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雁門之圍 二、雁門之圍

這時候,形勢已經相當危急了。隋煬帝一行在八月十二日退守雁門,到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三日,突厥的騎兵已經包圍了雁門郡,很快,雁門郡下屬的四十一城就被攻克了三十九座,只剩下雁門郡城和崞縣(今山西原平)還在隋朝手裡。而且,就這兩個碩果僅存的城池,形勢也是相當危急。

突厥圍城之後,一時間箭如雨下,其中,有些箭頭甚至就落在隋煬帝腳下,隋煬帝這時候也失去了往日的驕傲,抱著小兒子趙王楊杲淚如雨下,而且哭得「目盡腫」,帝王威儀蕩然無存。

軍事不利還不是全部問題,更要命的是,雁門的糧食也不夠吃。小小一座城池,一下子湧進來十多萬人,再加上原有的軍民,總人口達到十五萬,儲存的糧食只夠吃兩旬(20天),就算省著吃,也絕不會超過四十天。如果四十天之內不解圍,就算不被殺死,也得被餓死了。這可怎麼辦?

危急時刻,隋煬帝趕緊把身邊的親信大臣召集起來,讓他們發表意見。第一個說話的當然是隋煬帝最信任的宰相宇文述。他說:在這裡待著就是死路一條,所以,皇帝應該帶領幾千精銳騎兵趕緊突圍。

這個意見剛一提出來,老臣蘇威馬上表示反對。他說:「城守則我有餘力,輕騎乃彼之所長,陛下萬乘之主,豈宜輕動!」我們擅長守城,突厥人擅長野戰,怎麼能用我們的短處去拼敵人的長處呢?陛下是萬乘之主,怎麼能冒這種險!

兩相對照,誰的意見更好?當然是蘇威的更合理。所以,蘇威話音剛落,曾經在楊玄感叛亂期間堅守洛陽城的民部尚書樊子蓋馬上表示支持。他說:「陛下乘危徼幸,一朝狼狽,悔之何及!不若據堅城以挫其銳,坐征四方兵使入援。」陛下現在如果輕易地跑出去,一旦人家大軍來追,那可就後悔都來不及了。我建議,咱們不如堅守雁門城。先挫傷敵軍的銳氣,再徵召天下援軍,讓他們趕緊救援。

緊接著,另一個大臣虞世基也表態同意厚賞士卒,堅守雁門。

這樣一來,三比一,堅守的意見佔了上風。

問題是,只靠死守也不行,還要想一些辦法,爭取主動。這時候,蕭皇后的弟弟——內史侍郎蕭瑀又貢獻了一條意見:「突厥之俗,可賀敦預知軍謀;且義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必恃大國之援。若使一介告之,借使無益,庸有何損。又,將士之意,恐陛下既免突厥之患,還事高(句)麗,若發明詔,諭以赦高(句)麗、專討突厥,則眾心皆安,人自為戰矣。」

什麼意思?他其實提到了兩件事。

第一件,蕭瑀說,按照突厥的風俗,可賀敦是可以參與軍機的,所以,我們應該趕緊派出使者去找始畢可汗的可賀敦義成公主,讓她想辦法叫可汗退兵。她是我們大隋派出的和親公主,她在突厥的地位要靠大隋的支持,所以,她肯定得幫娘家的忙。

這其實是漢朝初年,劉邦困白登山時候的故技。當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人圍困,萬般無奈之際,就是靠賄賂匈奴單于的閼氏(相當於皇后),才得以脫身的。蕭瑀熟讀史書,對這個故事瞭然於心。

另外一件事,蕭瑀認為,現在將士們之所以態度不十分堅決,是因為害怕陛下從突厥這裡脫身之後還要去征討高句麗,如果陛下明確下詔,赦免高句麗的罪狀,專心對付突厥,那麼,將士們的心安定下來,也就會力戰到底了。

蕭瑀這個主意非常得體,內外兼顧,遠愁近慮,體現出了一個負責任的謀臣風範。

既然如此,那就照這個主意辦吧。隋煬帝雷厲風行,馬上採取了三個措施。

第一步,派人突圍出去,給義成公主送信,讓她想辦法勸始畢可汗退兵。

第二步,下詔書招募天下諸郡發兵勤王。

第三步,激勵士卒,請他們務必堅守。

尤其是這第三步,隋煬帝做得太賣力了,不僅像蕭瑀所說的那樣許諾不再征討高句麗,還親自巡視守城士兵,對他們說:「努力擊賊,苟能保全,凡在行陳,勿憂富貴,必不使有司弄刀筆破汝勛勞。」諸位都努力打仗,只要能夠保全我的性命,我一定許你們大富大貴。倘若那些刀筆吏想憑藉筆杆子把你們的功勞抹殺掉,我一定替你們做主!

