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新的時代 第一百三十八章 經濟轉型

維也納會議過後,歐洲大陸再次回歸了寧靜。

《四國公約》的簽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大部分國家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國際秩序重新建立大家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秩序意味著穩定,既然歐洲大陸穩定了,對普魯士王國、撒丁王國來說,這意味著歐洲大陸上的擴張之路斷了。

打破國際局勢,必定要遭受國際秩序的反噬,這種代價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都靈,看著手中的《四國公約》,加富爾首相是喜憂參半。穩定的國際形勢有利於他們恢複經濟,不過想要統一義大利地區也更難了。

奧撒戰爭過後,撒丁王國的統一路線就發生了改變,大部分人都認為從奧地利手中奪回倫巴第和威尼西亞難度太大,不如先從托斯卡納、教皇國、那不勒斯王國開始。

加富爾也是這種路線的支持者,先易後難的統一路線是符合撒丁王國實際情況的。

不要看奧撒戰爭過後,他們損失慘重,到現在都沒有恢複過來,可是在義大利地區的幾個邦國中,他們的實力依然是數一數二的。

現在《四國公約》一出來,他們的計畫就破產了,即便是支持他們的英國人,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讓他們打破歐洲大陸的局勢。

英法既然在近東戰爭中輸了,那麼作為投資者中一員撒丁王國自然也要跟著虧損,白白搭上幾千條人命,半點兒利益也撈不到。

沒有實力給他們利益,他們也不敢去拿。法國人可以在巴爾幹半島分走一塊利益,那是建立在強悍的實力上。

近東戰爭中,法國陸軍的戰鬥力被各國廣泛認可,保住三分之一個巴爾幹半島沒有任何問題,無論是俄羅斯還是奧地利,都不可能為了這麼點兒利益和法國人死磕。

現代化戰爭的高額成本,已經告訴了大家,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和大國開戰。

「首相,你說要同奧地利人修好?」維托里奧·艾曼努爾二世難以置信的問

要知道,為了鼓起大家的勇氣,撒丁政府可沒有少拿兩國的仇恨說事,現在突然要變換政策,嚴重刺|激到了維托里奧·艾曼努爾二世脆弱的神經。

加富爾解釋道:「陛下,現在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維也納體系重建過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國之間都不會爆發戰爭。

單憑我們的實力是很難擊敗奧地利的,繼續和奧地利人敵對下去,除了讓他們提高警惕外,沒有實質上的利益。

因為兩國政治上的對立,在經濟上還遭到了敵人的封鎖,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作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加富爾可以冷靜的權衡利弊,不會被仇恨蒙蔽眼睛。

眼下撒丁王國是百廢待興,奧撒戰爭才過去了五年,他們還沒有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想要儘快恢複經濟,那麼繼續和奧地利對抗下去顯然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歷史上義大利地區能夠統一,就充滿了巧合性。現在撒丁王國想要統一義大利地區,可實際上這只是想想而已,大家的心裡還是沒有底。

尤其是德意志地區發起的統一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更是打擊到了義大利人的信心。

除了英國人外,還有哪個列強希望看到義大利地區統一?答案是:一個沒有。

甚至英國人的支持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想要英國人為了義大利地區的統一戰爭出力,恐怕是痴人說夢。

猶豫了片刻後,維托里奧·艾曼努爾二世問道:「怎麼和民眾們交代,要知道為了激發大家的鬥志,我們挑起的奧撒仇恨已經深入人心了。」

說話間,維托里奧·艾曼努爾二世眉宇間還有几絲憂愁,顯然他對加富爾首相的提議不看好。

加富爾淡定的回答道:「陛下,什麼都不用做,直接淡化處理。國內的恐奧派會替我們解釋的,畢竟現在敵強我弱,必須要隱忍。」

他敢提出緩和兩國關係,就是建立在撒丁王國內部存在著眾多的恐奧派,這些人已經喪失了膽氣,唯恐兩國再次爆發戰爭。

不要看統一義大利的口號喊的驚天動地,實際上在民間對這感興趣的人並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撒丁王國能夠統一義大利地區。

尤其是經歷了一次戰爭後,大部分撒丁民眾都是主和派,家家戴孝、人人泣哭的情況經歷了一次,沒有人再想來第二次了。

越挫越勇?不存在的!

