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帝國主義時代 第二百六十二章 急眼了

拒絕是必然的,不管柏林政府開出的條件多麼誘人,本質上都是空手套白狼。

況且,普俄戰爭也不是表面上這麼簡單,還充斥著英法奧的博弈。

最初是英法支持普波聯邦、奧地利支持俄羅斯帝國,到了現在英奧兩國的立場沒有發生變化,法國人卻消極怠工了。

都是利益決定的,能夠打擊競爭對手,為什麼不幹呢?

法國人在這次戰爭中投入的資源不多,即便是普波聯邦戰敗,他們的損失也很有限。

經濟上的這些損失,還可以通過其他方面彌補回來。

比如說:英國企業受債務影響,經營陷入困境、甚至破產。

且不說競爭對手受損,帶來的收益。光看著英國人倒霉,法國人就理由高興。

隨著法蘭西帝國的日漸強大,親英派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不斷增加的利益衝突,讓兩國愈行愈遠。

站在法蘭西的立場上,從長遠來看,俄國人贏得戰爭也更加符合他們的利益。

兩國勢力範圍相隔甚遠,發生利益衝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帝國,還可以從背後牽制奧地利。

不管俄奧關係有多好,只要俄羅斯帝國強大了起來,兩國就會分道揚鑣,國家利益不是個人意志能夠扭轉的。

什麼都不做,就能同時打擊兩個競爭對手,法國政府自然知道該怎麼選擇。

英國人有算計,法國人有算計,奧地利自然也不能例外。

俄羅斯帝國強大起來確實是一個威脅,但這是未來的潛在威脅,至少二三十年內不需要考慮。

短期來看,奧地利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英法。普波聯邦戰敗,債務違約成為了必然,英國經濟肯定會因此大受影響。

法國經濟也好不到哪裡去,表面上來看他們投入的力度不大,損失在可控範圍內,遺憾是法國經濟本身就存在問題。

戰爭時期市場繁榮,工業原材料成本高不是問題,等普俄戰爭結束了,沒有了這些國際訂單後,這個問題就該爆發了。

恰好這個時期,又是全世界工業產能過剩的巔峰,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時候,成本將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因素之一。

成本居高不下,法國工商業界拿什麼和英奧搶市場?

資本是逐利的,利益會驅使他們從不賺錢的製造業流向金融業,進而改變法國的經濟結構。

這已經不是奧地利第一次布局了,幾乎每一次經濟危機過後,法國製造業在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都會下降。

幸好這年頭,沒人意識到製造業的重要性,要不然巴黎政府早就急眼了。

當然,現在距離急眼也快了。在第三產業沒有發展起來的時代,能夠創造就業崗位的還是製造業。

工業產能萎縮,必然會導致就業率下降,這些人總不能都趕去種地吧?

法國本土的土地早就有主了,海外殖民地倒是不少,問題是法國民眾願意去么?

很遺憾,受海洋文化的影響,法蘭西民眾更喜歡呆在城市,而不是跑去殖民地開荒。

這一點早就被證明了,無論是原時空、還是現在,法國的移民積極性都不高。

經濟不好,大家就自發的控制生育,康德姆發明為了法國計生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生得少了壓力自然就小了,反正這年頭底層民眾壽命短,不需要考慮養老問題,有沒有下一代不重要。

人口出生率下降是長期性問題,短時間內危害還體現不出來。經濟帶來的社會危機,卻無法避免。

法意合併還不到十年,在經濟發展好的時間,很多矛盾都被掩蓋了下來。經濟危機一旦爆發,就要噴發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法蘭西最虛弱的時刻。才短短的幾年時間,義大利民眾還沒有歸心,拿破崙四世的統治根本就不穩固。

真要是讓他們磨合幾十年,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統治方法,大法蘭西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地中海帝國」,威脅就要大得去了。

……

戰場上處於下風,外交上無法說服奧地利,法國人又不肯增加投入,一時間柏林政府的壓力大增。

1880年10月12日,柏林政府啟動了擴大動員計畫,凡年齡在十六周歲~五十周歲之間、身體健康的男子都要參加民兵訓練,並且隨時做好被徵召的準備。

看得出來,柏林政府真急眼了,對毛奇也不是那麼信任。雖然沒有進行極限動員,卻已經開始做相關的準備。

「極限動員」對一個國家的組織能力非常考驗,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上戰場,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要麼是原始的封建時代,統治的面積有限,領主一聲令下,所有的農奴都拿起武器上戰場。

