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晉推遲來南昌,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和寧王世子起衝突,結果剛登岸就碰上廣信府和南昌府考生之間的「決戰」,而且始作俑者還是寧王世子,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咋辦?
若是參加肯定會跟寧王世子卯上,這傢伙可是想要自己命的,南昌又是寧王府的地頭,樹大根深,更何況寧王手握三衛兵權,即使每一衛只有三千人,加起就是近萬兵力,孫巡撫怕也難跟寧王抗衡。
但是,如果不參加的話,恐怕要被同府考生唾棄,甚至被所有讀書人恥笑,名聲受損是肯定了。
徐晉正權衡著利弊,又見一隊書生迎面行來,赫然正是以大師兄衛陽為首的信江書院同窗。
「子謙!」衛陽等人見到徐晉不由大喜,費懋賢和費懋中更是快步迎了上來,不知不覺一別已有月余。
「大師兄,民獻民受……」徐晉微笑著與一眾同窗打過招呼!
信江書院這次來參加院試的一共有二十人之多,除了徐晉等六名新晉童生,還有衛陽、費懋中等五名秀才,另外還有九人是之前沒通過院試的童生,譬如費懋賢。
費懋賢惋惜地道:「要是子謙早幾天到來,第一場的對子咱們也不會輸掉。」
信江書院眾同窗均以為然,徐晉對對子的實力可是有目共睹的,上元節那天力壓玉山書院,而且絕對連出,若是前天有徐晉鎮場子,絕對能把南昌府殺得片甲不留。
大師兄衛陽一身玉色襕衫,容貌俊逸,氣質溫文爾雅,微笑著道:「無所謂了,反正到目前為止還是平局,如今子謙一到,今天詩詞這一門咱是穩拿的。」
信江書院眾考生均笑起來,徐晉雖然詩作不多,但除非不出手,一出手肯定是傳世佳作,實力就擺在那,誰敢不服?
徐晉不禁暗暗苦笑,今天這場文比不參加怕是不行了,別的不說,光就是一眾同窗的信任,自己也不能掉鏈子。
「大家快看,南昌府的來了!」黃大燦忽然道。
徐晉循聲望去,果然見到一群書生從遠處行來,約莫有五十人之多,為首者年約二十四五歲,身形高瘦,同樣一身代表秀才的玉色襕衫,手持一柄摺扇。
「此人叫李浙,南昌本地人,豫章書院的院首,擅寫顏體。」費懋中低聲向徐晉介紹道。
此時,南昌府諸考生已經行到近前,為首的李浙朝衛陽拱了拱手道:「衛元正,今天定要分出個高下來。」
衛陽淡道:「正該如此。」
一名南昌府考生嘲諷道:「咱們南昌府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又豈是你們廣信府可比的,奉勸你們現在認輸,免得到時自取其辱。」
「只怕到時自取其辱的是你們南昌人吧,不就是省治所在而已,得瑟個什麼勁,我們廣信府半點也不比南昌府差。」這邊廣信府的考生立即反唇相譏。
凡是涉及地域性的無差別攻擊最容拉仇恨,也會讓被攻擊的一方空前團結。所以,瞬時間,雙方便激烈地互噴起來,文斗還沒開始已經散發出濃濃的火藥味。
李浙啪的打開摺扇搖了搖,冷道:「多說無益,咱們手底下見真章,走,南昌府諸位才俊,隨我登樓!」
李浙帶著南昌府一眾考生往藤王閣門外的石階大步行去,廣信府這邊自然也不肯落後,雙方近百人拾級而上,爭先恐後地湧向藤王閣大門。
「嘿,本世子還以為姓徐的不敢來南昌,敢情還真是不怕死啊。」
寧王世子朱大哥此刻正站在藤王閣六層的外廊,扶著欄杆看下面兩府考生對峙,自然也看到了站在廣信府一方的徐晉,頓時目露殺機,發出陣陣冷笑。
此時正有一名中年文士站在朱大哥的旁邊,正是寧王府的文膽謀士,安福縣舉人劉養正。
劉養正微不可察地皺了皺眉,提醒道:「世子殿下,小不忍則亂大謀,眼下這局面得來不易,這時可不能節外生枝。」
「可是徐晉此獠極為可惡,不殺不足以消本世子心頭之恨。」寧王世子咬牙切齒地道。
話說寧王世子在上饒縣吃的虧,所受的折辱幾乎都與徐晉有關,所以對徐晉恨之入骨,恨不得現在就讓侍衛衝下去,把徐晉打殺在藤王閣下。
劉養正淡道:「世子殿下,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直接動粗只是下下之策,乃愚莽者所為,並不足取。而且,王爺現在最需要的是收攏人心,世子殿下若命人把徐晉斬殺了,恐怕更要引發所有讀書人對王府的不滿。」
寧王世子黑著臉,沉默不語!
