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SIX 八年上市路

許多企業家口頭指責資本運作是邪門歪道,內心卻對沃倫·巴菲特、喬治·索羅斯、彼得·林奇、李嘉誠等人「滾雪球」式的財富增長手法敬佩不已。深受融資難、資金短缺等問題困擾三十餘年的民營企業家,對「上市」有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結,他們像崇拜精神圖騰一樣對上市融資無限嚮往。金山也不例外,前後闖關八年,五次被拒之門外,仍然屢敗屢戰,「雖九死其猶未悔」。

2007年10月16日,金山在香港上市。雷軍雖然身為成功者,卻有著外人無法理解的挫敗感。金山市值6.261億港幣,這個寒酸的數據就像在嘲笑他16年的無盡付出微不足道。兩個月後,雷軍離開金山。

上市讓雷軍深刻意識到,愛迪生所說的「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的後半句才是精華,「1%的靈感重要性遠遠超過前面99%。」

錢從哪來?

1996年,受盤古組件拖累,金山公司的經營收入跌落谷底,那段時間雷軍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錢從哪來?」對於當時的金山公司來說,錢的確是一個大問題。儘管求伯君靠賣別墅拿到200萬,但是對於危局中的金山來說,這不過是九牛一毛,僅僅夠養活剩下的員工。要想謀求更大的發展,只靠金山公司的自有資金是很難有所作為的,所以尋求資金支持迫在眉睫。

然而現實十分殘酷,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錢投給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所以金山公司始終沒有尋找到合適的融資渠道。直到1997年,金山公司走出谷底,一些投資商才開始正眼看待他們。

作為金山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張旋龍的優勢不在於技術,而在於他在投資界和IT界廣泛的人脈資源。金山公司經營狀況有所好轉之後,張旋龍在第一時間找到方正公司,希望他們能為金山投資。在張旋龍的積極推動下,求伯君一度與方正研究院副院長肖建國達成一個口頭協議:北大方正出資2000萬元收購金山公司。

讓肖建國沒有想到的是,這筆看上去穩賺不賠的買賣卻遭到了集團領導的反對。當時一些方正集團高層認為,金山這樣的軟體公司不能為方正集團的發展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幫助,這兩千萬一旦投給金山,只會將方正帶進泥潭。在這件事情上,方正集團的高層的確做了一個糟糕無比的決定。

與方正談判破裂之後,張旋龍沒有氣餒,好產品不怕找不到好買家。他開始尋找新的融資對象,這個時候聯想闖了進來。早在方正收購金山時,聯想公司就對這筆交易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與方正集團領導的觀點不同,聯想公司十分看好金山,而且他們願意付出更高的收購費用。

在經過一番簡單的談判後,金山公司讓出了自己30%的股權,而聯想公司則為金山提供了9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這筆資金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現金,一部分為商譽費用,每一部分450萬美元。這次融資後,聯想公司成為金山的單一大股東,而金山的估值也從一年前的2000萬人民幣一躍達到3000萬美元,真可謂是今非昔比。

聯想公司的資金注入後,金山如同麻雀變成鳳凰,為了更好地適應這種嶄新的發展模式,金山公司不得不進行重組。聯想集團的高級副總裁楊元慶成為金山公司的董事長,原來的一把手求伯君成為金山公司的總裁,雷軍出任總經理。

關於這次任命,雷軍一開始是不接受的。他的夢想是做中國最好的程序員,而不是在管理崗位上施展才華。但是,面對求伯君的多次邀請和聯想董事的支持,雷軍不好拒絕。但是他強調,一旦有更加合適的人選,自己就會讓賢。這一年雷軍剛剛29歲。

成為金山總經理的雷軍依然喜歡在閑暇之餘,坐在電腦前面擺弄那些自己熟悉的程序。直到一次偶然事件的發生,才讓這位昔日的程序精英真正實現向管理角色的完全轉變。

為了應對生產規模的擴大,金山公司陸續招用了大批的技術人員。一位劉姓技術人員就是在這個時候加入金山的。與其他技術人員相比,這位劉姓技術員的第一份工作可謂幸運——給雷軍整理硬碟。對於一個程序操作員來說,這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所以,劉姓技術員竭力想將這件事情做好,原本覆蓋安裝即可的系統,他還是十分細緻地將硬碟格式化了一遍,然後裝上了各種必需的工具,這才將電腦歸還給雷軍。

