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決定如此從事了嗎?」
周瑜站在巨型樓船之上,於長江縱橫,一時間沒有敵手。
呂蒙、陸遜、謝玄、劉牢之、韋睿、甘寧、董襲、凌操等名將全部集結在這一座巨船之上。
銅雀在蕭摩柯的保護下,召集眾將,商議進軍。
漢初第二謀士陳平擔任軍師。
「長江中下,至東海之濱,造船廠數量多達上百,每年可造船隻數千。然縱使有長江天險、戰船上萬,一昧死守,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銅雀望著滾滾長江,江水至瓜洲流入東海。
他在進行冒險的嘗試。
周瑜、呂蒙、謝玄等人,無不慎重。
此次南北大戰,雙方都在博弈。
廬江郡,孫堅集結三十萬大軍,奉命第四次攻打合肥。
「廬江郡守將由張遼變為岳飛,據說此人更加不好對付。」
孫堅的對手由張遼變成岳飛。
張遼是五子良將之一,被楚天調到了曹操的河北軍,然而淮南守將變為岳飛,攻打合肥的難度只大不小。
孫堅與張遼還能有來有回,但面對岳飛,可能會被出城的岳飛擊敗。
但孫堅收到的命令是以一支兵馬攻打合肥,一支兵馬攻六安,襲擊壽春和汝南,牽制整個淮南、淮西之兵力。
銅雀給孫堅的建議,面對岳飛,最好的策略是避而不戰,攻擊其他將領率領的兵馬。
岳飛再強,也只能出現在一個戰場之上。
孫堅兵馬兩路,給淮南、淮西壓力。
「楚子謀想要毀約,這一次我們要給他一個教訓,不然,實在是虧待吾女。策兒,你擔任先鋒。」
孫堅為孫尚香打抱不平,這次幹勁十足。
「是!」
孫策也為自己的妹妹感到不滿。
「父親,我願出戰,助父親北伐中原,匡扶漢室!」
一個紫髯的少年得知父親和兄長即將出征,抵禦強夏,於是毛遂自薦。
孫權已經年十七,頗有武力。
孫家第一代、第二代的武力基因不錯。
雖然孫權被後人詬病,實際上有騎馬射虎的典故,蘇軾的《江城子》里,有「親射虎,看孫郎」之說。
孫郎並非是孫策,而是孫權。
所以孫權的武力不算低。
當然,個人武力是一回事,統帥十萬大軍的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孫堅對自己的兒子有多少能耐,自然是一清二楚。
孫權無論統帥、武力都不如孫策,孫策繼承了孫堅更多的能力。
不過孫權在政治能力上,超過了孫堅、孫策。
孫堅考慮到孫家的未來,更加希望孫策繼承自己的部眾,而孫權踏上仕途,這樣可以保證孫家利益最大化。
現在孫權請求從軍,孫堅皺眉:「此次與夏軍決一生死,可能會馬革裹屍,權兒你不能隨軍,否則我與策兒有個三長兩短,孫家還要你主持大局。」
孫權堅持道:「父親與兄長征戰四方,權兒只求在軍中效力,為父親、兄長分憂,請父親肯允!」
「罷了。」
孫堅最終還是同意有些頑固的孫權。
「爹爹,舉高高。」
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拉扯孫堅的長袍。
「香香怎麼又跑進來了?是不是又闖禍了?」
孫堅有些頭疼。
孫權只是對自己的軍事才能過於自信,有孫堅和孫策節制,還不會犯錯,但孫尚香從小,將孫堅部將的後代全部欺負了一遍,到處惹禍。
由於受到孫家眾人的偏愛,孫尚香基本上不怕任何人。
孫尚香見孫策、孫權也在場,眨了眨眼睛:「爹爹,你們在商量什麼?」
孫策將孫尚香舉起來,放在自己的肩膀上,顯然對自己的妹妹十分溺愛:「爹和我們要去打仗,你留在家裡陪著娘親。」
孫尚香嘟嘴:「我也要去。」
「等你長大,兄長再帶你前去征戰沙場。」
孫策認為孫尚香長大後,也會成為一個武將。
孫堅對於正妻唯一的女兒十分溺愛,所以在活動中獲得的獎勵,其實孫堅分了一些給孫尚香。
在孫堅看來,楚天是不識貨,才會有毀約的意思。
「哼。」
孫尚香不滿意,扯孫策的頭髮。
「別鬧了,權兒,帶香香去她娘親那裡。」
孫堅讓孫權帶走孫尚香。
只剩下孫堅、孫策二人,孫家也只有他們二人知道與楚天聯姻之事。
「楚子謀不識貨,我將好幾個獎勵都給了香香,只求可以成為皇親國戚……此次出征,不留餘力,讓他們見識一下江東虎士之怒。」
孫堅拔出佩劍,將案台斬斷。
三十萬江東士卒集結於廬江郡,兵強馬壯,孫堅、孫策各自統帥一隊兵馬,分別攻合肥、六安。
宋江的梁山軍被拆分為兩個軍團,分別跟隨孫堅、孫策。
宋江具有特殊的特性「梁山結義」,可以吸引各地在野的梁山武將前來投靠。
不少梁山武將在各地成為流寇。
即使是北方,各地山林仍然有許多流寇、塢堡存在。
亂世從不缺少山賊流寇,官府也沒有多少精力剿滅這些流寇。
銅雀為了拉攏宋江,封宋江為梁山公。
宋江成為正式的官吏,自然願意為銅雀效力,宋江本就不願意當山賊。
孫堅讓孫策去攻打六安,而自己去拖延岳飛,因為孫堅認為孫策勇猛,但未必足夠謹慎。
合肥城,魯肅擔任監軍,與岳飛配合,防守合肥,而陳登繼續守廣陵郡。
「孫堅與主公有秦晉之盟,應該不會全力來攻……」
負責聯姻一事的魯肅還沒有意識到,孫堅似乎對楚天產生了不滿,第四次攻打合肥,未必會留情。
建鄴城外圍的長江,兩千艘戰船集結,至少有四十萬兵馬在建鄴城匯合。
楚天部署在建鄴城的探子察覺吳軍調動,於是立即向夏城上報。
銅雀與孫堅,一次動用70萬大軍,給江淮一帶的夏軍造成前所未有的壓力。
一直以來,都是孫堅攻打合肥,而這一次,銅雀參與攻打江淮,誰也不知道銅雀會選擇以何地為突破口。
吳軍的行動,只有銅雀、陳平、謝玄、周瑜等少數吳軍高層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