守城士兵到底能得到怎樣的獎賞呢?隋煬帝獅子大開口,說:「守城有功者,無官直除六品,賜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只要守城有功,如果你現在是一介白丁,一點官職都沒有,解圍以後直接升六品官,還要賜布一百段;如果你現在已經有官職了,沒關係,從這六品的基礎上再往上加就是。

皇帝親自出面封官許願還不夠,隋煬帝還派出使者,替他慰勞士兵,一天派出去若干批次,後面一個都能望見前面一個的背影,可見頻度之高。

這三個步驟都十分打動人心,因此效果也非常明顯。

首先,城裡守衛的士兵都覺得隋煬帝挺有誠意的,許諾的獎賞也讓人滿意,所以,士氣頓時高昂起來。個個摩拳擦掌,人人奮勇殺敵。這樣一來,內部就穩定多了。再看外部。義成公主接到隋煬帝的告急信後,馬上做出了積極反應。按照突厥人的慣例,始畢可汗率眾南下,她便留守在大帳。這時候,她從大帳派人給始畢可汗報信,說「北邊有急」,讓始畢可汗趕緊回去救火。她這麼一說,始畢可汗心裡當然不踏實起來。

再看援軍情況。隋煬帝不是下詔全國救援嗎?這時候,各地的援軍也都紛紛趕來了。在所有的勤王軍隊中,有兩個人表現非常突出。

第一個,江都的王世充。此人可是在隋末唐初叱吒風雲的人物。王世充家族本來也有胡人血統,本姓支,後來輾轉來到中原,才改成姓王。王世充當時擔任江都宮監,因為擅長給隋煬帝興修亭台樓閣,鎮壓江都周圍的農民起義也非常得力,所以,很討隋煬帝的喜歡。隋煬帝的徵兵詔書一到,王世充馬上行動起來了。根據《隋書·王世充傳》中的記載:「世充盡發江都人將往赴難,在軍中蓬首垢面,悲泣無度,曉夜不解甲,藉草而卧。」王世充一聽說皇帝有難,馬上把江都所有能動員的人都動員起來了,動員之後,他自己也穿上一身戎裝來到軍營,頭也不梳,臉也不洗,就大哭起來,直哭得昏天黑地。為了加快行軍速度,他根本就不脫下甲胄睡覺,實在累極了就靠在草堆上歇一會兒。

王世充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是表現對皇帝的忠誠和熱愛。一個大臣,對皇帝忠誠到這個程度,隋煬帝能不感動嗎?從此,王世充就開始嶄露頭角了。

第二個,李世民,也就是後來的唐太宗。王世充的突出之處還只是救援態度好。李世民比王世充還出色,不光態度好,能力也強。當時,李世民只有十六歲左右,一看到隋煬帝的詔書,馬上應徵入伍,隸屬於屯衛將軍雲定興的麾下。

雲定興就是廢太子楊勇的寵妃雲昭訓的爸爸,後來楊勇一家倒霉,雲定興又巴結隋煬帝的寵臣宇文述,轉而投靠了隋煬帝,這時候已經升為屯衛將軍了。可雲定興是個手藝人出身,讓他設計一件衣服、做一頂帽子都沒有問題,但是行軍打仗,其實並不是他的長項。將軍水平不高,整支部隊都會吃大虧。怎麼辦呢?這時候,就凸顯出李世民的英雄本色了。他對雲定興說:「始畢敢舉兵圍天子,必謂我倉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晝則引旌旗數十里不絕,夜則鉦鼓相應,虜必謂救兵大至,望風遁去。不然,彼眾我寡,若悉軍來戰,必不能支。」這其實是出了一條疑兵計。

這條計策的大意是說,始畢之所以敢於圍困天子,就是覺得咱們不可能這麼快就去救援。所以,我們一定要晝夜兼行。但是,我們人少,而始畢可汗人多,如果讓他們知道虛實,必定不怕我們,來和我們打,而我們肯定打不過。怎麼辦呢?我們不能實打實地來,而是應該故布疑陣,白天讓士兵都拿上旗幟,走長蛇陣,搞出個幾十里旌旗不斷的聲勢來;晚上再敲鑼打鼓,鬧得動靜越大越好。這樣一來,始畢可汗以為救援大軍到了,肯定會望風逃竄。

雲定興一聽,有道理,馬上照辦。照辦之後的效果據說相當好,始畢可汗果然亂了陣腳,後來《新唐書》等官修史書也都濃墨重彩地書寫這件事,把這條計策作為李世民英雄天縱的一個證據。但是,千年之後,也有一些當代學者認為,這只是李世民後來當了皇帝之後給自己塗脂抹粉,不一定是事實。

到底怎麼看待這件事呢?我覺得,若說雲定興這支軍隊對始畢可汗有什麼決定性的打擊或者影響,這恐怕談不到,因為畢竟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援軍。但是,若說李世民曾經給雲定興出過這樣一個主意,應該也假不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判斷呢?因為從李世民後來東征西討的功業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一直是一個膽大急進、喜歡冒險的軍事統帥。這一次的獻計正符合他的作戰風格,算是牛刀小試。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能夠有這樣的眼界和膽識,真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

既然三條舉措都發揮了作用,形勢對始畢可汗就逐漸不利起來了。雁門郡的守軍誓死抵抗,他一時半會兒攻不進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