因為戰爭的關係,撒丁王國財政破產,為了還債,那現在連軍隊都只是名義上的存在,拿什麼去報仇?

……

撒丁王國的外交政策轉變,弗朗茨是一無所知,這些不是他關注的重點。

近東戰爭結束了,奧地利大發戰爭財的機會也結束了。軍工企業剛剛發了一筆財,在戰爭中獲得了豐厚的收益,自然不存在所謂的危機。

在這次戰爭中,奧地利一共向俄國人出口了一百二十萬條步槍、兩千餘門火炮,各種武器彈藥共計十餘萬噸,雜七雜八的武器裝備若干。

武器彈藥總交易價格高達2.5億盧布,創下了人類歷史上武器交易最高紀錄,超過了過去一百年時間內國際市場上的武器交易總額。

這個數據在未來不起眼,在現在可是一筆巨款,足以令奧地利軍工企業進行全面技術升級。

軍工領域不需要操心,都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暴利行業。

其它產業就不行了,因為戰爭結束產品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勢必要調整生產線。

本來戰後重建是一筆大買賣,可惜沙皇政府太窮了,根本沒錢進行戰後重建。

客戶沒錢,弗朗茨也無能為力。以目前的國際政治形勢,沙皇政府想要對外尋求貸款,依舊非常的困難。

可以想像接下來的1855年,奧地利經濟必然會受到挑戰,當然市場反饋也是需要時間的,短期內危機還不會爆發。

就算是戰爭結束了,奧地利也搶佔了不少市場,這些市場還可以給國內的工商業續命。

維也納宮

弗朗茨嚴肅的說道:「近東戰爭結束了,國內的經濟勢必要進行調整,民營企業由資本家們自己決定,不需要我們幫他們操心,但是國營企業必須要做好產業轉型。

戰爭中很多大量消耗的物資,現在市場已經不需要了,那麼這些生產線就必須要進行調整,該裁減的裁減,該關閉的關閉。

將生產方向調整到市場需要的地方,實在是調不過頭的產業,或者是利潤太低的產業,都可以拍賣出去。

政府只是控制一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產業就可以了,對普通行業只要保持一定影響就可以了。」

不能贏利就放棄,弗朗茨可沒有抱著國有企業不可動搖的觀念,這個年代的主流經濟都是私有資本。

奧地利政府擁有這麼產業,也是特殊原因造成的,並不是政府一開始就準備搞這麼多產業,現在賣掉一些弗朗茨也沒有壓力。

費利克斯首相回答道:「陛下,現在處理這些產業恐怕不是一個好機會,大家都知道戰爭結束了,沒有外貿訂單這些企業根本就賣不上價。

況且,國企人員的安置也非常麻煩,不如先緩緩,等市場完成自我調節後,再處理這個問題。」

弗朗茨搖了搖頭說:「不行,等市場完成調節過後,新的企業早就拔地而起了,我們手中這些價值不高的企業賣給誰?

同樣的企業,在政府手中和資本家手中,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按照以往的經驗,很多政府直接管理失敗的企業,賣給資本家過後很快就翻了身。

我們不能夠單純的考慮價格問題,還要從全局出發,保證國內的經濟迅速發展。

人員安排怕什麼,直接進行調崗,巴爾幹半島還缺少行政官員,可以派一部分人過去。

一家企業在他們手中走到了要拍賣的地步,難道他們還好意思以有功之臣自居么?」

別人不知道經濟危機快要來了,弗朗茨卻感覺到了資本市場上的不同尋常,在危機爆發前,儘可能的籌集資金才是王道。

員工安排弗朗茨完全不擔心,無論是誰當老闆,對底層的普通員工來說都一樣。

奧地利國企存在的時間還短,還沒有來得及形成利益集團,根本就沒有和政府講條件的能力。

企業都被賣掉了,要調整的領導幹部沒有被追究責任就算是幸運的了,想要享受功臣待遇做夢吧!

奧地利的國企自主性可是非常高的,在經濟發展良好的大環境下,企業運營都陷入困境、或者是走進了死胡同,都證明了他們的無能。

無能之輩,弗朗茨自然不會給他們好臉色,沒有把這些人都趕回家,那都是手下留情。

當然,奧屬巴爾幹半島基層公務員空缺嚴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這些人或許能力一般,但是勝在用起來安全,不用擔心他們和漏網的奧斯曼餘孽有勾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