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商海沉浮的一些經歷和原則 聘請競爭對手

這位專家仍然固執地不肯合作,但我們表示我們已下定決心做這一行,如果他肯幫忙,我們將為他提供可觀的酬勞。我們解釋道,有人已經承擔了這個工作,但我們隨時歡迎他的加盟。

最後,他終於被打動了,當時就接受了我們的請求,後來,我們又簽訂了令雙方都滿意的協議。他便是來自克里夫蘭的塞繆爾·馬塞先生(Samuel Mather)。他在我家裡只停留了幾分鐘,在這幾分鐘里,我們下了三百萬美元的訂單。這是我與他唯一的一次會面。但是馬塞先生享有崇高的商業道德,我們對他百分百信任,雖然他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之一,而這一點我們從未嘗試過忽略。

當時,五大湖區大約有九至十家造船廠。每家船廠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且相互之間競爭激烈。這些船廠的處境非常艱難;它們仍未從 1893年的大蕭條中恢複過來,還未能全面投入生產;那時是秋天,許多員工卻感覺到了冬天的嚴寒。在計畫造多少條船時,我們考慮到了這一點,並決定儘可能多地造船,為五大湖區的閑置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於是我們請馬塞先生給每家船廠寫信,確定它們可能承建多少艘船舶並在下一年春天投入使用。他了解到有些船廠能夠造一艘,有些兩艘,而總數是十二艘。於是我們決定造十二艘輪船,所有船舶都由鋼鐵製造,承載量是當時五大湖區上最大的。這些船具備相同的規模,同時也是礦石的最佳水上運輸工具。

當然,這些船造價都很高。而它們的價格本來應該會更高,如果馬塞先生從一開始便宣布他將造十二艘船的話。很久以後,我才聽說了他處理這件事情的方法,雖然這個故事現在已成為歷史,但對許多人來說或許還是個新聞呢。馬塞先生對造船的數量諱莫如深。他給每家船廠寄了相同的計畫書和船舶技術參數,並讓船廠依照自身的情況投標一至兩艘船。於是自然而然地,所有人都認為馬塞先生最多準備造兩艘船,每家船廠都急切地想爭取這一項目,至少爭取到其中一艘船。

到了競標的那天,所有投標人都應馬塞先生之邀來到了克里夫蘭。他們輪流被邀請到馬塞先生的私人辦公室,討論項目的細節問題。大家都期待著迷底的揭曉。馬塞先生之前的態度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勝券在握,然而每個人從馬塞先生辦公室出來時,臉上都掛著心滿意足的笑容,這讓事態變得撲朔迷離。

最扣人心弦的時刻到了,在場的所有人幾乎同時收到了馬塞先生的便條,恭喜他競標成功。

正當大家激動地展示自己的便條,想對失敗的對手表達同情時,大家發現每個人都拿到了合同,其實自己根本沒有任何競爭者。這個發現給他們帶來的喜悅遠超過無法向其他人炫耀的懊惱,結果是皆大歡喜。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企業合併,所有這些友好的紳士後來都成為同事,而合併之後,我們購買船舶的價格更加統一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