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千秋運河 二、運河構成

開鑿大運河有十足的必要,問題是,具體怎麼開鑿?隋唐大運河北起涿郡,南到餘杭,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在中國的大地上跨了十多個緯度,全長四千多里。這麼大規模的工程,規劃必須先行做好。

隋煬帝做出的規劃,有三點至關重要。

第一,分段開挖。

第二,盡量利用原有水道。

第三,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南和東北兩個方向延伸。

先看第一個特點,分段開挖。大運河溝通五大水系,這五大水系是由四條運河溝通在一起的。溝通海河與黃河的叫永濟渠,溝通黃河與淮河的叫通濟渠,溝通淮河與長江的叫邗溝,溝通長江和錢塘江的叫江南河。這四段運河,大致分了三次開挖。

首先是大業元年(605)三月,開鑿通濟渠和邗溝。為什麼這兩段最先開鑿?很簡單,為了隋煬帝下揚州。揚州在長江的北岸。隋煬帝從洛陽到揚州,要先從黃河流域進入淮河流域,再從淮河流域進入長江流域。這樣一來,溝通黃河與淮河的通濟渠,還有溝通淮河與長江的邗溝自然要率先開工。

其次是大業四年(608)開鑿永濟渠。永濟渠溝通海河和黃河,一直可以走到北方的涿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為什麼在大業四年開鑿永濟渠?為了打高句麗。大業三年(607),隋煬帝北巡草原,就在突厥啟民可汗的牙帳里,看見了高句麗的使者,同時也就產生了征服高句麗的念頭。涿郡自古就是東北地區的軍事重鎮,把這裡作為征東大軍的後方基地再合適不過了,既然如此,就要迅速開挖這段運河,把洛陽和涿郡連接起來,以便日後運兵、運糧。

最後開挖的是江南河,這是在大業六年(610)開始動工的。當時,隋朝勢力達到鼎盛,隋煬帝北巡西狩的工作都已經完成,大規模的戰爭還沒有開始,算是難得的輕鬆時光。在這種情況下,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進入了隋煬帝的視野,無論是從眼前的巡遊覽勝,還是從長遠的經濟溝通考慮,把三吳地區包含進全國水道網中都是非常合理的想法。

就這樣,前後經過六年的時間,分三次努力,四段運河相繼完工。這一規劃的輕重緩急非常分明。

再看第二個特點,利用舊有水道。雖然溝通南北的大運河是隋煬帝的創舉,但是,在局部地區開挖運河的傳統卻是古已有之。比如春秋末年,吳王夫差為了北上爭霸,開鑿了連接江淮的邗溝,這其實就是隋朝大運河邗溝段的基礎。另外,還是春秋末年,魏國強大,為擴張需要,又開挖了連接黃、淮的鴻溝,這其實是大運河通濟渠的基礎。這些水道斷斷續續,年久失修,但是,有基礎總比沒基礎強。隋煬帝就是在這些舊運河的基礎上,裁彎取直,疏浚引流,才形成了全長四千多里的大運河。

如前所述,整個大運河系統一共用了六年的時間完工,但是,這六年可不是天天在挖溝。其中,通濟渠和邗溝有明確的時間記載,一共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完工,其他兩段運河永濟渠和江南河沒有具體記載,但是,可以想像,每一段用的時間應該相差不太大。

為什麼不連續挖掘呢?因為挖河和其他工程不一樣,必須在枯水期開挖。這樣一來,每年能用的時間就有限了,大略估算一下,幾段運河開鑿的時間加在一起,恐怕也不會超過一年半的時間。

這麼長的水道,怎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工?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儘可能地利用舊有河道。這樣規劃,也算充分考慮了省時、省力、省錢的節約原則。

再看第三個特點,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東南伸展。為什麼要特彆強調這個特點?因為洛陽是隋煬帝考慮全部問題的中心。隋朝立國的基礎本來是以大興城為中心的關中地區,但是,關中偏在西北,不利於對全國的控制。隋煬帝即位後,開始有意識地把國家重心向東部遷移。

最合理的遷移地點就是東都洛陽。洛陽位置居中,向西可以通過隋文帝開鑿的廣通渠連接大興城,向東可以輻射整個東部地區。而大運河,正是以洛陽為結點的一個「人」字形水道。洛陽以北的永濟渠是「人」字的一撇,叫北運河;往南的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是「人」字的一捺,叫南運河。形象一點說,東都洛陽就好比是一個人的心臟,而一撇一捺,既可以比作兩條胳膊,又可以比作兩條血管。如果是兩條胳膊,那就讓它緊緊地擁抱整個東部地區。如果是兩條血管,那麼,東、西、南三部分的血脈就靠它聯通起來了。

其實,這個特點也正是隋朝運河和元朝以後京杭運河的主要區別。京杭運河不是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嗎?和隋唐運河的起點和終點都一樣,往往有人把這兩條運河混為一談。

但事實上,這兩條運河可大不相同。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心點不同。京杭運河以北京為中心,所以,它基本是一條直的水道,從北京直達杭州。而隋朝大運河則是以洛陽為中心,洛陽遠比北京靠西,所以,整個運河就不是一條直線了,而是走了一個「人」字形。走一條直線,那是溝通南、北,走一個「人」字形呢?那可是溝通東、西、南三方了。

從這兩條運河的不同走向,可以大致看出中國歷史的發展變化。隋唐時代,中國還是東、西、南三部分相對平衡地發展,各有優勢;而到了元明清,則是東邊的權重遠遠高於西邊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