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權威鎮主 二、威勢鎮主

北周打敗北齊,統一中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那麼,楊堅作為右路第三軍的統帥,在其中有什麼貢獻?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在追殲北齊殘餘勢力方面,楊堅的貢獻倒是非常突出。

當時,北齊最大的殘餘勢力當屬任城王高湝。高湝是北齊的始祖高歡的兒子,也是北齊後主的親叔叔。當時擔任瀛州刺史,在北齊的宗室中輩分最高,威望也最高。在北齊後主帶著小皇帝逃跑的過程中,北齊後主又讓小皇帝禪位給任城王高湝。傳達禪位詔書的就是給北齊後主寫講話稿的斛律孝卿。

可是,斛律孝卿早就對北齊政權絕望了,他並沒有去找任城王,而是帶著這份詔書直接投奔了北周。不過,高湝雖然沒有見到這份禪位詔書,但他畢竟是北齊的親王,家國情深。所以,北齊危亡之際,他不待命令,已經在冀州募兵,組織抵抗了。

高湝不惜重金招募勇士,很快就招募了四萬人,一時之間聲勢很大,影響北齊故地的穩定。怎麼辦?北周武帝就派齊王宇文憲和楊堅率領主力部隊,出兵討伐。

楊堅這邊是宜將剩勇追窮寇,高湝那邊則兵敗如山倒,所以,討伐的結果毫無懸念,過程也沒有什麼驚心動魄之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楊堅在這場戰役中的位置。他是齊王宇文憲的搭檔,宇文憲可是北周武帝的親弟弟,北周武帝派親家和弟弟一起討伐北齊殘餘勢力,說明北周武帝對楊堅相當看重。

在這次戰役之後,建德六年(577),北周武帝任命楊堅為定州總管,進位柱國。定州總管是主政河北地區的封疆大吏,柱國則是最高級別的軍事統帥,楊堅這兩個身份兼而有之,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親信加重臣,能夠得到這樣重要的位置,楊堅也是滿懷喜悅。

當年,楊堅在隨州當刺史時結交的朋友龐晃說他得天命,讓失意的楊堅倍感安慰。現在,楊堅當上了定州總管,而龐晃正好出任常山郡太守,常山郡和定州毗鄰,兩個老朋友可以常常見面,這對楊堅來說更是意外之喜。

但是,就在楊堅事業順利、心情愉快的時候,有一些對他不利的說法開始出現了。

楊堅是定州總管。定州城的西門很久以來一直是封閉的。當年,北齊開國皇帝高洋在位時,曾經有人建議把西門打開,方便行人走路。結果,高洋不僅不允許,還說了一句奇怪的話:「當有聖人來啟之。」現在,楊堅升任定州總管,到這裡就把西門打開了。結果,定州的父老馬上聯想起當年的傳說,一下子就傳了個沸沸揚揚,說楊堅就是那個傳說中的聖人。

要知道,「聖人」這個稱呼可不是隨便叫的,這在當時是皇帝的代名詞。這個說法一傳出去,當朝皇帝北周武帝立刻敏感起來。這些年來,沒少有人在他面前說楊堅的相貌不尋常,難道楊堅真有天命不成?

那麼,如果我們跳將出來,從今天的角度看,這城門一開一關,是不是那麼神秘?

其實並不神秘。為什麼高洋時期,定州城不開西門?因為那時北齊和北周處于軍事對抗狀態,高洋唯恐敵人從西邊突破,所以不開西門。但是楊堅就不一樣了,他本身就從西邊來,而且,既然北齊和北周已經統一,當然要採取措施,便利東西向的交流,所以就把西門打開了。這本來沒有什麼神秘之處,當年高洋所謂「當有聖人來啟之」不過是個說法而已。

但是,我們能夠這麼想,武帝可不能這麼想。因為除了這個定州城的傳說之外,在此之前,已經有一些關於楊堅相貌的傳言了,說楊堅有反相。誰說的?第一個就是齊王宇文憲。

早在建德四年(575),也就是北周第一次伐齊之前,宇文憲就曾經對武帝說:「普六茹堅相貌非常,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意思是說,普六茹堅有非凡的相貌,我每次看見他都感覺到深深的震撼,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這樣的人不會久居人下,陛下還是儘早除掉算了!

第二年,北周的內史王軌也對武帝說:「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堅貌有反相。」皇太子不是個有本事的人,普六茹堅倒是面有反相。這個外戚不尋常,陛下要為今後打算啊!