這些年來,寧王為了搜刮錢財供養軍隊,賄賂權貴,著實幹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所以在民間和士林的風評都很差,導致極少有文人願意投靠效力。
寧王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目前正致力於給自己洗白,竭力網羅人才,為日後謀反作準備,畢竟一個政權要正常運作,離不開讀書識字的文人,就好像一家大公司,沒有財務、會計、行政管理人員,根本沒辦法運行。
而這次暗中挑起南昌府和廣信府考生的比斗,表面上是寧王世子為了泄憤,針對上饒縣的考生,實際上卻是劉養正為寧王府籠絡人心的一條計謀,利用地域爭端,把南昌府本地的讀書人拉到寧王府的陣營。
現在計畫進展得很順利,南昌府的考生都被調動起來了,熱情高漲,充滿地域自豪感,要與廣信府的考生一決高下。
而寧王的封地就在南昌,自然也屬於南昌的一份子了,再加上寧王世子這段時間「禮賢下士」,竭力為南昌府眾考生提供後勤支持,譬如每次文會的花銷就是寧王世子出的。
如此一來,南昌府眾書生的情感自然便會被拉近寧王府,寧王籠絡人心的目的便初步達到了。
但是,如果這時寧王世子讓人殺了徐晉,如此殘忍粗暴地對待讀書人,那麼南昌府眾書生對寧王府剛建立起來的好感就會蕩然無存,甚至是口誅筆伐,一切都前功盡棄。
正因為如此,劉養正才勸寧王世子要忍耐,不要在節骨眼上壞事。
寧王世子自然也明白這一點,但他實在恨極了徐晉,當日在上饒縣被徐晉連續勾跌倒兩次,而且還被徐晉踩臉破相,這等折辱他如何能忍?
劉養正微笑道:「世子殿下,報仇並不一定要殺了他,其實有比死更痛苦的事。譬如此子冒死前來南昌趕考,定是對功名看得很重,落榜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懲罰。」
寧王世子眼前一亮,哈哈笑道:「劉先生所言極是,那本世子便讓他院試不通過。嘿嘿,徐晉,本世子能讓你成為府試案首,同樣能讓你名落孫山。」
寧王世子眼中閃過一絲獰意,心裡琢磨著先讓徐晉嘗嘗落榜的滋味,然後再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徐晉幹掉,反正就是不能讓徐晉活著離開南昌。
藤王閣樓高近十五米,明三暗七,表面看是三層,實際帶頂樓有七層之多,兩府比斗的主場設在第五層,因為這裡空間大,能容納更多人,同時也能滿足登高望遠,俯瞰大江。
當然,第五層雖然空間較寬,但也容不下兩府一百多名考生,所以雙方各推舉二十人登第五層,作為文比的主力,剩下的考生在四層靜候觀戰,若有需要再調人上樓助陣。
徐晉自然作為主力登上了第五層,另外信江書院還有衛陽、費氏兄弟、江運,一共五人,剩下十五人由廣信府其餘六縣選出才學出眾者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