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靖海伏波 第0736章 無敵艦隊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百無聊賴的人度日如年,日理萬機的人爭分奪秒,對於徐總督這個大忙人來說,時間就是一隻烏龜王八蛋,總在他不經意間悄然地溜走。

一轉眼便至嘉靖二年的除夕了,杭州城中張燈結綵,家家戶戶門前都換上了嶄新的春聯,就連被爆竹聲嚇得滿街亂躥的土狗身上都散發著一股年味。

然而,今日的總督衙門後宅卻顯得十分冷清,無他,因為徐晉不在。大過年的,老爺卻不在家,初春初夏這兩棵小白菜都懶得張羅了,整日介神色懨懨的提不起精神來。王翠翹還好些,至少還有收錄了數百首曲子的波斯曲譜作為精神寄託,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會牽腸掛肚,祈禱大人早日凱旋歸來。

「可惡的西洋人,害得我家老爺大過年也不得安生。」初夏一邊用力地搓著麵糰,一邊悻悻地嘟噥道,手底下那塊麵糰在她的蹂躪下不斷變幻著形狀,估計是把麵糰當成西洋人了。

初春安靜地坐在旁邊,同樣無精打采地包著餃子,儘管老爺不在家,但這餃子還是要吃的,討個好意頭。

初夏嘆了口氣,丟掉麵糰坐下來,雙手托著香腮撅嘴道:「姐姐,你說老爺他現在到哪了,這大過年的,也不知他吃了餃子了沒?」

「估計到福州了吧,餃子應該是有吃的,軍中的火頭兵也會做。」初春用猜測的語氣道。

話說冬月十二日那天,徐晉在松江府華亭縣城中收到昌國衛全軍覆沒的消息,不由勃然大怒。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徐晉當即便決定騰出手來收拾西洋人。

當然,徐晉並沒有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他深知大明水師和西洋人艦隊之間的差距,所以他並沒急於下令出擊,而是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去準備。一方面加緊籌備船隻操練水師,一方面敦促南京軍器局和兵仗局日夜趕造火器。

終於,嘉靖二年臘月二十五日,萬事俱備,兢兢業業的徐總督連年都不過了,親率一支強大的艦隊從杭州灣啟航,趁著北風,殺氣騰騰地南下福建,劍指盤踞在廣東沿海一帶的西洋人。

徐總督這支艦隊如何的強大法,說出來還真有點嚇人,光是主戰的三桅大福船就有一百艏,雙桅蜈蚣船五百艏,各種快船、糧船、馬船、坐船等超過兩千艏,總兵力三萬人,若是加上負責後勤供應的民壯役夫等,總人數能翻上一番。

此外,艦隊一共配備大明版的佛郎機火炮五百門,傳統的火炮兩千門,燧發槍三千桿,老式火銃五千桿,另外還有大量弓弩等常規遠程攻擊武器。

不得不說,徐晉花近兩個月籌備出來的這支水師,是繼鄭和下西洋後最強大的明朝水師,當然,這支水師也非常燒錢,每日的花費如流水,幾乎把大明剛有點起色的國庫也給掏空了。所以徐晉一刻也不想耽擱,他要速戰速決,一舉把西洋人的問題給解決掉,畢其功於一役。

徐總督這支無敵艦隊臘月二十五日從杭州灣出發,趁著北風正勁揚帆南下,旌旗過處,遮天蔽日。盤踞在大明沿海無人島上的大大小小海盜團伙頓作鳥獸散,跑得慢一點,傾刻就被恐怖的火力碾碎。

就這樣,龐大的艦隊一路南下,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肅清了浙江和福建省沿海的魑魅魍魎,十日後,也就是嘉靖三年正月初五那天,艦隊抵達福建省治所在——福州。

福建省左右布政使率領地方官紳,共計三百餘人在福州碼頭恭迎總督大人,然而,徐晉並沒有進入福州城,取了補給後繼續揚帆南下,這讓那些精心準備好「節目」拍馬屁的地方官員大失所望。

