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大學士 第609章 墨家子乎?

曲阜妄稱儒家聖地,尼山書院和洙泗書院,從元代一直延續至今,再加上生員名額很足,按理應該進士輩出才對。

可是,終明一朝,曲阜總共只有十六個進士。

從大明開國,到王淵秉政,曲阜僅有七個進士,其中魏家就佔三個。更有趣的是,魏氏主宗已經舉家搬去濟南,不願留在曲阜跟孔門挨在一起。

剩下的四個進士當中,孟家又佔了兩個。一個官至布政使,一個官至南京尚書,都死去不到十年時間,孟氏也算曲阜望族。

如此地方望族,偏偏孟家勢力,居然無法擴張到村外。

沒辦法,孟家距離魯王府只有十多里,距離衍聖公府只有二十里。周邊的良田,早被魯王和孔家佔得差不多,連出兩位朝廷大員的孟家被堵裡頭了。

曲阜,胡家莊。

已故南京刑部尚書孟鳳的墓前,松柏鬱鬱蔥蔥。

其子孟芳結廬守喪,已經足足五年,如今乾脆把妻兒接來,就住在父親的墳墓附近。他在墓前講學授課,族內子弟紛紛跟從,族人不斷朝這邊搬遷。歷史上,數十年後,這裡居然形成孟家林村,把原有的胡家莊村給吞併了。

「兄長,官府派人清田來了!」族弟孟蘭奔來相告。

「讓他們清田便是。」孟芳微微一笑,繼續給族內子弟講課。

孟蘭幸災樂禍道:「戚通判威風得很,身邊跟著一百壯士,皆棉衣長劍,正在與胡家對峙。」

胡家,是胡家莊第一大族,世代依附於魯王,屬於地方豪強勢力。

連出兩位朝廷大員的孟家,別說影響力不能出村,便是在村內都被胡家給壓制。

孟芳奇怪道:「棉衣長劍的壯士?」

孟蘭說道:「也不知是何來歷,反正那一百壯士,皆著樸素棉衣,個個腰間掛著長劍。他們紀律嚴明,沉默寡言,若是臨陣殺敵,恐怕都能以一當十。」

孟芳起身說:「我去看看。」

孟氏子弟們也不讀書了,紛紛放下書本,跟著孟芳一起過去。

只見村口處,胡家的家族武裝,正在跟戚賢帶來的人對峙。雙方似乎談判破裂,已成劍拔弩張之勢,隨時可能爆發血腥廝殺。

為啥一個村中豪強,敢聚眾阻撓官府?

因為破罐子破摔!

