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大規模點映!

從沈洋回京城之後,李謙直接在家睡了三天。

連續一個月的高強度工作,也實在是太累了。

緊接著李謙去了趟光羨,和對方溝通一下接下來的宣發。

「短短一個月就拍完了一部電影,李導真是讓人佩服啊。」

一見面,王長天對李謙這麼快就完成了電影的拍攝,就感嘆不已。

雖然剛剛涉及電影行業,不過他也對電影有所了解。

一般的劇情片,兩個月以內的拍攝時間是正常的,一個月絕對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李謙擺擺手笑道,「王總過譽了,這部電影拍攝難度並不大,幾乎都是室內戲,又很少轉場,一個月的時間其實還算正常。」

張召也道,「李導每天從早到晚都待在片場,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真是辛苦了。」

一開始張召也在劇組呆了一個多星期,本想著李謙之前拍網大,劇組頂多管理二三十個人。

現在院線電影,劇組最少的時候人數也翻倍了,年輕沒有多少經驗,難免都顧不到的地方。

不過呆了一個星期,他才發現,壓根沒有自己什麼事。

想去做些什麼,又怕李謙不高興,以為他想插手的管理。

畢竟之前李謙提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光羨不得干涉電影拍攝,這就看的出來,李謙是個非常自我,且心裡有脾氣的人。

但是什麼都不幹,待在劇組也怪怪的,乾脆就回來了。

甚至直到電影殺青那天,李謙都沒有通知他……

寒暄一會,接著進入正題,說起了電影的前期宣發。

「宣傳方面李導放心,我們有國內覆蓋面最大的電影宣傳網路,這方面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王長天頗為自負地說著,這也是他敢於進軍影視行業最大的依仗。

