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東宮易主 二、壓平朝廷

到這個時候,隋文帝才意識到,自己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這幾年,他整天聽獨孤皇后和楊素兩個人說太子的壞話,就誤以為太子的種種罪過早就人所共知,大家都巴不得他被廢掉,只有高熲反對,所以,才只把工作重心放在了高熲身上。以為只要高熲一下台,就沒有任何障礙了。現在看來,情況遠比想像的複雜。府中的大多數臣子對於太子的過錯並沒有多少認識,甚至,還有人公開支持太子。

在這個時候,其實隋文帝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太輕率,只聽信一面之詞?然後重新評估廢長立幼的必要性。

第二種,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父子之間的嫌隙已經形成,就只能頂著壓力把它辦成。

隋文帝選擇了哪種方案?他選擇了後者。為什麼?除了他確實對太子不滿之外,還因為,經過這麼一番折騰,他和太子的矛盾已經公開化,如果太子繼續留任的話,以後兩個人肯定難以相處,弄不好甚至搞出宮廷政變來。所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太子廢掉算了。

既然下了這樣的決心,就要考慮具體對策了。

那麼,怎樣才能讓朝廷里的大臣在短時間內都認識到太子的問題?

還有,怎樣才能讓太子的支持者閉嘴?

先看第一個問題,讓大臣了解太子的過錯。只有一個辦法,讓了解真相的人檢舉揭發吧。能夠揭發太子隱私的,當然還得是太子的手下——叛徒姬威了。不過,這一次,隋文帝也意識到,不能只講太子和自己之間的過節,要重點突出太子可能對國家造成危害才行。

姬威到底是怎麼對大臣講的?他說,太子跟我說了,以後他要是當了皇帝,一定到處修建離宮別館,好好享受生活,絕不允許任何人上諫,誰要是敢給他提意見,他就立刻殺人立威,殺他一二百人,自然再也不會有人來上諫了。

他還說,宰相這個級別的,也要殺一兩個,這樣他們就再也不敢輕視太子了。這不是悖謬嗎?如果讓這樣的人當皇帝,肯定是昏君加暴君,諸位可要倒霉了。

另外,太子還請人算卦,說陛下活不過開皇十八年(598)。他天天掐著指頭給陛下算日子,詛咒自己的父親,已經突破做兒子的底線了,這樣的人真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怎麼能夠繼續當太子?

聽姬威把太子對大臣、對皇帝兩方面的危害都說到了,隋文帝這才流著眼淚發話。他說:「誰非父母生,乃至於此!朕近覽《齊書》,見高歡縱其兒子,不勝忿憤,安可效尤邪!」意思是說,誰不是爹生娘養的,怎麼對父母這麼沒感情?我最近看《齊書》,見高歡放縱其子釀成大禍,實在忍不住憤怒,這樣的事怎麼能效仿啊?所以,我這也是忍痛割愛,為國除奸啊!

君臣二人這麼一唱一和,不管宣傳效果怎麼樣,也算是給大臣一個交代了。

再看第二個問題,左衛大將軍元旻反對廢太子。要知道,左衛大將軍是隋朝最高的武官,而且掌管禁軍,一旦處理不好,甚至可能引發兵變。怎麼辦?隋文帝把這個難題交給楊素了。

楊素是個足智多謀、心狠手辣的人。在他的精心運作之下,沒過幾天,司法部門向元旻發難了。他們講,根據調查,元旻本來跟太子就是同黨,兩個人往來非常密切。前幾天,元旻跟著陛下去仁壽宮,太子還特地派自己的親信給元旻送信,信封上還寫著「勿令人見」四個字。什麼事這麼見不得人?肯定是搞陰謀!

隋文帝一聽這話,趕緊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感慨道:怪不得我在仁壽宮幹什麼太子都一清二楚,原來是有內鬼啊!當時元旻還在殿下帶兵宿衛,忽然之間,只聽隋文帝一聲令下,馬上,兩個武士就把他綁起來了。這就叫迅雷不及掩耳,解決得乾淨利落。

元旻一抓,不僅現實的軍事威脅解決了,還起到了殺一儆百的作用,馬上,再也沒人敢為太子喊冤了,整個朝廷一片寂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