要知道,齊王宇文憲是武帝的親弟弟,而內史王軌則是武帝的近臣,兩個人都深受武帝信任。這兩個人說楊堅有反相,武帝不可能不重視。

可是,要怎麼重視?這兩個人提出的都不是什麼真憑實據,而是比較主觀的「反相」,那武帝也沒法調查研究,只能是以虛對虛,找相面專家來給楊堅相面了。這個相面專家叫來和。

當年宇文護執政的時候,楊堅就請來和相過面。來和說楊堅有帝王之表。現在,北周武帝又問了同樣的問題,來和會怎麼說?來和說:「隨公止是守節人,可鎮一方。若為將領,陣無不破。」隨公楊堅只是個守節的臣子,能夠鎮守一方而已。如果讓他當將領,倒是戰無不勝,但是,別的也就沒什麼了。

來和為什麼會改口呢?難道說他對楊堅的判斷已經變了嗎?當然不是。促使他改口的是另外兩個理由。

第一,來和在政治上傾向於楊堅,願意幫楊堅擺脫困境。

第二,如果來和對北周武帝說楊堅有帝王相,武帝必定要審楊堅,一審問,就會牽連出當年來和給楊堅算命,預言楊堅要當皇帝的事,那來和就是自討苦吃了。所以,來和不敢亂說,索性一口咬定,楊堅就是當將軍、當大臣的料,不會有反心。

來和也算是當時頂級的相面專家,聽他這麼一說,武帝也就沒有繼續追究,還讓楊堅參加了兩次平定北齊的戰爭,楊堅也確實像來和說的那樣,陣無不破,立了大功。正因為如此,武帝才讓他當定州總管府總管。可是,現在定州出現了這樣的傳說,武帝心裡又不踏實了。

問題是,怎麼處理楊堅?置之不理?不可能。因為身處亂世,北周武帝見過太多權臣篡權的事了,他爸爸宇文泰就是權臣,他家的江山就是從西魏篡來的,而且,他當皇帝的頭十二年,也是一直受制於權臣宇文護。現在楊堅位高權重,又是太子的岳父,皇親國戚,再有這樣的天命傳聞,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那麼,直接把楊堅幹掉好不好?也沒必要。武帝雄才大略,不是疑神疑鬼的人。楊堅畢竟沒有任何出格的舉動,而武帝本人也才三十多歲,年富力強,平定北齊後,聲望更是如日中天,楊堅在他的手下,能翻起多大的風浪?

天命的傳言既不能全信,又不能不信,怎麼辦?武帝採取了折中原則,給楊堅換工作了。定州在北方,又是北齊故地,還臨近突厥,地位太敏感了,楊堅在政治上不完全可靠,不適合待在那裡。所以,建德六年(577)十二月,也就是楊堅當定州總管十個月之後,北周武帝又任命他擔任南兗州(今安徽亳州)總管。雖然級別相同,但是,南兗州的重要性可不及北方的定州,讓楊堅到這裡來,他比較安心。

然而,北周武帝安心,楊堅卻不安心了。本來,從小到大都有人說他相貌非常,他也不是完全沒動過心,但到此為止,也沒有特別謀求過造反。可現在不一樣了,他為北周立下了赫赫戰功,本來自視甚高,而北周武帝居然無緣無故地猜忌他、壓制他,這讓楊堅一下子覺得怒不可遏。

現在,他可是有兵權、有地盤的人,難道就任由武帝擺布?楊堅的野心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

事實上,不僅楊堅覺得不甘心,楊堅的老朋友龐晃也覺得不甘心。龐晃本來就是野心家,現在實力大增,他更不安分了。聽到楊堅接到新的任命後,龐晃又來給他送行了。

酒過三巡,龐晃殺氣騰騰地說:「燕、代精兵之處,今若動眾,天下不足圖也。」定州有著精兵強銳,現今若是動手造反,何愁大業不成!言外之意,現在我們手握大兵,不如動手吧!

朋友說到了自己的心坎上,楊堅怎麼回應的?他握著龐晃的手說:「時未可也。」我不是不想,只是,還沒到時候!

毫無疑問,楊堅是一個穩健的政治家,他不是不想造反,他只是在評估自己的實力。現在,他的實力還遠遠不足以挑戰北周武帝,他可不想貿然出手,只能繼續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就這樣,楊堅懷著滿腹的心思到南兗州赴任去了。那麼,他所盼望的時機會到來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