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二十一年冬。
黃珂抱病。
年紀大了,不可避免,估計時日無多。
王淵帶妻子回娘家探望,手裡牽著兒子王素,黃峨肚子里還懷著一個。
「妹夫,二妹!」黃嶠負責迎接。這貨主動辭官之後,一直在家照顧父母,偷閑讀讀詩書,偶爾出門參加文會,小日子過得比當官還瀟洒。
穿堂入室,黃珂正躺在床上,聶夫人服侍他吃藥。
「若虛和眉兒來啦,快坐,快坐!」聶夫人熱情招呼。
王淵連忙見禮,又問及岳父病情。
黃珂笑道:「無礙,只是歲數大了,老骨頭有些不聽使喚。」
聊了一陣,黃峨跟著母親去說私房話,王淵跟岳父聊起了朝堂之事。
至於王素,跟表弟黃若槐玩去,兩小子年齡相仿,而且都挺聰明的,皆為下一代讀書種子。
又過些時候,黃(山華)和黃峰兩位小舅子回家。
黃(山華)早已結婚生子,還輕鬆考上舉人,今後多半是能做進士的。
黃峰稍差一些,十六歲勉強中秀才,科舉資質實在有限,這輩子頂多考一個舉人。
黃峰在飯桌上,突然來一句:「姐夫可知彈道之學?」
王淵差點被飯噎著,笑道:「無非拋物運動而已。」
「非也,」黃峰說道,「彈道之學,分內彈道與外彈道。內彈道雖然很短,只炮膛到炮口,但受力非常複雜。」
王淵驚訝道:「誰研究這個啊?挺費錢的。」
黃峰說:「林學士。我已經拜了林學士為師,跟著林學士一起研究火炮,彈道之學便是林學士提出來的。」
王淵苦笑:「林學士真是……真是比我還不務正業啊。」
林學士就是林俊,翰林院學士兼掌制敕房。這貨接觸物理學之後,也不想著勸諫皇帝了,整天在物理學院自費研究大炮。他今年已經七十五歲,不但補修數學和物理,現在居然還自創彈道學。
天可憐見,翰林院的院長,給皇帝寫聖旨的大佬,居然是一個鑄炮大師!
黃峰又興奮說道:「林師帶著我們幾個師兄弟,目前正在改進佛朗機炮。一旦改進成功,就能解決氣密性不足的問題,到時候可一炮糜爛數十里。」
王淵只能說:「此為軍國重器,若銀子不夠,可以到我府上支取。」
黃峰說道:「足夠的,林師有錢。」
當然有錢啊,這老先生能自己造炮玩,能是一個差錢的主兒嗎?
及至傍晚,王淵帶著妻兒,趕在宵禁之前回家。
剛到家中,家僕就說:「老爺,姑爺府上派人報喜,已經來了兩個時辰。小姐順利產子,母子平安。」
王淵頗為高興:「此刻已然宵禁,讓報喜之人就在府上休息,再給他些賞錢。」
小妹王微,三年前就嫁人了,丈夫是物理學院弟子楊銳。錦衣衛籍,其父為錦衣衛千戶。楊銳已考上舉人,可惜連續兩次會試落第,人品還算比較端正,整天除了讀書就是鑽研物理。
翌日,王淵又帶上宋靈兒,前去看望剛剛生產的小妹。
夫家長輩自然熱情招待,小妹嫁過去三年才生子,他們都不敢為兒子張羅納妾。只要王淵不倒台,楊銳這輩子都沒法納妾了,誰讓雙方地位如此懸殊呢。
成化朝首輔李賢的女兒才慘,居然嫁給衍聖公孔弘緒。
那位衍聖公喜歡玩SM,在家非法收容、虐玩樂戶女子四十多人,還不小心勒死了四個。首輔之女多風光啊,竟嫁給這種丈夫,平時的日子想想都難過。
李東陽還不信邪呢,他三個女兒,兩個夭折,只剩一個獨女,又嫁給另一位衍聖公。嫁過去沒幾年,回娘家探親時病死了,也不知道平時是否過得順心。
真要嫁女嫁妹,還是選小門小戶更好。
「妹妹可還好?」王淵問道。
王微笑言:「好著呢,公婆都很愛護我。」
宋靈兒直接來一句:「你若不順心,便來府上說一聲,嫂嫂自會給你討回公道!」
王微的婆婆樊氏,此刻就站在旁邊,聽得額頭直冒汗。
王尚書家裡那位平妻,早就名滿京城了,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宋靈兒從貴州帶來一位丫鬟,膀大腰圓那種,還帶來十多個親衛,全是見過血的廝殺漢子。平日里閑著無聊,宋靈兒就帶丫鬟和親衛,騎著馬兒在京郊撒歡馳騁,還經常跑去南海子皇室獵場打獵。
去年更有意思,一夥京城惡徒擄掠婦女,被那女子逃出來大喊救命。正好宋靈兒騎馬經過,問清事情之後,立即帶著丫鬟、親衛殺去,當場親手砍死兩個,還提著血淋淋的首級,穿街過巷去順天府報官。
把腦袋往府衙一扔,嚇得皂吏渾身哆嗦,宋靈兒騎馬大呼:「嚴嵩快出來審案,你這順天府尹當得糊塗,京城有如此惡徒都不知,乾脆回家種紅薯算了!」
此事鬧得滿城皆知,都說王二郎的娘子,是一位響噹噹的巾幗女英雄。甚至,宋靈兒在貴州帶兵平亂,曾經統兵上萬的事情,都已在京城迅速傳開。
可憐的嚴嵩,成了民間故事背景板,甚至被戲稱為「紅薯府尹」。
王微見婆婆臉色尷尬,笑道:「嫂子不必多心,妹妹在夫家很好。」
宋靈兒說:「諒他們也不敢欺負你!」
樊氏連忙賠笑:「不敢,不敢,夫人請安心。」
宋靈兒這才作罷,跑去逗弄剛剛出生的小外甥,結果一上手就把嬰孩弄得哇哇大哭。
樊氏心疼孫子,又不敢上前阻止,只能站在那裡干著急。
留在家裡吃了頓飯,總算把這位活祖宗送走,楊府全家上下都鬆了口氣。
年底,黃珂抱病請辭,工部尚書李鐩跟著請辭。
林俊也跳出來湊熱鬧,他忙著改進火炮呢,哪有閑心執掌翰林院和制敕房?
此時朱厚照的怒氣也消散大半,又見黃珂真的有病,其他兩位也年事已高,乾脆一股腦兒的答應下來。
三個大職務空缺,立即讓王淵與楊廷和的關係緊張起來。
王淵推薦兵部左侍郎王瓚,執掌翰林院和制敕房。又推薦王陽明,調任戶部尚書。再推薦席書,轉升工部尚書。
楊廷和推薦右都御史金獻民,執掌翰林院和制敕房。推薦左都御史彭澤,轉任戶部尚書。推薦刑部左侍郎汪俊,轉升工部尚書。
都想提拔自己人,誰也不願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