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帝國主義時代 第一百九十章 苦逼的留學生

維也納宮,自從英國人帶頭壞了規矩後,弗朗茨的案頭就頻繁出現請戰報告。

不要誤會,他們不是要和英國人打。奧地利軍方還沒有那麼頭鐵,英國皇家海軍還是很有震懾力的。

請戰的目標,自然是尚未瓜分的無主之地。既然是憑拳頭搶,奧地利軍方也不甘人後。

弗朗茨若無其事的說:「軍方的作戰計畫都在這裡,基本上所有的無主之地,都在這些計畫中了。

要是有漏網的,那也是超過我們能力範圍,拿不到的,現在你們就從中選一個吧!」

鬧得沸沸揚揚的殖民地瓜分運動,在這裡就彷彿變成了兒戲,看不出弗朗茨有半分重視。

殖民大臣斯蒂芬:「首先,我們可以排除波斯。英國人在這裡經營日久,還有印度做依託,作為後來者我們很難和他們競爭。

其次,中南半島也可以排除,英法普勢力雲集,形勢錯綜複雜。

對了,根據我們收到的情報,英法競爭的非常激烈,普魯士人就快要被擠出來了。我們要是加入進去,估計也是同樣的命運。

現在比較適合擴張的,只剩下東非和南美了。

南美各國已經獨立,並且獲得了歐洲世界的承認。對他們動手,容易引起歐洲小國的恐慌,這對我們的國際形象傷害太大。

相對而言,向東非擴張更加容易。英國人要對衣索比亞動手,我們也可以分一杯羹,比如說佔領非洲之角(索馬利亞半島)。」

聽到「非洲之角」,弗朗茨的第一反應就是「雞肋」。

索馬利亞半島有什麼?

答案:海盜!

這就是索馬利亞給弗朗茨留下的印象,不對還有「窮」。資源、礦產或許有,但絕對不多,要不然弗朗茨不會印象全無。

唯一的價值大概是戰略意義「重大」,這個重大也要看情況,就比如說現在,索馬利亞半島的戰略價值就發揮不出來。

看似處在蘇伊士運河的必經之路,然而英國人卡在前面了。

奧地利已經擁有阿拉伯半島了,海軍又無力和皇家海軍爭鋒,索馬利亞半島的戰略價值在維也納政府手中大打折扣。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從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東非地區是最適合我們殖民的地區。除了英法外,就沒有別的競爭對手了。

法國人的目標是蘇丹地區,勢力還沒有延伸過來,不會和我們爭奪索馬利亞半島。

倫敦政府雖然重視東非地區,但他們能夠在非洲大陸投入的實力有限,在發動衣索比亞戰爭的同時,已經無力和我們爭奪索馬利亞半島。

唯一可惜的是索馬利亞半島經濟價值太低,能夠給我們帶來的利益非常有限。」

東非地區英法奧三國勢力縱橫交錯,明顯是三大國的自留地,自然不會有哪個國家不開眼,傻乎乎的跑過來搶地盤。

參與的人少,競爭自然也小。遺憾的是利益也少,如果不是因為蘇伊士運河開通,估計英國人看都不會看衣索比亞一眼。

弗朗茨點了點頭:「那就索馬利亞半島好了。就算是沒有任何經濟價值,能夠壓制英國人的擴張,戰略上的收益也足夠收回成本了。」

本身期待值就不高,自然談不上失望。這個世界已經瓜分殆盡,剩下的都是邊角料,不虧本就算是不錯了。

……

奧地利動了,別的國家也沒有閑著。新的合縱連橫就此展開,至於巴黎會議已經淪為了笑話。

或許等最後一輪殖民瓜分結束後,巴黎或許能談出成果來。沒有宣布會議提前結束,那都是英國人外交工作做得好。

倫敦政府也是要面子的,巴黎會議是英國人號召下召開的,要是因為他們毀約而結束,不列顛的面子就徹底沒了。

即便是自欺欺人,這塊遮羞布還是要保留的。只不過各國政府都不在重視了,代表團紛紛回國,留下繼續談判的,都是常駐巴黎的外交人員。

……

維也納大學城,奧地利最大的教育基地。這裡匯聚了大大小小三十餘家高校,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教育體系。

時至今日,奧地利高校的影響力也不在局限於本土。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讓這裡充滿了國際化氣息。

