦來說,「羅馬號」的火力實在是要強大的太多。在大炮巨艦時代,火力強就等於戰鬥力強。

好不容易在賽道上佔據了優勢,海軍部自然不願意讓英國人反超過去。為了擴大這種優勢,海軍部提出了野心勃勃的換裝計畫。

即:在五年之內,建造25艘類似「羅馬號」的超級戰列艦,從皇家海軍手中奪取海上霸權。

理論上來說沒有毛病,25艘無畏艦確實可以橫掃現在的皇家海軍。甚至打個對摺,也能夠做到。

前提條件在於「現在」。英國人又不是傻子,不可能看著自己被人超越,肯定會採取相應措施。

無畏艦的誕生,並非是技術上的劃時代發展,更多的還是理念上的突破。

在新興科技領域,神羅確實佔據了優勢,但是這裡面不包括造艦技術。

皇家海軍每年的軍費也不是白花的,在軍艦建造技術領域,英國人仍然處於時代的最前沿。

只要倫敦政府捨得砸錢,最多兩年就能搞出自己的「超級戰列艦」。海軍部的計畫,無非是和英國人比速度。

不管怎麼說,神羅都有了一艘試驗艦。現在要做的只是在「羅馬號」的基礎上,稍稍進行技術改進,就可以複製式的工業化生產。

在時間上,神聖羅馬帝國至少領先了競爭對手一年半,並且這個優勢在後面的競爭中還可以不斷放大。

英國人的造船技術雖然先進,但是軍艦牽扯到的可不僅僅只是造船,同時還涉及到了產業配合。

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論起綜合工業實力,神聖羅馬帝國絕對能夠吊打英國人。

產業鏈開動起來,不說技術比英國人先進多少,至少在產能上絕對能夠佔優勢。

不敢說英國人造一艘,神羅就能造出兩艘來。但是兩國的造船工業齊齊開動,在同一時間內,神羅能夠造出來的軍艦肯定會比英國人多。

現在海軍技術革命爆發,大家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線,神羅甚至還略微領先一些,這麼好的機會大家自然不願意放過。

毫無疑問,造艦離不開錢。作為試驗艦,「羅馬號」在建造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最終的造價是497.6萬神盾。

如果大批量造艦,成本肯定會降下來;但是軍艦技術從來都是越來越先進,每一次造艦都會對之前技術進行優化,這些同也是需要成本的。

這就意味著,哪怕是大規模造艦,平均下來每一艘「超級戰列艦」的成本,還是不會低於400萬神盾。

25艘超級戰列艦,最少也要1億神盾。僅造艦一項,海軍就要增加1億神盾的預算,那麼陸軍和空軍怎麼辦?

雖然神聖羅馬帝國每年的軍費都在增加中,但是這個增加幅度基本上是和經濟掛鉤的,軍費開銷基本上被限制在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這個比例已經不低了。即便是神聖羅馬帝國是中央政府和邦國政府兩級財政,但同樣還有大量的中央政府直轄區。

邦國的內部建設,中央政府不需要承擔太多的義務,可是直轄區的基礎設施、民生工程、行政成本,那是一樣也不能少。

當然,比例不低主要是弗朗茨的看法。對比世界各國來說,神羅軍費開銷佔比真心不高,比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國家都要低。

受限於生產力,很多國家的軍費開銷都達到了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只有完成工業化的國家,才能夠將這個比例壓下來。

軍費開銷比例是否高,都改變不了神聖羅馬帝國軍費開銷世界第一的事實。神羅每年消耗掉的軍費,就超過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

按照目前的節奏發展下去,恐怕要不了十年,弗朗茨就會有後世美帝的感受,自己一家的軍費開銷超過後面二三四五六七八……的總和。

其實,現在就可以有這種感覺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從明年開始維也納政府的軍費開銷,就要超過後面二三四的總和。

