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亂雲飛渡

生在動蕩亂世的人,註定是無奈的,動蕩的,飄零的,即使是才女、名士、神醫也不例外。亂雲飛渡,亂象叢生,局勢瞬息萬變,個體顯得那般渺小,根本無力左右自己的命運,勢必要成為大時代玩弄的棋子。甚至連有能力操控他人生命的一代梟雄曹操也感到強烈的焦慮不安,發出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悲嘆。

遠送新行客,歲暮乃來歸。

入門望愛子,妻妾向人悲。

聞子不可見,日已潛光輝。

孤墳在西北,常念君來遲。

褰裳上墟丘,但見蒿與薇。

白骨歸黃泉,肌體乘塵飛。

生時不識父,死後知我誰。

孤魂游窮暮,飄搖安所依。

人生圖嗣息,爾死我念追。

俯仰內傷心,不覺淚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孔融《雜詩·遠送新行客》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重大事件頻發。這一年,對曹操、孫權、劉備等有志稱霸天下的風雲人物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堪稱人生的轉折點。

正月,東吳孫權麾下第一大將周瑜引軍進擊駐守夏口 的江夏太守黃祖。黃祖為荊州牧劉表部屬,與孫權有殺父之仇,多年來不斷遭到吳軍攻伐,此次終於兵敗,於逃亡途中被殺。夏口遭屠城,數萬百姓被吳軍擄往江東。

六月,雄霸西涼的一方諸侯馬騰接受曹操官職,單身到京師許都 歸附,馬氏在關中的勢力均為曹操所控制。

七月,曹操親率大軍南征荊州 。此時的曹操身任東漢丞相,兼領冀州牧,名義與事實上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距九五寶座尚有一步之遙,但在漢獻帝劉協完全成為傀儡的情況下,已然是名副其實的至尊掌權者。

八月,荊州牧劉表在曹軍強大的兵勢壓力下,憂心忡忡,舊病複發而死。

九月,曹操大軍抵達新野 ,劉表幼子新任荊州牧劉琮奉降表,迎曹操入荊州。荊州軍隊七八萬人均為曹操收容,其部兵力達二十多萬人,軍力急劇擴張。屯守樊城的劉備聽說劉琮投降曹操,急忙率軍向江陵撤退。曹操聞訊親率五千精騎追趕,一天一夜急行三百餘里,終於在當陽長坂追上劉備。劉備大敗,拋棄家小,僅率數十騎逃走。

十月,曹操佔據重鎮江陵,得到大量軍用物資,實力大為增強。至此,荊州八郡中的南陽、章陵、江夏、南郡 江北四郡均被曹軍佔領。曹操得意揚揚,狂妄不可一世,隨即準備順流而下,進攻江南,消滅孫權及劉備殘部,一統天下。

十二月,「赤壁之戰」爆發。曹操大軍自江陵沿江東下,在赤壁 和孫權、劉備聯軍隔江對峙。聯軍主帥周瑜聽從部將黃蓋建議,用詐降之計,以火攻曹營。曹軍大敗,曹操狼狽不堪,率殘軍從華容道撤退。

同月,孫權親自帶兵包圍曹軍鎮守的合肥 ,進攻百餘天,城不能下。後曹操親自率軍來救,孫權倉促退兵。

十二月,劉備率軍攻打荊州在江南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 四郡,四郡太守皆降。劉備兵不血刃,輕易佔領了荊州八郡中的江南四郡。隨後,劉備又以心計及手段從孫權手中借得了荊州江北四郡,從而完全控制了荊州,為日後進取蜀地、三分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年,儘管發生了這麼多大事,因戰事傷亡者多達數萬人,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也不過是動亂歲月中司空見慣的一年而已。

但是這一年卻在一個年僅四歲的小男孩的稚弱心靈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名字,叫作山濤 。

山濤字巨源,河內懷縣 人。這位日後成為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賢」之一的人物,既是「竹林七賢」中年紀最大、性格最沉穩者,也是官位做得最高者。此時的山濤,還只是個貧苦無依的孤兒,其父山曜雖然當過宛句令,但卻早死。幼小喪父的艱難生活磨礪了山濤的意志,他少小聰慧,善於察言觀色,能根據風向圓滑處世,這一秉性對他日後穩居高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不過四歲的山濤並沒有留意本年所發生的一系列「軍國大事」,而他與他的家族所關注的,恰恰是兩件當時看起來並不起眼的事情。

第一件是年初的時候,流落匈奴十二年的大才女蔡琰終於從漠北回到中原。蔡琰字文姬,是漢末名士蔡邕之女,早年戰亂時被匈奴擄走,被迫嫁給匈奴左賢王為侍妾,還生下了兩個兒子。當初曹操未發跡時,曾受前太尉喬玄知遇之恩,與喬玄屬吏蔡邕交好,曾有「管鮑之交」一說。他聽聞蔡邕獨生愛女蔡琰流落異鄉之事後,起了憐憫之心,遂派周近出使匈奴,用黃金及一對玄玉璧為代價,贖回了蔡琰。

