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江都宮變 三、南北分途

殺完宗室,接著就該處理隋煬帝留下的那幫大臣了。殺誰留誰?這時候,南北派系的矛盾就凸顯出來了。

在政變之前,司馬德戡編造謊言說,陛下想要把北方驍果都毒死,和南方人留在南邊。從這兒其實已經可以看出當時南方派系和北方派系之間的矛盾了。

事實上,自從隋煬帝上台後,一直致力於提高南方的政治地位,特別是到他統治後期,更是重視南方人。「五貴」之中,虞世基和裴蘊都是南方人。第三次下江都之後,他的這個傾向性就更加明顯了。

這個做法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來看不能說不對,但是,這就威脅到了一直把持政治舞台的關隴貴族的利益,也引起了關隴貴族集團的極大不滿,事實上,這次江都宮變,正是關隴貴族集團對隋煬帝拋棄關中,滯留南方政策的一個大反抗。現在,他們反抗成功了,自然,北方勢力就要抬頭,而南方人士也就要倒霉了。

就拿「五貴」來說,當時宇文述已死,只剩下四貴。這四位大臣都是隋煬帝信任寵幸的人,對隋煬帝的暴政,也都要負連帶責任,但是,叛軍對他們的處理卻並不相同。對屬於南方派系的裴蘊和虞世基怎麼處理?殺無赦!而對出自北方的裴矩和蘇威,就強調情有可原了。

裴矩是個聰明人,看到天下大亂,他早就給自己留了後路,對士卒一向客氣,還建言獻策,讓驍果在江東娶妻生子,所以,驍果對他印象非常好。政變之時,裴矩也被抓起來了,可是,士兵一看見他就說:「非裴黃門之罪。」現在我們這個處境不是裴黃門的罪過,又把他給放了。宇文化及出來安撫士兵,裴矩立刻拜於馬首,主動投降,宇文化及也就任命他為右僕射,比原來的官職還高。

蘇威就更好辦了,他當時已經年過八十,因為跟隋煬帝幾次意見相左,很受冷落,早就不再參與朝政,所以,也沒有民憤。政變之後,蘇威更是積極主動地去參見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也很受用,特地把官員集中到一起接見蘇威,給他很高的禮遇。宇文化及這樣做,北方系統,特別是關中籍的官員和士兵當然滿意,也都迅速地投靠了宇文化及。

北方派系的官員背叛了隋煬帝,而南方派系的官員卻做出了相反的抉擇。總的來說,他們對隋煬帝遠比北方人忠誠。

先看文臣。隋煬帝死後,宇文化及擁立秦王楊浩當傀儡皇帝,自稱大丞相,總攬朝政。文武百官都到朝堂去朝賀,只有給事郎許善心不去。他的侄子一看,趕緊快馬加鞭地去找他,說:「天子已崩,宇文將軍攝政,闔朝文武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終,何預於叔,而低回若此?」隋煬帝已經死了,宇文將軍現在統攝朝政,這屬於天道循環。一個朝代滅亡,另一個朝代取代,這也是咱們司空見慣的事了。叔叔,你何苦還這麼執迷不悟,非要替隋煬帝守節呢?

面對侄子只講利害,不講倫常的勸說,許善心勃然大怒,堅決不走。

要知道,許善心在南方威望很高。他從小號稱神童,當年隋文帝平江南,還說了一句:「我平陳國,唯獲此人」,可見隋煬帝對他的評價有多高。

既然許善心名氣很大,宇文化及當然也希望他能跟自己合作。可是他現在不來朝賀,怎麼辦呢?宇文化及乾脆派人把他強拉到朝堂上,然後又放開他,希望恩威並施,讓他知道厲害,認清形勢。

沒想到這一招對許善心不靈。宇文化及放了他之後,他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說,拂袖而去。這樣傲慢的態度當然讓宇文化及忍無可忍,立馬又把他抓回來,砍頭了事。許善心九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寡母範氏辛辛苦苦把他撫養成人,這一年,范老太太已經九十二歲高齡了,按說,老年喪子是人生最大的苦痛之一,可是,范老太太聽說之後,居然一聲都不哭,說:「能死國難,吾有子矣!」我的兒子能夠盡忠報國,能夠死於國難,是一個好兒子!隨後也跟著絕食而死。

