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鸞嗜好狩獵,或許是本身帶兵的本領不行,難以體會到大殺四方,指哪打那的快|感吧,所以便通過圍獵來彌補一二。
話說仇鸞每次出獵的陣仗都很大,至少帶上五百軍卒,最多一次是三千人,為免落人口實,於是便美其名曰:實戰演練。
每次開始獰獵,仇鸞會先讓軍卒從兩翼包抄,將方圓十幾里的野獸統統驅趕出來,然後不斷地收縮包圍圈,讓這些野獸像趕集般擠在一起,此時咱們的仇大將軍才好整以暇地策馬殺出,左右開弓,箭無虛發,如有神助,親兵們則在一旁高聲喝彩叫好,好不威風,直至日暮興盡方收兵回城。
仇鸞是十月初進駐敦煌古城的,到目前為此,兩個多月時間,已經出獵不下十五次,平均每個月五次,弄得附近的野獸都知道敦煌城中有個打獵成癮的瘋子,所以都躲得遠遠的,方圓百里之內再也難找到活物,蠍子除外。
這一天是臘月二十三日,乃北方人習慣過的小年,然而咱們的仇大將軍卻又手癢了,於是率了五百親兵出城獰獵去。
話說自從郭黑子和宋大眼將葉爾羌的消息帶回來後,平西大將軍俞大猷已經下令,玉門關、敦煌和陽關一線加強戒備,提防葉爾羌人從背後偷襲。
然而如今過去已經將近一月,一切風平浪靜,再加上天氣寒冷,料想葉爾羌人就算有膽子對大明用兵,至少也會等到明年開春之後,於是仇鸞便開始放鬆了,在城裡悶了大半個月,癮頭越發的上來了,所以便在小年這一天出城狩獵過把癮,順便弄些野味給自己加菜。
結果呢,仇大將軍率著五百親兵在城外轉悠了半天,愣是連只土拔鼠都沒打到,沙塵倒是吃了不少,不是一般的窩火。
眼見自家將軍面色越來越黑,瀕臨爆發的邊緣了,親兵們一個個心驚肉跳的,耷拉著腦袋連大氣也不敢出。
此時親兵隊長趙四六靈機一動,提議道:「參將大人,連日來圍獵不斷,估計附近的野獸都被打怕了,不如咱們再往西走一段路,接近羅布泊邊緣,那裡應該能大有斬獲。」
仇鸞此刻正是「欲求不滿」,立即便同意了,在五百親兵的護衛之下再往西走了五十多里,此時距離敦煌城竟有近八十里之遙了,若調頭往北,估計都能見到玉門關了。
話說玉門關再往西不遠就是號稱死亡沙海的古羅布泊了,這裡高度鹽鹼化,寸草不生,氣候多變,而且地面多有磁石,磁場紊亂,即使有指南針也會時常失靈,極容易迷失方向,一旦在羅布泊中迷路,死亡概率極高,就算是有高科技技術的現代,羅布泊的也是生命禁區,遊客禁止隨意進入。
言歸正傳,且說仇鸞帶著五百親兵來到古羅布泊的邊緣,這裡是一片風蝕雅丹地貌,放眼望去,一座座奇形怪狀的風蝕土丘矗立在戈壁上,其間倒是藏匿有不少的飛禽走獸。
這下仇大將軍爽了,五百親兵分成兩撥,一陣操作猛如虎,槍聲不斷,鑼鼓齊鳴,把藏在附近的野獸都驅趕出來,一時間雞飛走跳,好不熱鬧。
五百親兵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幾十頭大小野獸趕到一處,早就嚴陣以待的仇大將軍見時機成熟了,立即拍馬上前,左右開弓,嗖嗖嗖,真箇箭無虛發,呵呵,密匝匝的野獸就在眼前打滾,只要不是瞎的,估計都不會射空,更何況仇鸞好歹也是武榜探花,騎射功夫還是相當紮實的。
嗷……
忽然一聲嗷叫吸引了仇鸞的注意,定神一看,發現群獸當中竟然混了一隻大棕熊,估計有幾百斤重,不由大喜過望,要知道眼下正是冬季,熊都躲起來冬眠了,此時能見到棕熊還真是種運氣。
「哈哈,就你了,本將軍的小年夜晚餐,牲畜,把熊掌留下。」仇鸞大喝一聲,立即彎弓搭箭,但見箭去如流星,正中棕熊的背部。
「將軍神箭,例無虛發!」一眾親兵高聲喝彩,馬屁如潮。
那棕熊中箭後痛得咆哮一聲摔倒,不過馬上又爬起來,以極快的速度飛奔起來,四爪輪動,刨得沙石四濺,傾刻便逃到一座風蝕土丘之下。
「不好,這畜牲皮糙肉厚,要逃了,快追!」親兵隊長趙四六一提韁繩便追,仇鸞早就先一步追上去了,一邊彎弓搭箭瞄準。
只是那頭棕熊中箭後,反而刺|激了它的獸|性,爆發力委實驚人,四蹄飛奔起來竟像離弦的箭一般,在山石間若隱若現,根本沒辦法瞄準。
就這樣,眾人一口氣追出了十幾里地才將那頭棕熊殺死,而此刻已經紅日西墜了,斜陽之下,一座座風蝕土丘在戈壁灘上投下慘慘的陰影,朔風穿石,如泣似訴,仿若鬼哭。
仇鸞親自抽刀砍下一雙熊掌,又命人取了熊膽,這才心滿意足下令收兵回城,這貨雖然打獵癮頭大,但也沒忘記自己守城的職責,狩獵從來不在外過夜。
且說仇鸞率著五百親兵回程,剛走出了風蝕雅丹地貌的範圍,天色便完全黑下了,於是便命人點起火把繼續趕路。
然而有句俗語叫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夜路走多了,遲早會遇到鬼!
