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聲一收,陳耕正色道:「我聽說前幾年你們西飛做過類似的摸索和試驗,用四台三叉戟客機上的民用『斯貝』發動機取代了原來的兩台渦噴-8,效果還不錯,只是因為發動機供應方面的問題,最終這個計畫取消了。嗯,我沒記錯的話,你們西飛甚至有過一個雄心勃勃的H8計畫,是嗎?」
H6I是一個中途下馬的項目,H8項目更是一個只停留在紙面上的東西,一般人固然是接觸不到,但陳耕以陳耕的能量,知道這個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是以,雖然何凱有些驚訝,但卻並不是太震驚,點點頭道:「是有這麼一回事。」
「能不能給我說說當初上馬這個項目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這種東西這沒什麼不能說的,何凱想了想,說道:「當時是70年代中期,在解決了H6的生產和裝備問題後,我們的想法是以H6為藍本,在H6基礎上通過擴大機身、增加艙內容積的方法製造出一架大號H6,也就是我們自己說的H8方案。
當時的方案有兩個,一個是採用四台『斯貝』發動機的一號主方案,相比於H6,採用一號主方案的H8的機身相比於H6大約增加了30%,最大起飛重量在100噸左右,最大航程可以達到10500公里;
此外還有備用的二號方案,相比於二號方案,二號方案更加的激進,我們計畫採用6台翼吊的『斯貝』MK512發動機,並且將整機的最大起飛重量提升至155至170噸,最大航程在12000公里左右,此外配合空中加油機,可以實現6500公里的作戰半徑,已經算是標準的洲際戰略轟炸機……」
陳耕聽的目瞪口呆!
哪怕他知道H8方案一直都停留在紙面上,可也沒想到西飛當然居然這麼「野心勃勃」,忍不住打斷何凱的話,問道:「二號方案……有點過於激進了吧?」
「方案是激進了點,」何凱點點頭,倒是痛快的承認了:「所以一號方案才是我們的主方案啊。」
言外之意,我們心裡還是有點B數的。
陳耕:「……」
好吧,你牛逼,你有理。
何凱接著說道:「為了進行技術驗證,我們改裝了一架H6進行測試……嗯,也就是H6I……在標準搭載3噸彈藥的情況下,H6I的航程從H6的5760千米提升至8060千米,如果是搭載一枚核航彈,最大作戰半徑甚至可以達到約5000千米。
除此之外,相比於搭載渦噴8的H6,H6I的海平面爬升率也從原型的18.6米/秒提高至29.7米/秒,換髮之後整機的性能提升顯著,可以說基本達到了洲際戰略轟炸機的標準。」
至於之後H8方案為什麼最終沒有啟動,何凱沒說,陳耕也沒問,他轉而說道:「老何,那你們西飛想要找我聊什麼呢?我對軍機這一塊又不懂。」
「這個……怎麼說呢?」何凱撓了撓頭:「這麼說吧,其實我們也沒指望您能對我們換裝新發動機的H6有什麼太好的建議,但您對美國那邊的軍事裝備的發展情況比較了解,我們就是想要聽聽您對美國的軍備發展情況是怎麼看的、我們能不能借鑒一下。」
原來是這麼回事……
不過也是!
除了想要從自己這裡聽聽關於美國人發展轟炸機的思路之外,還能是為了什麼?跟自己談談新H6的關鍵發展思路?別逗了。
陳耕沉吟了一下,沒有馬上回答何凱的問題,而是向他反問道:「你認為,在當今這個防空導彈技術越來越先進、導彈射程越來越遠的未來,像是H6、B52乃至圖-95這種慢慢悠悠的、一旦被盯上幾乎不可能逃脫的亞音速大型轟炸機,還有他們的舞台嗎?」
「陳先生,不瞞您說,對於戰略轟炸機的未來,我們也不是很樂觀,我們也認為只有美國人和蘇聯人正在研發的B-1B、圖-160這種可以超音速突防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才是轟炸機未來發展的潮流,最起碼也應該是圖-22M2『逆火』這一級別的,至於咱們的H6、美國人的B52以及蘇聯人的圖-95……」
何凱遲疑了一下,終於苦笑起來:「陳先生,不瞞您說,我們真覺得這種轟炸機已經落後了,單單說B52吧,在越戰期間就被擊落了多少架?可問題是,如果我們不繼續發展我們的H6,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話語中,帶著濃濃的無奈。
在越南戰爭中,各方關於美軍被擊落的B52轟炸機的數量的統計數字一直有不小的差異,越方自己的統計數字是總計有34架B52被擊落,其中米格-21戰鬥機至少擊落了2架,但是美軍一直沒有承認B52曾被米格-21擊落過,相反,美國資料顯示B-52的尾部機槍擊落了至少2架米格21,甚至可能多達5架,當然,但是美軍方正式確認的是2架,好玩的是,越方在這以問題上也和美國一樣的態度:一直沒有承認其米格-21曾被B52擊落。
而美方自己關於B52轟炸機在越戰當中被擊落的統計情況是:總共損失31架,其中18架是遭越軍擊落的,並且全部是在北越上空。另外13架損失,是因為操作故障。
但不管還是美方還是越方的統計數字,反正是B52這種慢悠悠的亞音速轟炸機在越戰當中被擊落了至少31架,而且除了越方口中的米格-21之外,其餘的B52全都是被薩姆-2以及薩姆-2的華夏版本:紅旗-2給擊落的。
薩姆-2以及紅旗-2地空導彈是什麼時候的技術?蘇聯五十年代的防空導彈的技術,連五十年代的防空導彈的技術都能對B52造成這麼大的殺傷,在現代更先進的防空導彈面前,類似B52、圖95以及H6這種亞音速轟炸機還有活路嗎?
這個問題,成了擺在美蘇華幾乎所有轟炸機研發單位面前的、亟待解決的難題。
「你說的沒錯,在越來越先進的防空導彈、雷達以及戰鬥機面前,戰場上似乎已經沒有了亞音速轟炸機的生存空間,」陳耕點點頭,但他隨即話題一轉:「但這個問題,美國人似乎已經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