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南北戰爭 第九十九章 激進派≠作死派

殖民地本土化是一項長期性國策,或許會持續上百年時間。維也納政府不可能直接讓奧屬非洲併入本土,那意味著災難。

統治成本、長治久安、文化、戰略布局等方面都要考慮。

成本上來說,首先要當地經濟發展到了一定水平,至少不需要中央政府往裡面貼錢。

畢竟本土化後行政成本會增加,社會福利性支出也會大幅度增長,比如說:醫療、教育、交通……

這些都需要錢,如果中央政府從地方上收的稅足夠多,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是政府的職能之一。

反之,地方經濟沒有發展起來,中央政府收不到稅,那麼要劃撥這些建設款項,就存在問題了。

經濟上滿足了條件,接下來就要看人口組成了。為了保證長治久安,擁有神聖羅馬帝國國籍人數,不得低於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這個限制,對奧屬非洲殖民地來說不算啥。當地基本上都是本土移民佔主導,其次是來自北德意志地區的移民,來自歐洲其它地區的移民數量並不多。

這些人想要獲得國籍很簡單,都是開了後門的。只要沒有犯罪記錄,思想道德水平足夠就不是問題。

人口結構滿足了,接下來就看數量了。要求不算高,人口密度不得低於10人/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是非強制要求,可以用其它條件彌補,主要目的是為了限制本土化後的行政區面積。

不然一次性上百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本土化,未來這些地方發展起來了,就會出現地方做大的情況。

有這個門檻限制,就不用擔心了。整個奧屬非洲都不到六百萬人,就算是貴族、官僚想要擴大轄區面積,那也不可能做到。

讓殖民地以碎片化的模式,加入本土才是最佳的選擇。這個碎片化也是相對而言的,以十幾萬、幾十萬平方公里的行省做單位,實際上已經足夠大了。

文化上要求,不是要求學歷,僅僅只是要求使用德語。

大部分奧屬殖民地都不存在問題,全民使用德語是基本國策,不會德語當地戶籍都拿不到,根本就不算公民。

那怕是為了本土化,當地貴族也會把他們弄走。不要說什麼廉價勞動力,這些人缺的是錢么?

如果想要撈錢,最好的辦法是永遠殖民地統治。在殖民統治下才可以肆意妄為,一旦本土化就考慮法律允不允許。

殖民地本土化,主要是老牌貴族想要更進一步,新興貴族想要建立家族基業,資本家們把這看做是他們踏入貴族圈的捷徑,殖民地官僚想要……

這是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所在。這些限制條件,最後都是需要評分的。最後的總分越高,獲得帝國議會批准本土化的幾率越高。

前面都是必須條件,後面的自然條件、資源、戰略地位,這些相當於附加分,如果前面得分不夠,可以靠這些加分彌補。

這是現實需求,不然像利比亞之類的沙漠之國,永遠不要想本土化,人口數量這一項滿足不了。

這只是一個開始,滿足了條件也僅僅可以進入議會討論,通不通過還要考慮。

畢竟大家都沒有經驗,誰也不確定這裡面存在多少漏洞。弗朗茨乾脆留下最後一環,準備隨時打補丁,不能讓人鑽空子。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造假的,比如說人口、經濟,只要捨得砸錢完全可以製造一個區域的虛假繁榮。

不用懷疑,大富豪們有人幹得出來。為了政治上的收益,些許投入算得了什麼?

假如砸上一筆巨款,就可以讓一片數萬平方公里的沃土變成自己的家族封地,以貴族封地的形式加入帝國中,一躍成為頂尖貴族,估計沒幾個大富豪會拒絕。

顯然,這種破壞遊戲規則的行為,弗朗茨是不允許發生的。

開什麼玩笑,國王也是可以濫發的么?幾萬平方公里、甚至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封地,和國王有什麼區別?

所以圈這麼多地可以,只要你有錢開發,弗朗茨不介意農業公司巨無霸。想要把這些土地變成封地,上哪兒去找這麼大的功勞?

