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中,小皇帝朱厚熜端坐在御座上,內閣四老、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等十幾名肱股大臣分立在御座前。現在的內閣四老分別是楊廷和、費宏、毛紀和蔣冕,至於原來的次輔梁儲,在費宏復職後便告老辭官,前不久已經攜家眷買舟南下,返回嶺南老家怡養天年了,梁君子終得善始善終。
話說費宏與首輔楊廷和的關係一直還算不錯,自從復職入閣後,兩人相處得也十分和諧,但是在今天這場緊急廷議上,意見卻產生了分歧,兩人各執己見,就差沒有直接互懟。
此時,禮部尚書毛澄出列朗聲道:「皇上,臣認為謀害欽差一事非同小可,理應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各選派一人作為欽差,專門負責調查審理此案。」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並稱作「三法司」,一些大案要案通常都會由這三個機構聯合審理,也就是所謂的「三法司會審」,而謀害欽差這種大案也確實夠得著「三法司會審」,所以毛澄這個提議無疑有一定道理。
「臣附議!」戶部尚書楊潭隨即出列表示支持。
楊潭和毛澄均是楊廷和一黨的,所以兩人旗幟鮮明地站在楊廷和的一方,而且,當初打壓徐晉時,兩人也是充當急先鋒,自然不願意看到徐晉藉此事上位。
政爭就是如此,黨同伐異,無所謂對錯,大家志同道合自然就成一黨,大家政治理念相悖,就算是世交親家也會反目成仇,這種例子歷史上並不鮮見。
楊廷和等人之所以打壓徐晉,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理念相悖,楊黨是守舊的皇統派,他們堅持皇統正宗,要求新君入繼孝宗一脈,而徐晉卻是支持小皇帝,站在楊黨一系的對立面,自然不被楊黨所喜。另外,楊廷和還擔心以徐晉和新君的親密關係,徐晉將來會成為江彬式的佞臣,所以更是不遺餘力地打壓他。
當初楊廷和不惜「送」徐晉一份功勞,也要把他弄出京去賑災,無非是擔心他在京會影響嘉靖帝的想法。如今楊廷和已經如願以償地逼使嘉靖帝承認孝宗為皇考,誰知山東那邊卻出了事,賑災正使蕭淮下落不明,而本來只能充當陪襯綠葉的徐晉卻要坐正了。
如果徐晉只是賑災欽差副使,回京後加官一品半品的自然無所謂,還有大把閑職等著他,但是如果徐晉坐正了,這賑災、糧倉虧空案,還有謀害欽差案,這些功勞加在一起就不是陞官一品半品的事了。
楊廷和顯然不願意看到徐晉藉此崛起,所以他提出另派欽差專門負責審理此案。毛澄和楊潭乃楊廷和的左肩右膀,自然要堅定不移地為老大搖旗吶喊的。
「臣也附議,事關重大,此案理應由三法司會審!」刑部尚書張子鱗也站出來道,這貨並不是楊黨,但作為刑部尚書,自然要為本部撈功勞,審案本來就是刑部的職責範圍。
小皇帝朱厚熜皺了皺眉,心裡極為不爽,淡道:「其他愛卿可有異議?」
費宏微沉著臉默不作聲,楊廷和垂著眼帘彷彿入定了一般,而殿內其他大臣則神色各異,卻也沒有開口。
侍立在朱厚熜旁邊的司禮監太監畢雲不禁暗嘆了口氣,費閣老終究還是根基淺些,比不得首輔楊廷和,如今有三名六部尚書支持楊閣老,此事恐成定局了。
正在此時,吏部尚書王瓊上前一步道:「皇上,臣反對另派欽差!」
朱厚熜精神一振,連忙道:「為何?」
王瓊朗聲道:「臣以為另外選派欽差出京不妥有三。其一是耗時日久,延誤查案時機;其二浪費人力物力,如今國庫用度緊張,能省則省;其三嘛……徐子謙在奏章里講得很清楚了,直接掘毀大堤的罪犯已經抓獲,只要加以審問便能弄清來龍去脈,根本犯不著勞師動眾。」
朱厚熜滿意地道:「王尚書言之有理!」
殿內不少大臣亦微微點頭,他們雖然鄙夷王瓊的圓滑奉迎,但也不得不承認王瓊這三點理由確實站得住腳。
毛澄立即反駁道:「徐晉年紀輕輕,而且也沒有查案經驗,如何能擔此大任,更何況他還請求提督山東省軍務,軍機大事又豈同兒戲!」
王瓊冷笑道:「甘羅尚能八歲拜相,毛尚書又何以年紀取人?徐子謙年輕不假,但卻是老成持重,蕭御史在奏本中也提到了,徐子謙在這次賑災中的表現十分出色,其能力不容置疑。更何況此案涉及到徐子謙自身,掘毀大堤的罪犯也是他抓獲的,如今朝廷卻不信任他,要另派欽差調查此案,豈不令人寒心。」
兵部尚書王憲是王瓊的老部下,這時連忙站出來附和道:「王尚書所言極是,臣聽說徐子謙曾統兵對抗寧王,並且以少勝多,端定是文武雙全,提督山東軍務也未嘗不可!」
兩名尚書表態支持費宏,本來已經傾向楊廷和的天秤又被拉了回來,在種情況很鮮見,當初梁儲還在時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場均是政治嗅覺靈敏的老傢伙,均意識以後的內閣恐怕不會再是楊首輔的一言堂了。
朱厚熜心中暗喜,他早就厭煩了楊廷和把持內閣,自然樂得有人站出來平衡楊廷和的影響,點頭道:「朕也覺得王尚書言之在理,其他愛卿的意見呢?」
一眾大臣的目光不由望向還沒表態的另外兩位閣老——毛紀和蔣冕。如今這兩位表態支持哪一方,那一方就能獲勝。
王瓊眼底閃過一絲得意,他本來就跟楊黨那些清流官員不合,以前的內閣鐵板一塊,他自然選擇裝孫子,如今不同了,費宏為了門生和楊廷和剛起來,他自然樂意助費宏一把,送人情的同時又能討好小皇帝,而且還可以加深內閣的裂痕,簡直是一舉三得。
毛紀和蔣冕兩人此時都有點為難了,話說二者都是比較正直的官員,而且與費宏和楊廷和兩人的私交都不錯。
「臣贊同王尚書的觀點,如今國庫拮据,確實不宜再另派欽差虛耗財力,可命徐子謙全權負責此案,同時提督兗州府和東昌府的軍務,待查明後再將案犯押往京城,交由三法司審判定罪。」毛紀首先表態了,而且選擇了一種折衷的方式。
蔣冕其實並不同意過份打壓徐晉的,此子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棄之不用是朝廷的損失,所以點頭道:「臣附議!」
蔣閣老此言一出,事情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朱厚熜喜道:「那便按照毛先生所講,欽命徐晉為欽差全權負責諸事,加銜提督兗州府和東昌府軍務。有勞楊先生馬上擬旨!」
「臣領旨!」楊廷和雖然依舊神色自若,但在場的都明白,以後內閣恐怕不會再是楊閣老的一言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