魯王在運河私設鈔關,當然不可能直接派王府侍衛,那就需要地方豪強提供武力。就算朝廷調查,魯王也能推逃罪責,把黑鍋甩給那些豪強就行。

胡家不但出人幫魯王看守鈔關,還在兗州府城有產業,甚至暗中為魯王搜羅美女。

魯王案發,已進入三法司複審環節,胡家有十多個族人被下獄審問。說實話,胡家已經離舉族流放不遠了,現在又被戚賢帶人清田,乾脆聚集人手胡鬧一撥。

「鏘!」

戚賢拔劍出鞘,高呼道:「諸君,隨我滅此暴力抗法之輩!」

一百物理門徒,齊刷刷拔出長劍。

而戚賢帶來的數十衙役,明顯有些出工不出力。讓衙役對付豪強,能跟著你出城就不錯了,別指望他們能起到多大作用。

至於官兵,戚賢只是兗州府通判,沒有權利調集官兵出面。

一百物理門徒,皆沉默不語,雙手握著長劍,朝三百多豪強武裝殺去。他們前進的時候,不疾不徐,不喜不怒,完全視敵人如無物。

這三百豪強武裝,除了沒有弓弩和盔甲,全都拿著刀劍等鐵制武器,可不是濟南那邊的幾千暴民能比。

一百物理門徒,一步一步接近,一步一步加速,從剛開的緩慢前進,漸漸變成大步衝鋒。

三百豪強武裝,明明人數佔優,卻下意識往後退,還沒交戰就已經膽怯欲逃。

「殺!」

齊聲暴喝之下,一百物理門徒,衝進三倍於己的敵陣。

趕來看熱鬧的孟芳,以及身後的孟氏子弟,頓時被驚得目瞪口呆。只接戰的一瞬間,人數佔優的胡家暴徒,就被衝散陣型胡亂逃竄。

一百物理門徒,輕傷都沒出現,絲毫未損的逮著三百多人追殺。

追趕一陣,那些衙役幫著捆人,然後押回兗州府大牢聽審。

一百物理門徒收劍回鞘,齊刷刷拿出弓尺和繩尺,就這樣帶人分組清田,似乎剛才啥事兒沒發生。

孟芳好奇的跟過去,發現這些人小心翼翼,生怕踩壞了田畝莊稼。

戚賢走過來,對頭戴方巾的孟芳說:「在下兗州通判戚賢,敢問朋友尊姓大名。」

孟芳拱手還禮:「曲阜孟芳,正德十七年舉人。」

「原來是孟兄當面,」戚賢掏出五塊銀元,說道,「時日已晚,再過一個時辰就天黑了。能否勞煩準備一些飯食,再安排幾間民房,銀錢我們肯定照付。這些是定錢,多退少補。」

孟芳接過銀錢說:「此事好辦。」

戚賢說道:「飯食不需豐盛,飽腹即可;民房不需華麗,避風就行。」

孟芳立即讓族人去安排,自己則留在村口,觀察戚賢清田。只見從頭到尾,那一百物理門徒都不廢話,而且絲毫沒有踩踏百姓莊稼。

天色漸黑,眾人在村中聚集,圍著篝火開始吃飯。

戚賢笑道:「諸君,一人只飲一碗酒禦寒。莫喝太多,免得誤了明日清田。」

「一碗足矣。」

「師兄勿須多言,我們省得。」

「今日殺賊痛快,我先幹了!」

「有酒不可無詩,誰來吟唱助興?」

「……」

白天沉默寡言、勇猛殺賊的物理門徒,到了晚上突然活躍起來。甚至有人拔劍出鞘,一邊喝酒助興,一邊彈劍高歌。

酒足飯飽,眾人列隊,井然有序的前往民房睡覺。人多有點擠,他們也不計較,好幾個人躺一張床,從頭到尾都不去騷擾百姓。

孟芳全程旁觀,內心大為震撼。

這一百人,懂戰陣,不畏死,知算學,曉詩賦,似俠士,嚴紀律。還能與民相善,能忍受粗食劣酒,能安卧陋室破屋!

回到家裡,孟殊興奮說道:「父親,那些壯士有俠義之風,皆非尋常之輩也。孩兒打聽過了,他們都是物理學派弟子,以匡扶天下、利濟萬民為己任。」

孟芳感慨:「這哪裡是什麼物理學派,分明就是墨家子!」

「墨家子?」孟殊沒聽明白。

孟芳說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今日那一百壯士,觀其言行,察其氣質,恐怕也都是死不旋踵之輩。」

孟殊拍手說:「大善,恨不能附其尾也!」

孟芳拍打兒子的肩膀:「好生讀書,考科舉為上。」

孟殊卻問:「父親,墨子之下,為何有諸多死不旋踵之輩?」

孟芳回答:「他們恪守墨家道義。」

在明代,知曉墨家理論的已經很少,許多士子甚至都不知道曾有墨家存在。

孟芳卻是熟讀典籍的,便給兒子講述兼愛、非攻、節用、天志等墨家思想。他說:「這一百壯士,非攻我沒看出來。兼愛、節用(節儉樸素)、天志(掌握自然知識)卻明顯得很,全是那墨家做派!」

孟殊只是個十多歲的少年,越聽越喜歡:「照父親所言,墨家都是義士啊。」

「確為義士,」孟芳唏噓道,「《呂氏春秋》所載,墨家巨子孟勝,為陽城君守城,裂玉為信。陽城君事敗而逃,楚王要收回其封地。孟勝得不到另一半璜玉,難以完成諾言,於是自刎而死。其弟子殉死者一百八十三人。墨家子殉死,非殉師也,非殉城也,乃殉義也。」

「壯哉!」孟殊聽得熱血沸騰。

當晚,少年孟殊翻出祖父遺物,那是一把文士劍。

翌日清晨,他穿上棉衣,腰懸文士劍,早早來到戚賢屋外。在戚賢開門的瞬間,孟殊立即跪下:「曲阜孟殊,願入墨家門牆!」

戚賢莞爾一笑:「我等是物理門人,不是墨家子弟。」

孟殊改口道:「曲阜孟殊,願入物理門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