除非是世界大戰突然爆發,化身為龍傲天一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建立無上功勛;要麼重新投胎,直接出生在大貴族中,靠家族力量實現目的。

不然,還是老老實實一步一步往上奮鬥吧!一步登天,對誰都不是一件好事,「德不配位」最後都是悲劇收場。

這個「德」可不僅僅只是「道德」不夠,也不僅僅只是能力,更多的還是相匹配的眼界、人生觀、社會觀。

除此之外,還有社會人際關係。在這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年代,沒有足夠的抗風險實力,還是不要過分冒頭的好。

亂世出英雄,不是只有亂世才有英雄,主要是只有亂世才能夠容納這些「英雄」。

殖民地本土化並沒有像弗朗茨想像中的那樣,引起全世界的震動,各國都不看好這項政策。

在很多人看來,開闢殖民地就是為了賺錢的。一旦本土化過後,就不能繼續肆意掠奪財富,完全是得不償失。

這是經營理念上的不同。奧地利開闢海外殖民地,首先在上面種地,走的是持續發展道路;而其它殖民帝國開闢的海外殖民地,只是單純的為了掠奪財富。

法國人是例外,拿破崙三世也有意搞非洲本土化,只不過邁出的步伐要小一些。

弗朗茨的玩兒法,法國人根本就學不來。沒有足夠的人口,也沒有義務教育的同化體系,限制了他們移民同化速度。

這一點,當初法國政府從巴爾幹半島移民過後,就暴露了出來。這些移民進入法屬非洲殖民地後,依然保留了原來的文化傳統。

由於缺乏足夠的語言教師和配套的體系,法語的推廣速度一直都不快,加上本土的移民數量太少,同化難度大大增加。

這是無解的難題。十萬人同化一萬人很容易;要一萬人去同化十萬人,最後到底是誰同化了誰,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問題。

……

柏林,自從法奧兩國在義大利問題上妥協過後,威廉一世就產生了濃濃的危機感。他可不認為,只是表面上利益交易那麼多簡單。

法奧兩國一直都是競爭對手,為了義大利雙方死磕了幾百年,怎麼可能輕易放棄呢?

能夠讓維也納政府放棄義大利地區,那就只有更大的利益。毫無疑問,這個利益只有尚未被統一的北德意志地區。

憑藉著手中簡單的資料,威廉一世就差不多推出了事情的真相。這沒什麼好奇怪的,誰讓普魯士王國同時成為了法奧兩國的敵人呢?

當然,這只是普魯士政府自認為的,實際上他們並沒有資格被巴黎和維也納當成生死大敵。

了解敵人是一項本能,柏林政府從來都沒有放鬆過關注法奧兩國動向。

當帝國議會通過「殖民地本土化」的消息傳來後,威廉一世立即得出了新的結論——「奧地利的國策發生變化」。

這個結論和上一個結論自相矛盾,統一德意志地區和殖民地本土化可不是一條線,想要同時兼顧兩項戰略,幾乎沒有可能。

威廉一世期待的問:「你們覺得維也納政府這是想要幹什麼?」

在法奧妥協的前提下,如果奧地利要統一北德意志地區,普魯士王國就要倒霉了。

不同於別的邦國,普魯士王國太強大了一點兒。儘管和奧地利差距太大,無法威脅到奧地利的地;可是之前他們的做法,早就引發了維也納政府的不滿。

這就意味著普魯士王國要受到打壓,並且還是狠狠的打壓。容克貴族們不願意和奧地利合併,實際上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弗蘭克首相面無表情的說:「維也納政府想要幹什麼並不重要,重要是我們想要幹什麼。

現在看上去似乎是一個機會,也有可能是一個陷阱。

在法奧妥協的情況下,我們提出和喜劇帝國合併,英國人應該不會反對,法國人可能會觀望,奧地利人……」

說到了最後,弗蘭克首相也不知道怎麼組織語言了。

他覺得這是一個陷阱的可能性非常高,普俄戰爭還在繼續呢,要是奧地利再捅上一刀,他們就要完蛋了。

誰能夠保證,奧地利開啟「非洲戰略」後,就會放棄德意志地區統一呢?

萬一賭錯了,他們就把戰爭借口送上了門去。順便,還幫維也納政府解決了「喜劇帝國」這個麻煩。

總參謀長毛奇冷笑著說:「奧地利的國策變化沒有錯,可是他們也沒有宣布要放棄統一德意志。

沒有採取行動,主要是顧及國際影響,擔心引發各國的干預。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我們還在和俄國人作戰,他們可以把普屬波蘭割讓給沙皇政府,就可以獲得俄國人的默認。

法國人也有可能被收買了,或許說是在收買中,奧地利人現在只差一個對我們動手的借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