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征高句麗 一、三征高句麗

前文提到,楊玄感兄弟以及軍師韋福嗣,都是被拉到高陽處決的。為什麼不到大興城,不到洛陽,單單要拉到高陽處決呢?因為隋煬帝當時就駐蹕在那裡。隋煬帝從遼東撤軍回來,既不回大興城,也不回東都洛陽,一直駐蹕靠近涿郡的高陽,這說明他東征的心沒有死,他還想繼續打高句麗。

果然,就在轉過年來的大業十年(614)二月,隋煬帝又一次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再次討伐高句麗!這一次,文武百官是什麼態度?《資治通鑒》記載了一句話:「數日,無敢言者。」討論了好幾天,沒人說話。

在中國古代的語境下,沒人說話,其實就是不同意。

官員們為什麼不同意?因為到這個時候,整個國家的局面已經相當混亂了。全國各地到處都有老百姓造反起義。其實,從大業七年(611)隋煬帝準備打高句麗的時候,隋末農民大起義就已經拉開了帷幕。大業七年(611),隋煬帝在山東地區徵兵、征夫,一時之間民不聊生,山東地區(指廣義的太行山以東)就首先扯起了造反的大旗。當時有一個叫王薄的人自稱知世郎,在長白山造反。這個長白山,不是位於吉林省的長白山,而是今天山東鄒平市的一個山頭。他還編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歌中唱道:「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矟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盪。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我是長白山前能夠預知時局的知世郎,我身著紅羅做成的錦背襠,一身打扮光鮮漂亮。我舉起長矟,矟尖刺破長天;我掄起大刀,刀鋒輝映日光。我上山擒拿獐鹿,下山宰殺牛羊。一旦官軍到來,我也揮刀就上。這樣就算死去,好歹也過了幾天快活時光。跟戰死在遙遠的遼東相比,又有什麼值得悲傷!

這首歌越傳越廣,一時之間成了當時山東地區的流行歌曲。此後,隨著戰爭負擔加重,起義也越來越多。但是,在楊玄感造反之前,相對來講,這些起義軍境界都不夠高,基本思路都是逃避兵役,嘯聚山林,過幾天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活一天算一天,沒什麼更高的追求。

但到楊玄感起兵之後就不一樣了。連隋煬帝的親信都來造他的反,天下人一下子看到了推翻隋朝的希望。農民造反不僅規模越來越大,而且有人公然表示,要稱王當皇帝了。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隋煬帝現在是皇帝,你再稱皇帝,那就是跟隋政權勢不兩立,這個目標,可遠比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有殺傷力,讓官員很是恐慌。

所以,當時官員的主流想法就是休養生息,先安撫造反者,解決國內問題。現在國內都亂成一團了,哪還有心思去打遠在遼東的高句麗!所以他們不同意。

既然不同意,為什麼不說出來呢?因為不敢。如前所述,隋煬帝是個剛愎自用的皇帝,曾經親口講過不喜人諫。這句狠話可絕不是單純的威脅,高熲、賀若弼、薛道衡等一系列老臣,不就是因為出言不慎,被他殺死的嗎?這樣老資格的官員都說殺就殺,把其他官員的膽子早都嚇破了,所以,高熲等人死後,基本就無人再敢提不同意見了。

官員們心裡不同意,也不敢說不同意,只能集體沉默下來。隋煬帝連著問了幾天,朝堂里始終一片沉默。

按道理講,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態度。大臣都不說話,隋煬帝也就應該知道他們的基本意見了。那麼,他會不會尊重他們的意見,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隋煬帝才不會。他是一個自視甚高的人,眼裡一貫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此前,他大興土木也好,巡視四方也好,大臣中也總有不同意見,他照樣做了,而且效果挺好,這讓他覺得只有自己才是天才,別人都是傻子,傻子的意見根本不值得重視。

再說,如果這時候放棄討伐高句麗,那就等於認輸了。隋煬帝如此驕傲,怎麼可能輕易認輸?何況,二征高句麗輸得太冤枉了,真是功敗垂成,在這種情況下認輸,他也不甘心。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再打一仗,把局面扳回來。

細細想來,這其實已經不是一個理性政治家審時度勢、能屈能伸的心理了,而是一個賭徒的心理,輸得越多就越想賭,一定要把賠掉的本錢都撈回來!

所以,儘管群臣一片沉默,隋煬帝還是一意孤行。就在大業十年(614)二月二十日,隋煬帝下詔:「黃帝五十二戰,成湯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諸侯,令行天下。」連黃帝和成湯那樣的古聖先賢也不是一次就取得成功的,我們兩次東征失敗也算不了什麼。現在,為了完成大業,我要第三次親征高句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