許善心母子原本是陳朝人,而陳朝恰是被隋煬帝帶兵所滅,現在這一對母子居然為隋煬帝殉節,也算是對隋煬帝這些年厚愛江南的充分認可了。

再看武將。這些政變的驍果,最初的目的就是回家鄉,現在既然政變成功,接下來就要開拔回鄉。宇文化及也學習隋煬帝,建立了一支跟皇帝一樣的護衛儀仗。隋煬帝不是訓練了幾百個驍勇的官奴組成給使營嗎?此時,宇文化及直接把他們接管過來,讓他們接著給自己當親兵,還給他們指派了一個領導,折衝郎將沈光。

沈光號稱「肉飛仙」,當年在隋煬帝二征高句麗的時候脫穎而出,從此就成了隋煬帝的貼身宿衛。現在,宇文化及讓他統領給使營,沈光心裡難過,可是又沒有辦法。正在這時候,另外兩個南方籍的將領,一個是大隋烈士麥鐵杖的兒子麥孟才,還有一個叫錢傑,找到了沈光,對他說:「吾儕受先帝厚恩,今俯首事仇,受其驅帥,何面目視息世間哉!吾必欲殺之,死無所恨!」我們都受了先帝極大的恩惠,現在低頭為仇人做事,受他驅使指揮,還有什麼臉見人!我們一定要殺了他,為先帝報仇,就算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的!

沈光一聽,潸然淚下,慨然回應:「是所望於將軍也!」我也想報仇,現在就等將軍牽這個頭了!

三個人意見一致,預謀在凌晨發動政變,突襲宇文化及,給隋煬帝報仇。可惜事前走漏了風聲,被宇文化及知道了。宇文化及一聽麥孟才和沈光合謀算計他,大驚失色道:「此麥鐵杖子也,及沈光者,並勇決不可當,須避其鋒。」這麥孟才是麥鐵杖的兒子,肯定不得了。他和沈光都勇不可當,我還是躲起來,避避風頭吧。於是,宇文化及趕緊從大帳里溜了出來,同時派司馬德戡率領大軍包圍了軍營,逮捕麥孟才。

沈光一聽軍營里傳出喧嘩聲,馬上知道事情敗露了。怎麼辦呢?他連甲胄都沒有穿,直撲宇文化及的大營,想要以一己之力殺死宇文化及。可是,進來一看,宇文化及早就不見了。這時候,司馬德戡已經領兵包圍了大營。沈光大吼一聲,殺出重圍,他手下的幾百給使也都紛紛拿起武器,奮勇殺敵。後來,到底寡不敵眾,被司馬德戡一一剿滅。儘管事功不成,這幾百個人無一投降,也算是以鮮血報答了隋煬帝的知遇之恩,厚待之情。

這還不算。中國人講究生榮死哀,視死如生。事實上,隋煬帝的喪事也是由南方人操辦的。隋煬帝死後,不是被蕭皇后草草埋葬了嗎?宇文化及走後,留守江都的右御衛將軍——江南人陳棱又把遺體重新裝殮,按照天子禮數,安葬在吳公台,此後直到唐朝貞觀年間,才又改葬到位於今天江蘇揚州曹庄的雷塘(關於雷塘和吳公台的位置關係,學術界有不同看法,此處不作詳細辨析)。安葬吳公台的路上,陳棱「衰杖送喪,慟感行路」。陳棱為隋煬帝披麻戴孝,哀傷之情讓行路之人都為之感動。

其實,從這些江南人的表現可以看出來,面對作為亡國之民的江南百姓,隋煬帝沒有粗暴對待,相反,他尊重他們的文化成果,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江南人民還是頗為感念的。只是,隋煬帝這個步子走急了,過於忽略當時還很強勢的關隴貴族集團的利益,因此終被關隴貴族集團拋棄。

就這樣,因為天下的反叛,更因為江都宮變,一代梟雄隋煬帝走完了自己的悲劇人生。那麼,在他之後,已經四分五裂的天下,又會向何處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