錢再多,也經不起軍隊那個吞金獸禍禍。按照以往的慣例,陸海空三軍軍費比例通常都是4.6:3.7:1.7。

顯然,這已經是過去式了。海軍和空軍都不滿意自己的軍費比例,現在聯起手來炮轟陸軍。

……

海軍大臣卡斯塔格尼:「法國人已經廢掉了,就算是現在給他們鬆綁,一百年內也別想對我們造成威脅。

俄國人是我們的盟友,同時他們的經濟命脈也在我們手中握著,東線的威脅根本就不存在。

從反法戰爭勝利開始,我們陸地上就沒有了敵人。縱觀全世界我們都只有一個敵人——不列顛。

要對付英國人,需要的海軍和空軍,陸軍繼續搶佔大量的資源,這完全就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

空軍大臣康拉德:「閣下說得不錯,陸軍佔有的資源實在是太多了,已經嚴重阻礙了帝國的……」

陸軍大臣費斯拉夫打斷道:「兩位,請注意你們的言辭。別忘了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陸權國家,我們的根基在於陸地之上。

決定帝國興衰的,從來都不是廣闊的海洋,而是我們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本土。

要守衛我們這麼遼闊的疆土,陸軍不夠強大怎麼行呢?

反倒是你們海軍和空軍,已經夠用了。只要能夠守住地中海,剩下的都交給我們吧!

陸軍部已經制定了完善的計畫,如果政府決定掀翻英國人的霸權,我們隨時可以穿越波斯,殺入印度。」

作為一個陸權國家,重點發展陸軍沒有任何毛病。唯一的問題在於,神聖羅馬帝國已經喪失了陸地上的威脅。

法蘭西是真的被玩兒廢了。如果歷史可以重來,估計法國人是打死也不會投降。

相比戰後的災難來說,歐陸戰爭時期的苦日子根本就不算事兒。當時最多是吃得差,現在是根本就吃不飽,或者說乾脆就沒得吃。

戰場上打了兩年死得人,遠沒有戰後被盟軍禍害死的多。確切的說是生產遭到破壞後,被迫流離失所,最後病死或者是餓死在了路上。

其他國家也在折騰,比如說:比利時、撒丁、托斯卡納等國的駐軍,搞起事情來絲毫不比俄軍遜色。

在仇恨的力量驅使下,這幾個反法急先鋒,很多時候幹得比俄軍還要絕。

只不過他們分區佔領的地盤不大,本身的存在感又太弱,風頭都被俄國人搶走了。

看看法國人的逃荒方向就知道了。要麼往瑞士跑,要麼往西班牙跑,或者是往神羅跑,根本就沒人敢往比利時和義大利地區跑。

沒辦法,前面結下的仇恨太深了,跑過去也別指望人家會救濟。

包括往神羅跑的,都必須要繞路,根本就不敢從盧森堡、萊茵蘭等地區經過。

當地人同樣是反法急先鋒,前面維也納政府曾經籌集了一批救濟糧,準備送到法蘭西賑災,結果在萊茵蘭地區就被民眾們給攔截了。

最後維也納政府改變了主意,決定送給俄軍當軍糧,瞬間就暢通無阻了。

這麼多人想要法國人完蛋,戰後的法蘭西那是要多慘,就有多慘。

有反法同盟多國跟著背書,國際社會除了口頭上譴責了幾句,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沒有了法蘭西,神聖羅馬帝國就喪失了陸地上的威脅。至於俄羅斯帝國,早在數十年前就不是威脅了。

莫說是同神羅開戰,就算是中斷貿易往來,沙皇政府都有可能崩潰。

沒有神羅這個大買家,俄羅斯帝國的採礦業、農業,都要跟著崩潰。

想要開闢新的市場都不行,國際市場上根本就找不到這麼大的買家。在很多領域,神羅已經形成了實質上的壟斷。

雖然神羅同樣不好受,可是倒底還有替代品。大不了開放採礦限制,同時放非洲糧食進來,加工製造業死不了。

沒有了威脅,陸軍繼續佔據最多的資源,就顯得非常礙眼了。如果不是陸軍戰功彪悍,在帝國內部足夠強勢,恐怕早就頂不住壓力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