話說正當仇鸞和五百親兵舉著火把往敦煌城的方向趕時,竟然從另一個方向也來了一支舉火把的隊伍,這支隊伍在茫茫的黑暗中蜿蜒而來,一眼望不到盡頭,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人。
仇鸞心裡打了個突,很明顯,對方比自己的人要很多,出於安全考慮,他連忙命人熄掉火把,可惜已經遲了,這大晚上的,在沙漠中又無遮無擋,既然仇鸞能發現了對方,對方自然也發現了仇鸞這支人馬。
瞬時間,急速的馬蹄聲傳來,對面的火把長龍驟然分出了兩條小龍,一左一右往這邊包圍上來。
仇鸞只是膽小怕死,但不是傻子啊,見狀便知不妙了,立即下令腳底下抹油——逃!
當下五百親兵重新點起火把,放開四蹄便往敦煌城的方向亡命逃去!
話說這支與仇鸞在黑暗中相遇的隊伍正是葉爾姜汗國的騎兵,約有一萬騎,為首的將軍名叫巴依,奉了宰桑哈斯木之命,率兵前來偷襲玉門關。
原來自從軟禁了薩亦德汗,又把台吉拉希德困在葉城後,宰桑哈斯木便開始密鑼緊鼓地招降各地的官員和武將,試圖控制葉爾羌汗國全境。
哈斯木乃葉爾羌汗國的開國無老,根基深厚,所以短短月余便控制了全國大部分,當然,也有少數不服的他的人,所以如今葉爾羌境內已經逞現出軍閥割據的苗頭。
如此一來,哈斯木想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是不太可能了,為免夜長夢,於是便加緊派兵攻打葉城,先把拉希德這個正統的汗位繼承人幹掉再說。
然而就在此時,哈密被明軍攻下的消息卻傳來了,滿速兒強烈要求哈斯木立即出兵相助,否則他就要頂不住了。
哈斯木本來就主張與吐魯番聯手對抗大明的,如今他又坑了大明使者,把對方困在葉城,可謂是把大明得罪死了,倘若吐魯番全境淪陷,那麼明軍下一步肯定會出兵葉爾羌收拾他哈斯木。
正所謂唇寒齒亡,哈斯木自然不希望吐魯番滅國,至少在他控制住整個葉爾羌之前,吐魯番絕不能滅國,否則葉爾羌必然也會覆沒在明軍的鐵蹄之下。
於是乎,哈斯木十分果斷地派了麾下的得力幹將巴依,率一萬精銳騎兵前往偷襲玉門關。
話說這位巴依約莫三十五六歲,生得孔武有力,作戰勇猛無比,這次率著一萬精銳騎兵冒著嚴寒急行十餘日,本打算今晚偷襲玉門關的,誰料竟然在中途遇上了打獵夜歸的敦煌守將仇鸞。
當然,巴依此刻還不知道對面這小股人馬竟是敦煌城守將,不過,明軍的制式衣服他還是認識的,先是嚇了一大跳,只以為自己的行藏暴露了,被明軍反埋伏,幸好,對面的明軍突然熄掉所有火把,這分明是底氣不足的表現。
巴依一琢磨,覺得這恐怕只是偶遇,畢竟對面的明軍不多,只有區區幾百人,於是便果斷派遣一千騎包抄上去,也有試探之意。
果不其然,對面的小股明軍竟然當場嚇得落荒而逃,而且看頭盔的樣式,其中似乎有一條大魚,至少是參將級別的。
這下巴依眼前亮了,立即下令緊追不捨,務必將明軍的首領擒獲。
就這樣一追一逃,距離敦煌城便越來越近了,巴依從掉隊被俘虜的明軍嘴裡得知,在逃的竟是敦煌守將仇鸞。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本想偷襲玉門關,結果真主安拉竟然直接把敦煌城送到自己眼前了。」巴依興奮得仰天大笑,傳令騎兵不要追丟,也不要追得太緊,他要放長線釣大魚,順勢把敦煌城一舉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