三百多個電視台,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光羨的宣傳網路就能鋪到哪裡。

張昭也把具體的計畫說了說,「由於賀歲檔《投名狀》和《集結號》兩部大片會先上映,必然會吸引走絕大部分觀眾的目光,所以我們計畫電影上映前半個月才開始宣傳。」

「電視台方面已經都聯繫好了,只要李導跑的過來,這方面是不用擔心的,影院的廣告有駐地發行人員在一家一家地跑,樓宇寫字樓屏幕方面,也正在和眾分傳媒談……」

電影的宣傳現在也就是傳統的幾種宣傳方式:電視台、紙媒、網路媒體、室內、室外廣告。

電視台方面不用擔心,這是光羨的強項,紙媒也屬於各地光羨管轄。

網路媒體就看到時候電影的反響,如果反響好,就算不用花費太多,那些網路媒體,甚至幾大門戶網站,都會自發地為電影做宣傳。

當然了,要是反響一般,在賀歲檔這個時候,可就沒人搭理你了。

室內、室外的廣告牌,也就是寫字樓、公交車站這些地方。

這些李謙還是信得過光羨的,他點點頭道,「宣傳方面就拜託王總了。」

不過,發行方面,卻是光羨的短板了。

李謙問起那初期兩百個拷貝的安排,卻沒有得到理想的答案。

張召有些為難地說道,「初期鋪兩百個膠片拷貝倒是沒有問題,這段時間我們的駐地發行人員也一家家地和影院談了。」

「但是,能完全利用一份拷貝的二線城市地段好的電影院不超過50家,其他大多只能分布在三線城市,以及一二線城市近郊的電影院。」

不是在地段好的電影院不能放,就算在京城CBD的萬達,晚上拿到一兩場也不是難事。

但是一份膠片有五盤,每盤20分鐘,通常要最大化地利用一份膠片,那都是各個廳輪流放映。

1號廳放第一盤,二十分鐘之後接第二盤,然後第二盤拿去二號廳放,再二十分鐘之後,1號廳放第三盤,二號廳放第二盤,3號廳放第一盤。

依次類推,極限的話,能做到同時五個廳共用一份拷貝。

甚至在早年,一個城市兩三家電影院共用一份拷貝都是常態,在這個電影院放完之後,立馬有人騎著自行車飛奔下一家電影院,接著放。

但是今年賀歲檔,兩部大片接連上映,不管是《投名狀》和《集結號》,以這兩部電影的陣容和導演,電影院經理用腳趾頭都能做出決定,優先安排哪部電影的放映。

所以,《生死頻率》投200個膠片拷貝不是問題,但是這200個拷貝一天能放映的場次,可能還不如那兩部大片的150個拷貝。

如果不追求場次的質量,三線城市倒是可以滿足,但是三線城市放兩場,估計都比不得二線城市地段好的電影院放一場。

行業就是這麼殘酷,一切以實力說話,沒有實力的導演、演員、電影,就得不到更好的待遇。

這是無解的,電影院是要賺錢的,沒錢賺什麼都談不了。

《傷城》這樣有梁超偉、金成武主演的電影,尚且被《滿城盡帶黃金甲》給壟斷了市場,沒有生存空間,更別說其他片子了。

電影李謙是內行,但是電影產業的話,張召才是內行,李謙只能問問他的想法了。

「能做的只有學學好萊塢,多搞幾場點映了,在請影評人和媒體試映看看之後,在全國票房前二十的城市各搞一兩場場,也讓影院看到觀眾對電影的反映。」

張召繼續說道,「只是這樣的話,一切就全靠電影的質量了。」

言下之意,如果電影質量不夠,那就玩完了。

國內雖然也有點映,不過和好萊塢的點映不一樣。

國內的點映,是一種宣傳方式,而非發行策略。

觀眾大多都是媒體、影評人以及特定的觀眾,為了宣傳口碑。

而好萊塢的點映,是為了發行服務的,不是為了宣傳造勢,更多的是為了收集觀眾的反映,反饋給發行公司和院線,調整發行策略和對應人群。

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影院看到電影的潛力。

幾場點映的話,這些觀眾還好篩選,再送點小禮物。

但是弄個幾十場的話,那就真的不好控制了。

李謙想了想,要做就做大,於是乾脆說道。

「既然要給影院看到電影的潛力,那乾脆再弄大一點規模,電影上映的前兩個星期,星期五到星期天三天,保證每個省會、二線城市核心地段電影院每個晚上一場,部分三線城市每個星期六晚上一場!」

這……

這樣算下來,兩個星期至少點映兩三百場了,這麼大的規模,一旦口碑一般的話,那可就直接影響到了電影的票房。

「李導,還是先小規模點映幾場看看吧,反響好的話再擴大規模。」

即便是在米國呆了幾年,對好萊塢有些了解,自認為還算膽大的張召,也被李謙這個建議嚇到了。

就算是張一謀,也沒有搞過這麼大規模的電影,而且持續半個月的時間,風險太大了。

「張總,王總,咱們搞點映就是為了宣傳,以及向影院證明電影的潛力,規模小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李謙笑笑,「而且,我對這部電影有足夠的自信,之前兩部網大的口碑在那,人總不能還越來越退步吧!」

看著一臉自信的李謙,王長天和張召心裡忍不住想說,誰說就沒有人越來越退步的。

前年程凱哥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那。

不過這話肯定不能當著李謙的面說。

張召有些猶豫,看了一眼王長天。

王長天也在權衡,李謙說的沒錯,《狙擊電話亭》和《大白鯊》兩部網路大電影口碑都非常好。

當初不就是看中了這點,才答應他所有的要求,甚至要在賀歲檔上映。

不就是賭一把,成功了光羨就能借著李謙在電影行業站穩腳跟。

至於失敗了,王長天沒想過,失敗了大不了就損失一點錢,回到老樣子罷了。

既然是賭,那麼賭大一點,和賭小一點,就看能不能承受失敗的後果了。

王長天下了決定,「那就依李導所說,上映前兩個星期,開始大規模點映!」

老闆都這麼說了,張召也只能同意,況且這確實是最好的辦法,只是風險也相應的高多了。

不過口碑不好的話,就算不點映,票房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既然已經決定了,那就得商量一下確切的方案了。

規模還是要稍微再小一點,畢竟大規模點映也加大了盜版流出的風險。

全國票房前二十的城市,上映前兩個星期,星期六晚上黃金時段兩場,星期五、星期天晚上和其他二線城市錯開來。

保證前二十票房的城市每周周末有四場,每個二線城市每周周末晚上至少有兩場。

三線城市能顧得過來,就選擇大城市周邊的三線城市,離得近。

主要的場次和計畫,還得根據光羨的人手、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