要麼是受到了嚴重的屈辱、民族主義勃發,大家願意為國家而戰;要麼是生存遇到了困難,必須要用手中的武器,為自己獲取生存空間。

這些普波聯邦都靠不上,那就只能靠政府的組織能力。畢竟戰爭不僅僅只是把人召集起來就完事了,還要進行軍事訓練,同時還必須保障後勤物資供給。

維也納宮

放下了手中的情報,弗朗茨問道:「普波聯邦如果進行極限動員,最多能夠動員多少軍隊?」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參謀長阿爾布雷希特緩緩的回答道:「根據我們收集到的資料分析,普波聯邦最多能夠動員出六百萬人。」

「六百萬人」不是六百萬軍隊,人和軍隊是兩個概念,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成為合格的士兵。

這個「六百萬」只是簡單的排除了身體殘疾、病號,證明普波聯邦有六百萬適齡男子。

想要把這些人都訓練成軍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非常簡單,社會上還有很多崗位需要人,並且還是不可或缺的那種。

政府機關、醫院、學校、軍工企業、科研機構……

除了這些崗位外,還有大量的特殊階級。不是貴族,歐洲貴族都會上戰場,貴族榮耀容不得他們這個時候退縮。

不願意服兵役的主要是資本家、中產階級、小商人、專家學者……這些人有錢、有社會地位,不願意上戰場賣命。

柏林政府要是把他們納入服役範圍內,估計國內都能夠鬧翻天。

把這些全部扣除後,才是柏林政府真正能夠動員起來的。動員過後還要進行篩選,踢出一部分不適合從軍的。

最後具體還有多少人,這就要看柏林政府的篩選標準了。或許三百萬、或許四百萬,在沒有極限動員前,誰也不知道普波聯邦能夠動員多少軍隊。

不過,無論是三百萬、還是四百萬,這個數字都是要震驚世界的。

普俄兩國交戰的地區也是有限的,當投入的兵力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到達戰場承受極限,不可能無限度的增加下去。

達到戰場容量極限後,俄軍無法再保持戰場上的兵力優勢,伊萬諾夫的保守戰術就很難發揮作用了。

理論上來說,只要普軍擁有三百萬軍隊,不只要能夠投入前線兩百萬,毛奇都能擊敗俄國人。

弗朗茨疑惑的問:「怎麼,你不看好普波聯邦的極限動員?」

參謀長阿爾布雷希特點了點頭,解釋道:「同一個國家的軍隊,戰鬥力也是不一樣的。普波聯邦一旦進行極限動員過後,普軍的戰鬥力就會急劇下降。

沒有足夠軍官、士兵缺乏訓練、兵源質量下降,這麼多因素加起來,普軍的戰鬥力恐怕會被拉到和俄軍同一水平。

精銳部隊能夠做到的事情,普通軍隊根本就完不成。

部隊戰鬥力大幅度下降,指揮官們也需要磨合適應的時間,而戰場上最缺的就是時間。

沙皇政府現在能夠和普波聯邦兌子,未來同樣也可以。甚至不需要打勝仗,只要能夠給普軍造成重大傷亡,打敗仗同樣能夠贏得戰爭。

除非毛奇能夠打出驚人交換比出來,要不然他們遲早會被俄國人的人海戰術堆死。

在這個問題上,我和毛奇的看法一致,普軍的優勢在於機動力,盲目擴編等於放棄這種優勢。」

這對奧地利也是一個警示,想要玩兒人海戰術,就學習俄國人重數量、不重質量,想要二者兼顧還是洗洗睡吧!

或許兩三百萬軍隊的軍官,奧地利可以提前儲備,這個數字一旦上升到五百萬、六百萬,乃至於上千萬過後,提前儲備做夢吧!

把現役士兵全部培養成軍官?想得很美,實際上人和人之間也是有差距的,不是誰都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軍官。

一名優秀的士兵,並不等於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軍官,很多人的都只適合做士兵。

即便是花費資源培養,最多也就連排級封頂。退役回家要不了幾年,又被打回原型了。

這種苦惱沒有困擾弗朗茨多久,想想競爭對手他就欣慰了。優劣都是對比出來的,不需要做得最好,只要比競爭對手強就行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