讓這位劉姓工作人員深感意外的是,他得到的並不是褒獎,而是雷軍憤怒的眼神。他哪裡知道,那台電腦的硬碟里有雷軍過去多年積累下來的程序代碼,他的格式化操作使得雷軍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可是對於金山公司來說,這次誤操作卻利大於弊,因為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雷軍終於可以離開電腦桌,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傾注到企業的管理中。

雷軍在改變,金山的其他人也在改變。在此之前,求伯君這位金山的一把手可謂是「既當爹,又當媽」。公司資金有了缺口,求伯君賣了別墅補缺口;軟體研發的技術人員缺乏,求伯君就抱著電腦和程序員一起編寫程序。融資成功以後,求伯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買馬。微軟公司有幾千人在開發Word,金山雖然沒有那麼雄厚的實力,但是在WPS的研發上一樣需要高投入。這個時候的求伯君已經成為了一名規劃者,描繪著金山的未來藍圖。

聯想的介入,除了給金山公司帶來豐裕的資金外,還給金山公司帶來先進的管理體系。在此之前,金山公司在求伯君和雷軍的帶領下運轉得也還算不錯,但從長遠來看,對金山公司的發展並沒有太多益處,畢竟這兩位軟體行業的精英在管理方面只能算是「門外漢」。雷軍對這一點認識得十分清楚,他曾經在多個場合對聯想表示由衷的感謝:「楊元慶和馮雪征都先後在金山做過董事長,除了在資金方面給予了金山巨大的幫助外,他們對金山的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貢獻。」

然而,金山的融資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2000年之後,為了讓公司更好地發展,金山公司早早做起上市的準備。當時,聯想的CFO馮雪征兼任金山的董事長。這位被外界稱為「財技專家」的管理者,在財務管理方面給金山提供了很多的支持,直接推動了金山財務工作的健康發展。但即便是這樣,金山還是在上市的道路上整整走了八年。

2007年10月9日,金山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這一天清晨,雷軍在酒店裡坐立不安,他有很多話要對跟隨自己多年的員工們說。這八年的時間裡,金山的每一個人都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從公司領導到基層的程序員,再到恪盡職守的營銷人員。可以說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金山的輝煌。想到這裡,雷軍刪掉了秘書早已準備好的文本,用幾句簡單的話語給金山的所有員工寫了一封公開信:「一路上有你,苦一點也願意,一起哭過笑過的兄弟們,讓我們一起舉起慶功的酒杯,一起為我們自己大聲歡呼:我們上市了!」

是什麼讓金山在這條路上一走就是八年呢?這與金山的發展理念密切相關。

選擇網遊,推遲上市

20世紀90年代初期,電腦遊戲在中國並沒有受到人們的追捧,只有少數遊戲玩家在一個狹小的圈子中交流國外的遊戲作品。由於沒有光碟機,受存儲介質的限制,那個時候的遊戲體積都非常小,比如代表作《戰斧》、《刺殺希特勒》,僅需要儲存在軟盤中即可。

對於求伯君來說,《戰斧》、《刺殺希特勒》這樣的小遊戲,他可是一點都不陌生。雖然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在WPS的開發上,但是一旦有閑暇時間,他就會精神抖擻地拿起軟盤在遊戲的世界裡笑傲江湖。開發一款自己的遊戲,是求伯君當時的夢想,為此在1994年珠海金山公司成立之初,求伯君就在媒體上發布了招聘遊戲製作人員的廣告。

1995年,金山公司下屬的遊戲工作室在珠海成立,遊戲迷求伯君特意為工作室起名西山居。之所以起這樣一個名字,是因為在求伯君的故鄉有一座西山,幼年時他時常去那裡玩耍,另外一個原因是求伯君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像極了遊戲中武林高手的居住地,所以在他看來用這個名字來命名遊戲工作室再合適不過。

西山居成立後,很快推出了第一款遊戲——《中關村啟示錄》。這款經營類遊戲在短時間內受到人們的追捧,這讓西山居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充滿了信心。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他們先後製作推出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經典遊戲,其中《劍俠情緣》更是影響了整整一代遊戲人。

1997年4月,西山居推出了第一款角色扮演類遊戲《劍俠情緣I》。與之前的作品相比較,《劍俠情緣》的故事性和遊戲性都遠遠超出了同期產品,所以上市初期,就受到了廣大玩家的關注和追捧,這讓金山公司意識到潛藏在遊戲行業中的巨大商機。

1997年年底,為了將《劍俠情緣》打造成金山的品牌遊戲,金山公司為西山居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前後三年的時間裡,先後有30餘人參與到這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