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楊堅輔政 二、控制朝廷

楊堅這樣就竊取了權力,也太容易了吧?難道北周真就沒人了不成?眼看外戚篡權,大家都不動聲色?事情當然不會這麼簡單。

按照《隋書》以及《資治通鑒》的記載,五月十日北周宣帝去世,五月二十二日才正式發喪,五月二十五日楊堅就任左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輔佐小皇帝宇文衍。這中間經過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很顯然,這兩個星期就是楊堅控制局面的時間。控制局面為什麼要這麼久?因為楊堅遇到了三大麻煩。

第一大麻煩,顏之儀不肯在遺詔上簽名。

顏之儀是何許人?他就是和劉昉一起在北周宣帝卧室里承受遺詔的人。說到顏之儀,讀者朋友並不熟悉,但是,如果說他的弟弟顏之推,大家就有印象了。顏之推是中國第一部成體系的家訓類著作《顏氏家訓》的作者,民間經常說的「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就是《顏氏家訓》里的名言。

顏之儀本來是山東人,儒學傳家。後來出仕梁朝,梁朝滅亡後進入北周,憑藉自己的文化底蘊,在北周當了太子東宮官。當年,北周宣帝還是太子時,顏之儀就在他的手下。北周宣帝雖然暴虐,但是漢化程度很深,一生推崇文化,喜歡文化人,所以對顏之儀很是欣賞。又加上顏之儀是戰俘,在北周孤立無黨,所以北周宣帝對他特別放心,把他當成了近臣心腹,讓他擔任御正大夫,專門負責起草詔書。所以,在宣帝病危的時候,顏之儀就和劉昉一起進入宣帝的卧室之內,聆聽皇帝的遺詔。

問題是,當時宣帝已經不能說話了。看到這種情況,劉昉走了出去,過了一陣子又回來了,手裡拿了一份起草好的遺詔,上面寫著讓楊堅輔政,總知內外兵馬事,請顏之儀署名。這下顏之儀可就不幹了。

雖然宣帝當時已經說不出話來,但是,從平時的心思判斷,顏之儀知道,宣帝最不放心的人就是楊堅,他怎麼可能引狼入室,讓楊堅輔政?顏之儀可是正統儒家知識分子,滿腦子忠君的觀念,既然食周之祿,就要忠於周朝,怎麼能做這麼沒有良心的事!所以,一看這份假遺詔,顏之儀馬上厲聲對劉昉說:「主上升遐,嗣子沖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賢戚之內,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備受朝恩,當思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儀有死而已,不能誣罔先帝。」意思是說,主少國疑,如果要輔政,也應該由宗室輔政,這才能保證大周江山永不變色。怎麼能輪得上楊堅這個外戚!這是欺君罔上,我不過是一死而已,堅決不能簽字。

這就麻煩了,顏之儀不簽字,這遺詔就沒有法律效力!

怎麼解決?根據史書記載,劉昉乾脆把顏之儀給拋開,又找了一個人,替他簽字了事。

可能讀者朋友們會疑惑,別說是皇帝遺詔,就算是如今上班打卡,請人代替都是一件極其為難的事,劉昉怎麼就有本事,讓其他人替顏之儀簽字呢?事情確實沒有這麼簡單。劉昉找人替顏之儀簽字不假,但是,這絕不是他一個人能做主的事情,背後恐怕還有人支持。誰呢?楊堅的女兒,太后楊麗華。

楊麗華是個溫柔的女人,在政治上沒什麼野心。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一旦北周宣帝暴死,她才真的慌了神,以後他們孤兒寡母怎麼辦?古往今來,做女兒的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娘家了,楊麗華也不例外,她是真心實意地希望老爸楊堅能幫她一把。

現在,劉昉矯詔讓楊堅輔政,她當然高興。可是,顏之儀不署名,遺詔就不能生效。這時候,楊麗華就來行使皇太后的權力了。《隋書·天文志》記載得清清楚楚:「宣帝崩,楊後令其父隨公為大丞相,總軍國事。」換言之,在劉昉和顏之儀發生爭議的情況下,皇太后楊麗華做了最後的仲裁,讓楊堅輔政。皇太后懿旨在此,顏之儀還有什麼可說的,乾脆棄權了。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劉昉才敢找個人替他簽字了事。

就這樣,因為劉昉和鄭譯的陰謀,也因為楊麗華的最後拍板,所謂的宣帝遺詔順利出爐,楊堅成了輔政大臣,總知內外兵馬事。第一個麻煩順利解決了。

可是,第一個麻煩剛剛解決,第二個麻煩又接踵而至。楊堅的官職要怎麼安排?以什麼名義輔佐小皇帝?