這個年代,想要在奧地利留學可不簡單。不光要成績優異,還要支付高昂的學費,並且有名額限制。

教育部有明確規定,大學招收留學生數量,不得超過招生總人數的百分之四。

奧地利大學每年的招生人數一般在500~1000人之間,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招生人數最多的高校,也不會超過1500人。

這意味著每所高校每年接收的留學生人數都不會超過60人,看起來似乎也不少了,畢竟奧地利還有上百所大學。

實際上,這只是理想數字,留學生名額,大半都被來自德意志聯邦和普魯士王國的學生佔據了。

兩者分別佔據了總人數的43%和29%,緊隨其後的是瑞士聯邦,佔據了總人數的5%,剩下的才是其他國家瓜分的。

比例這麼懸殊,不是說這三國教育質量多高,完全是因為文化相同,留學簽證容易辦,再加上維也納政府給他們提供了助學貸款。

這個年代,各國奉行的都是精英化教育,大學根本就不是普通人有資格觸摸的。

留學生就更不用說了,自家的教育資源都不夠分,何況是給外人呢?

幾乎所有的留學生,都必須要繳納高昂的學費。以維也納大學為例,外來留學生按專業每年要支付2000~3000神盾不等的學費。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要知道奧地利的人均年收入還不足70神盾,普通人一輩子的收入,還不夠支付大學一年的學費。

當然,這只是對外。內部招生學費就要親民的多了,通常在50~500神盾之間,還有助學貸款可以申請。

只要考上大學,費用完全不是問題。部分稀缺專業,政府還負責提供學費。

不光是奧地利對外招收留學生少,別的國家也差不多。就算是招收留學生,也大都是招收歐洲留學生,很少招收海外的留學生。

後世感覺這個年代留學生多,實際上是一種錯覺。所謂的留學生,確實出去留學了,有沒有學到東西就很難說了。

學校也分三六九等,真正的高校招收留學生數量少,但是下面的野雞大學就沒有了名額限制。

甚至還有專門招收留學生的「大學」,隨便找幾個不入流的「知名學者」當老師,盡灌輸亂七八糟的知識。

考試不及格,沒有關係。學校有專門針對學渣的優惠套餐,只要給錢就能夠拿到文憑。

想要學到真正的知識,還是不要做夢了。這些學校的老師,不要看包裝的漂亮,實際上這裡面絕大部分人都沒上過大學。

奧地利自然也要這種「盈利性大學」,除了學歷不被維也納政府承認外,表面上看來和普通大學也差不多,糊弄外來留學生還是夠了。

比如說:奧地利陸海軍高等指揮學院,這就是典型的野雞大學,碰瓷了奧地利陸軍高等指揮學院和奧地利海軍高等指揮學院。

一字之差,天壤之別。有點兒常識的人都知道,陸軍和海軍完全是兩個體系,培養自然是分開進行的。

同時培養陸軍指揮官和海軍指揮官,不是不可能做到,只是很難做到專精。

和人一樣,學校的精力也不是無限的。弗朗茨對培養全才沒興趣,奧地利的大學特別重視培養專業化人才。

這從奧地利的高考就可以看出來,總分高的可以上大學,專業成績牛逼的同樣可以直接錄取。

後者錄取人數還更多一些,畢竟專精一科的人,比全面發展的人更多。

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限制,專精一科能夠報考的專業非常有限,幾乎是沒得選擇。

畢業過後,想要跨專業轉行都難,因為在別的方面基本上一點兒底子都沒有。

這部分人大都適合搞技術,畢業過後大部分人都變成了專業領域的工程師,少數優異者進入科研機構。

全面發展的學生,發展空間就要廣的多,各行各業都有他們的身影,只是全才人數太少了。

從短期來看,奧地利教育模式是成功的。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進行專業化培養人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成本,增加成才率。

……

摩爾斯就是野雞大學的受害者。憑藉優異的成績,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好不容易拿到了前往奧地利留學的資格。

最後為了節省學費,進入了聽起來很牛逼的「奧地利陸海軍高等指揮學院」學習軍事。

相比歐洲其他國家,奧地利的野雞大學還不算太坑人,起碼基礎的軍事訓練還是合格的。

得益於全民兵役制度,學校的老師那也是正兒八經進入部隊服過役的,專業技能還是保留了一些。

指揮能力未必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