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後院起火 四、李密獻策

揭竿而起之後,接下來該怎麼打?別看楊玄感考慮造反已經有數年之久,但是,事到臨頭,他還真有點不知所措。不過,幸運之神正眷顧著他,他沒想好不要緊,有一個人替他想好了,而且不早不晚,楊玄感剛剛舉兵,這個人就出現在他面前了。

此人就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李密。李密和楊玄感一樣,都出身於關隴貴族集團。李密的太爺爺叫李弼,是當年北周的八柱國之一,比隋煬帝爺爺楊忠的出身還要高。隋煬帝說的那句「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放在李密身上也沒有錯。

李密從小就表現得非同尋常。《新唐書·李密傳》記載了一個故事。李密年輕的時候,曾經當過太子府的宿衛武官,當時的太子就是後來的隋煬帝。有一天,太子楊廣經過李密身邊的時候,不經意看了他一眼。就這一眼,讓他過目不忘。李密長得「額銳角方,瞳子黑白明澈」。天庭飽滿,稜角分明,尤其是一雙眼睛,黑是黑,白是白,黑白分明,像水一樣清澈,但是也像水一樣閃著寒光。

這讓楊廣印象太深刻了。回去之後,他馬上把自己寵信的大臣宇文述叫過來,問他,帳下那個小個子,黑臉,長著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的宿衛叫什麼名字?宇文述說,他叫李密,是八大柱國李弼之後,襲爵蒲山郡公。太子楊廣說,這小子眼睛亂轉,看得我心裡發毛,以後不要叫他做宿衛了。

這故事讓人一看就想起曹操來,因此有人懷疑這裡有照搬曹操故事的嫌疑。是真是假暫且不論,總之能夠看出來一個事實,李密從小就與眾不同。不過,以當時的情況看,與眾不同也沒能給他帶來什麼好處,反而不討領導喜歡。怎麼辦呢?李密索性辭職回家讀書去了。也正是因為讀書,他才得以結識了楊玄感。

李密回家之後,就拜了當時一個著名的學者包愷為師,學習《史記》和《漢書》。有一天,他騎著牛到老師家裡去請教問題。可是,牛走得很慢,李密覺得這一路上的時間浪費了可惜,就在牛角上掛上一帙書,邊走邊看,旁若無人。正好,楊玄感的爸爸楊素從旁路過,一看這個年輕人看書如此入神,不由得心生感慨,就問道:「何書生勤如此?」你是哪兒來的書生,怎麼讀書這麼勤奮?

李密回頭一看,這不是大名鼎鼎的宰相楊素嗎?趕緊下拜,把自己的出身說了一下。楊素又問,讀什麼書啊?李密回答,《項羽傳》。項羽可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英雄,一個能對歷史上的英雄如此著迷的人,絕非凡人可比。這樣一來,楊素對李密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不免跟他聊了起來,越聊越覺得這個年輕人不尋常。回去之後,楊素就對兒子楊玄感說:「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我看李密的見識和氣度,不是你們這些人能比的。這就是成語「牛角掛書」的來歷。

此前寫到,楊玄感虛懷若谷,樂於結交天下英豪。一聽爸爸這樣誇讚李密,也趕緊和李密傾心結交,兩個人很快成了好朋友。當時號稱刎頸之交,也就是割頭換命的好兄弟。

不過,楊玄感畢竟是宰相之子,有時候難免露出一些輕狂傲氣,這讓李密覺得很不痛快。有一天,李密對楊玄感說:「人言當指實,寧可面諛!若決機兩陳之間,暗嗚咄嗟,使敵人震懾,密不如公;驅策天下賢俊,各申其用,公不如密:豈可以階級稍崇而輕天下士大夫邪?」咱們既然是好朋友,就應該對彼此說實話。我覺得咱倆各有優長。如果說在戰爭狀態下跟敵人對壘,喑嗚叱吒,氣吞山河,我李密不如你楊玄感。可是如果說招納天下英俊為我所用,人盡其才,你楊玄感不如我李密。咱倆各有長處,你怎麼能因為你爸爸是個大官就輕視我呢?

楊玄感一聽,哈哈大笑,趕緊認錯,而且把李密的話深深地記在了心上。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招賢納士和知人善任方面不如李密,所以,決定起兵之後,第一時間就派人到大興城去接李密了。

李密也是慷慨有大志的人,早就不耐煩安安穩穩過日子了,眼看著隋煬帝瞎折騰,天下露出動亂之象,他也不免躍躍欲試。現在,好朋友楊玄感居然挑頭造反,李密也是興奮莫名,二話不說,趕緊過來加盟。就在楊玄感起兵這個關鍵時刻,李密剛好趕到,簡直是喜從天降!

軍情緊急,兩個人連寒暄都來不及,楊玄感就直奔主題了。他說:「子常以濟物為己任,今其時矣!計將安出?」你整天號稱要以天下為己任,要救世濟民,現在時機到了,你給我分析一下,咱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李密說:「天子出征,遠在遼外,去幽州猶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強胡,中間一道,理極艱危。公擁兵出其不意,長驅入薊,據臨渝之險,扼其咽喉。歸路既絕,高句麗聞之,必躡其後。不過旬月,資糧皆盡,其眾不降則潰,可不戰而擒,此上計也。」天子在外出征,與幽州尚且遠隔千里,想要回來千難萬難。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直奔薊州(今北京一帶),然後據守臨渝關(今河北秦皇島市撫寧區),切斷隋煬帝回來的退路。這樣一來,隋煬帝往前走有你楊玄感堵截,往後看有高句麗追兵,兩路夾擊,再加上沒有軍糧,不出十天半個月,必死無疑。這是上策。

聽李密講完所謂上計,楊玄感遲疑了一下,說:「更言其次。」你再告訴我一個比這個差一點的方略吧。

李密說:「關中四塞,天府之國,雖有衛文升,不足為意。今帥眾鼓行而西,經城勿攻,直取長安(即大興)。收其豪傑,撫其士民,據險而守之。天子雖還,失其根本,可徐圖也。」如果不採取上策,關中地區四面都有要塞阻隔,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天下的寶地,雖然有衛文升鎮守,但也不足為慮。你應該率領大軍,一路向西挺進,直奔大興城,把隋煬帝的老巢端掉,招攬大興城的豪傑之士,安撫那裡的百姓,然後據險守住關中地區。這樣一來,就算是隋煬帝回來,也是有家難歸,很可能自行解體,這是中策。

楊玄感聽了之後,又沉吟了一下,說:「更言其次。」你再說說比這個還差一點的方略。

李密說:「簡精銳,晝夜倍道,襲取東都,以號令四方。但恐唐禕告之,先己固守。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仆所知也。」如果不考慮中策,那就挑選精銳部隊,晝夜兼行,襲擊洛陽。但是,你這麼大張旗鼓地造反,恐怕已經有人跑到洛陽報信了,因此洛陽很可能是有準備的。一旦有了準備,可就不好打了。如果百日之內打不下來,隋煬帝就會組織各路人馬進行圍剿,到時候可就勝負難料了,確切地說,失敗的可能性更大些。因此,這是下策。

李密這三策可謂大局著眼,高屋建瓴,把戰局說得清清楚楚,真是沒白讀了兵書。那麼,作為主帥的楊玄感會選擇哪種方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