正月初六下午,徐晉率艦隊抵達福建泉州府治所在——晉江碼頭。浙南參將俞大猷、泉州知府方子興率眾在此恭候。

夕陽下的晉江碼頭,但見旌旗招展,船帆遮天蔽日,直浙總督徐晉在眾將簇擁之下離船上岸,諸將共計有:王林兒、謝二劍、戚景通、岑藍、余林生、熊柏、王鐸、王直、馮國清等,端的是兵強馬壯,將星如雲。

泉州府的地方官紳見到如此威勢,更是恭凜無比,如履薄冰。俞大猷率先迎了上前,單膝著地拱手為禮道:「末將俞大猷參見大帥。」

徐晉看著眼前這位神采飛揚的年輕將領,滿意地暗點了點頭,假以時日,這位定然能成為大明軍中的柱石,微笑道:「俞參將請起,仗打得不賴。」

「謝大帥!」俞大猷英姿颯爽地站了起來,到底是二十齣頭的年輕人,得到大帥的親口讚譽,禁不住喜形於色。

若就軍功而言,諸將中有很多人並不輸於俞大猷,譬如王林兒、謝二劍、戚景通、岑藍等均立下了赫赫戰功,但論表現之搶眼,卻沒人及得上俞大猷。

俞大猷這小子收復奉化縣後,僅率著五千名剛從義烏招募到的新兵,一路勢如破竹地從浙江台州府打到福建泉州府,縱橫千裏海疆,剿滅大大小小的倭賊團伙幾十股,斬殺並俘虜的倭賊數量已經超過自身的兵力的三四倍,這戰績簡直亮瞎所有人的眼。

關鍵俞大猷還一直獨當一面,徐晉自從任命他為浙南參將後便基本沒有給過他指示,事無巨細都由他自己獨立決斷,而這小子也不負徐晉厚望,交上了一份堪稱完美的答卷,確實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帥才。

接下來,徐晉又與泉州府一眾官紳寒暄了幾句便率眾入城,第二日一早,艦隊再次啟航,不過卻不是繼續南下,而是橫渡海峽前往台灣島。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秦漢時期的台灣被稱為瀛州,三國時期被稱作夷州,隋唐時期又變成了琉球,等到明朝,台灣又被稱作東番、雞籠山、笨港等等,總之,台灣的名稱是明末清初才有的。

由於大明實行海禁政策,對於台灣並不重視,所以目前的台灣還是一片蠻荒之地,島上只有區區數萬本地的土著居住,大明沿海的海盜倭賊便乘機跑到這裡築巢,於是台灣便成了不折不扣的土匪窩。直到後來的天啟年間,台灣才被荷蘭人侵佔,並且一占就是幾十年,直到明末時期才被鄭成功收復。

正所謂摟草打兔子,徐晉既然來了,自然不會再放任台灣處於三不管狀態,以至於便宜了後來的荷蘭人,所以便趁勢率領艦隊走一趟台灣。

此時的台灣島上盤踞了大小十幾伙海盜,不過徐晉大軍一到,這些蛇蟲鼠蟻立馬便四散逃命了,動作慢的要麼投降,要麼被斬殺。

短短兩天時間,台灣島上所有的賊人全部被肅清,而本地的高山族土著也在頭人的率領下,戰戰兢兢地跪倒在徐晉面前表示自此臣服大明。

於是,徐晉便上奏請求在台灣設立澎湖巡檢司,並任命當地的土著首領為東番知事,將台灣作為一府併入福建省治下,自此名正言順地把台灣納入大明的版圖。

待一切安排定當,三天後,徐晉留下一支千人的軍隊暫時駐守在台灣雞籠碼頭,然後便繼續率領艦隊主力南下廣東廣州府,下一步便要跟西洋人好好算一筆總賬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