這時候,劉昉和鄭譯兩個人又來出主意了。他們提出了一個一攬子安排,請楊堅當冢宰,也就是最高行政長官;然後,由劉昉做小冢宰,給楊堅當副手;而鄭譯則擔任大司馬,掌管軍事。當年宇文護專權的時候,職務就是冢宰,現在,讓楊堅接著當這個官,楊堅應該滿意吧?楊堅才不買賬。要知道,自從北周武帝殺了宇文護之後,冢宰的權力就被削弱了。它只是名義上的六官之首,並沒有真正的統轄百官的權力,也不掌握軍權。

現在劉昉、鄭譯拿出這個方案,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分割權力。劉昉當小冢宰,這是分割行政權力;鄭譯當大司馬,這是分割軍事權力。

政權、軍權都被分割了,那楊堅這個輔政就成了擺設。這也正是劉昉、鄭譯願意冒險偽造遺詔的真實目的。以他們的資歷和地位,不可能自己當輔政大臣,所以不如把這個名分給楊堅,但是,既然冒險一場,也不能白給他人做嫁衣,自己總要分點權力。

一看他們這個方案,楊堅心裡咯噔一下,劉昉、鄭譯可是自己的大恩人,他們提出的要求不好拒絕。可是,如果不拒絕,自己這個輔政大臣所為何來?這又是一個大麻煩。怎麼辦?

這時候,內史上士李德林出面幫忙了。此人原本是北齊的大臣,也是名滿天下的才子。北周平定北齊,北周武帝專門派人到他家請他出山,而且說了一句話:「平齊之力,唯在於爾。」我平齊,最大的收穫就是得到了先生您。可見對他的器重。但是,到北周宣帝一朝,因為信用佞臣,李德林就被冷落到了一邊。正在鬱郁不得志的時候,北周宣帝暴卒了。

這時候,楊堅派人找上門來,說:「朝廷賜令總文武事,經國任重,非群才輔佐,無以克成大業。今欲與公共事,必不得辭。」朝廷現在讓我來總管文武大事,但這不是我一個人辦得到的,所以我希望和諸公群策群力來辦好這件事,在所有人裡頭,您的分量很重,希望您能夠好好地幫助我。

這話說得太好聽了,中國知識分子自古講究士為知己者死,李德林當然也不例外,馬上慨然允諾。

現在,楊堅不知道怎麼抵擋來自劉昉、鄭譯的溫柔一刀,來找李德林商量,李德林立刻給他出了一個主意。李德林說,索性不要在北周的官職系統里打轉轉了,不如另設一個官,叫大丞相,而且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

這個職務有什麼意義?這個職務可太厲害了。所謂大丞相,當然是總攬朝政,假黃鉞是掌握百官的生殺大權,而都督中外諸軍事則是掌握軍事大權。這三個頭銜都加在一個人頭上,就是軍事、政治、人事權力一把抓,這才是真正的權臣。

那劉昉和鄭譯怎麼解決?好辦,讓他們當丞相府的長史和司馬,給楊堅服務。

這樣一來,劉昉和鄭譯可傻眼了,本來是想和楊堅一起給北周打工,現在成了給楊堅打工了。不過,這兩個人畢竟都是小臣,沒什麼勢力,事已至此,也只能吃啞巴虧了。就這樣,第二個麻煩又解決了。

但是,緊接著,第三個麻煩又來了。大臣們並不買楊堅的賬。

怎麼回事?五月二十二日,楊堅給北周宣帝發喪,五月二十五日,小皇帝北周靜帝親政,楊堅就任左大丞相、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同時,他還宣布,讓小皇帝搬到當年北周宣帝居住過的天台,把東宮,也就是正陽宮騰出來,改作丞相府。

一個大臣,把皇帝趕走,住到皇帝的房子里,這可是僭越。這個命令一頒布,文武百官真是傻眼了。他們倒未必知道北周宣帝死後的貓膩,也不見得知道楊堅是矯詔當上的輔政大臣。問題是,就算皇帝真讓他當輔政大臣,他也不能這麼放肆,這明擺著是想篡權嘛!大臣們三三兩兩地嘀嘀咕咕,好像都有不同意見。

要知道,想當權臣,控制朝廷是關鍵。如果大臣都不肯追隨,楊堅這個輔政的位置也坐不穩。

怎麼辦?又有一個人出面支持楊堅了。誰呢?盧賁。盧賁本來也是北周宣帝當太子時候的東宮官僚,後來平齊有功,轉為司武上士,也就是皇帝禁衛軍的軍官,而他的頂頭上司就是楊堅。就是在楊堅手下工作期間,盧賁發現,楊堅不是一般人,所以「深自推結」,投靠楊堅了。

現在,楊堅矯詔輔政,就把盧賁調到了身邊。楊堅宣布丞相府搬家的時候,盧賁就率領著衛士在外面候著。眼看大臣們大眼瞪小眼,表現得猶猶豫豫,盧賁對著這些人大聲說:「欲求富貴者,當相隨來。」誰要是想富貴,趕緊跟著丞相走!

一聽盧賁這麼說,有些大臣心思機靈,醒悟過來了,趕緊跟著楊堅,但是,也有些大臣內心拐不過這個彎來,還想著要忠於周朝,不願意跟楊堅合作,甚至掉頭就要往外走。

盧賁哪能讓他們走?早安排衛士擋在門口了。眼看著明晃晃的刀槍劍戟,大臣們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