蔡琰思念故國已久,雖得以歸漢,卻被迫與親生骨肉生生分離。在極端矛盾的痛苦情感驅動下,她創作出了長詩《胡笳十八拍》,後又改成樂曲,移情於聲,借用匈奴胡笳善於表現思鄉哀怨的樂聲,融入漢地古琴聲調之中,表現出一種獨特的韻味。

文姬思鄉,離子凄楚,深沉哀怨,撕裂肝腸。此曲將漢、胡音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亦伴隨作者蔡琰本人的「浩然之怨」而流芳百世 。

第二件是當年八月,大名士孔融被曹操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處死,其妻子、兒子同時被殺。

孔融是大聖人孔子第二十代孫,自幼聰明好學,才思敏捷,逸聞趣事頗多。他四歲的時候,有人送來一大盤梨到孔家。孔父讓孔融七兄弟按年齡挑選,最小的老七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梨,輪到孔融,卻只選了一個最小的梨,還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留給哥哥們吧。」孔父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老七也比你小啊。」孔融回答說:「正因為老七比我小,我是哥哥,所以我也該讓著他。」這便是著名的「融四歲,能讓梨」的典故。

孔融十歲時,隨父親來到京師洛陽,前去拜訪河南尹李膺。當時李膺名聲極大,只接待名人和通家。孔融來到李府門前,很嚴肅地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君通家子弟,請通報。」守門人見他雖然是個小孩子,卻是一本正經,怕怠慢貴客,只好進去通報。李膺急忙讓人請進,卻發現並不認識孔融,便問道:「你說我們兩家世代交往,我怎麼想不起來?」孔融回答說:「五百年前,我先人孔子曾經向你的先人老子問禮,同德比義,早有師生之誼。我們孔李兩家難道說不上是累世通家嗎?」在座的人聽了無不暗暗稱奇,李膺也稱讚孔融將來成人後「必為偉器」。

孔融十六歲時,朝中宦官把持朝政,搜捕、誅殺正直敢言之士。名士張儉為宦官追捕,因與孔融之兄孔褒交好,便逃到了孔家。剛好孔褒不在,孔融便自作主張收留了張儉。不料事情敗露,孔褒、孔融均被捕入獄,兩兄弟爭相認罪。孔融由此聲名顯揚,成了時人稱頌的大名士。

出仕東漢朝廷後,孔融先後任侍御史、司空掾、中軍侯、虎賁中郎將、議郎等職。因得罪權臣董卓,被有意派到黃巾軍最活躍的青州北海郡 擔任國相,因頗有政聲,時人又稱他為「孔北海」。

在北海任上時,孔融曾一度遭逢亂軍圍困,破城在即。幸虧他曾於青州義士太史慈 有恩,太史慈憑勇力單騎突出重圍,請來劉備軍援救,孔融才得以脫困。彼時孔融名氣極大,劉備亦以對方能派人向自己求助為榮耀,特意表薦孔融領青州刺史。

曹操崛起後,遷都許昌,挾天子漢獻帝以令諸侯,因仰慕孔融的名氣,召他擔任將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職。孔融少年成名,恃才負氣,自許大志,有匡扶漢室之心。他見曹操專權,漸露簒權之心,便經常借事嘲弄忤逆曹操。曹操起初忌憚孔融的名聲,「當時豪俊皆不能及」,隱忍不發,但漸起嫌忌之心,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終於忍不住捏造「違反天道、敗倫亂禮」之罪名,將其處死 。

蔡琰、孔融以及之前一樣為曹操忌殺的神醫華佗三個人的際遇,代表著三類人的命運。這實際上已經是一種強烈的暗示。

生在動蕩亂世的人,註定是無奈的,動蕩的,飄零的,即使是才女、名士、神醫也不例外。亂雲飛渡,亂象叢生,局勢瞬息萬變,個體顯得那般渺小,根本無力左右自己的命運,勢必要成為大時代玩弄的棋子。人生又是那麼煎熬,要時刻面臨突如其來的死亡威脅,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在世人的痛苦中,光陰無情地流逝,外在的功業迅速湮滅。甚至連有能力操控他人生命的一代梟雄曹操也感到強烈的焦慮不安,發出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悲嘆。一切都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

同樣在這一年,山濤的表姑父司馬懿 被天下最有實力的豪傑人物曹操強征為文學掾 。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 人,出身於河內大族、儒學名門,祖上許多人都做過漢朝大官。其父司馬防任京兆尹時,曾舉薦曹操為洛陽北部尉,對其有知遇之恩。

這一年,司馬懿剛好步入而立之年。他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