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應仁之亂與興福寺 別當經覺的獻身

第四次出任別當

應仁三年(1469),大亂依舊持續。二月末,興福寺別當東門院孝祐表示要辭任,他的繼任者成了個問題。一般的慣例是權別當升任別當,但權別當西南院光淳卻說「再等一兩年」。於是又有了一乘院教玄再任別當的方案,卻遭到了教玄的拒絕。戰亂中興福寺各莊園田租收不上來的現狀之下,別當難以維持興福寺的經營。大乘院尋尊的再任方案也被提出來,但也被尋尊拒絕了。(《大乘院寺社雜事記》)平時令人垂涎的別當之職,在戰時卻是多勞少得的差使,興福寺的院主們互相推來推去。

第一章已述,幕府在這個時代也與興福寺的人事安排有關聯。興福寺別當之職懸而未決,沒完沒了,對於幕府而言不是件好事。這時以足利義視為首的西幕府已成立,於是幕府越發期望新別當儘快就任。於是最後的辦法竟然是拜託七十五歲的經覺再度出任。

經覺已經三次擔任興福寺別當。最初是應永三十三年(1426)二月到應永三十五年三月,第二次是大和永享之亂(參考第一章)激化之時,即永享三年(1431)八月到永享七年十二月,第三次是岳山城之戰(參考第二章)時,即寬正二年(1461)二月到寬正四年六月。經覺總是在困難時刻被請出來擔任別當,「麻煩的時候就請經覺出山」。

三月二十二日,依南都傳奏 日野勝光的意思,九條家(經覺出身的家族)家臣信濃小路兼益拜訪經覺住處。兼益傳達了日野勝光想讓經覺出任別當的意思。四度擔任興福寺別當,這是沒有先例的,因此是十分光榮的事情,日野勝光試圖以這樣的邏輯說服經覺。

筆者已多次講到,經覺一貫是偏向西軍的。這是因為他與西軍的越智家榮親近,與東軍的成身院光宣敵對。此外,為了保全越前的興福寺領屬莊園,他還與朝倉孝景交涉過,此後也維持著與朝倉的交流渠道。

應仁元年十月,後花園法皇發布處罰山名宗全的院宣,為與其對抗,西軍諸將聯名發布文書彈劾細川勝元。這一文書在送往興福寺別當(當時是孝祐)處時,朝倉孝景委託經覺代為轉交,可見二者之間聯繫之緊密。(《經覺私要鈔》)對日野勝光來說,偏向西軍的經覺出任別當絕不是他期望的,但此刻也別無他法了。

即使是經覺,這時也還是對出任別當一事猶豫了。天下大亂之中,興福寺領名存實亡。收入貧乏的現狀之下,法會看起來也是無法運行的。加之經覺年事已高,對能否承擔別當繁重的工作存有不安。經覺拒絕了。

然而日野勝光無視經覺的推辭,又通過朝廷下功夫。結果,朝廷於三月三十日任命經覺為興福寺別當(第一章已述,興福寺是官寺,形式上別當的任免權在朝廷手中)。四月四日,寺門雜掌(興福寺駐京都代表)柚留木重藝來到經覺所在的迎福寺,向他傳達了這一訊息。

經覺表示抗議:「我既已拒絕,仍擅自任命我為別當,真是豈有此理。」重藝並不讓步:「當今之困局,其他人斷然挺不過去。您年事已高,托您出山我亦於心不安,但為天下計,請您鼎力相助。這是朝廷和幕府的考慮。還有比這更光榮的事情嗎?」經覺說:「讓我想想。」重藝於是離開了。(《經覺私要鈔》)

但是,經覺 「讓我想想」這話只是形式上的應付,他心裡已經決定出任了。當天,經覺向尋尊派去使者,對他說:「之前對出任別當表示推辭,但現在已被強行任命了,沒有辦法,只得就任。無論何事,今後拜託了。」尋尊約定相助於他。(《大乘院寺社雜事記》)

四月十日,經覺招來柚留木重藝,命他上京,托他轉交其給日野勝光的回信。(《經覺私要鈔》)經覺具有領袖氣質,勇於任事,若是熱心地請他出山,他便會應允。這一點與沉著冷靜而萬事慎重的尋尊正好相反。

供目代 人事的調整

興福寺別當有權任命自己的下屬。四月十日,經覺就立即著手人事安排了。負責堂舍建築和橋樑修理的修理目代繼續讓成身院光宣留任。經覺雖不喜歡光宣,但現在東西兩軍勢力在伯仲之間,想要排除光宣等筒井一方勢力單獨運營興福寺是不可能的。

其他的人事安排也很順利,但意想不到的是,供目代的人事安排出現了困難。供目代是法會的執行人,在法華會、慈恩會、三藏會等論義法會之中負責確認學侶出席情況等事務。不僅如此,供目代肩負促成學侶集會等使命,政治意義重大,在眾多目代職位中也是最高級的。經覺想任命專心為供目代,也私下向他傳達了這一想法。專心是個在諸法會中積攢學識經驗的法會執行僧,具備擔任供目代的資格。

然而,學侶一方卻中止了他的計畫。四月十日,兩名使者代表學侶一方造訪經覺,祝賀經覺出任別當,而後對專心出任供目代示以難色。專心出自番條氏,故無法同意。

番條氏是侍奉大乘院的眾徒。大乘院的良家松林院兼雅以荒蒔庄(今奈良縣天理市荒蒔町)為抵押,向番條的長懷法師借了錢。但是松林院兼雅不還錢,於是變成了死當。借款轉移到學侶一方頭上,學侶們遂要求長懷歸還荒蒔庄,長懷錶示拒絕。(《經覺私要鈔》)因此學侶一方與長懷陷入對立,雖經筒井順永調停,但仍然不行。(《大乘院寺社雜事記》)應該是長懷受到六方眾的支持而有了底氣,變得強硬。這樣,學侶一方就對專心出任供目代表示反對。

學侶一方雖然有理,但從經覺角度來說,剛剛上任別當就被潑冷水,不是件有趣的事情。經覺已經決定在十三日舉行任命儀式了,如今再要延期,會損害他作為別當的權威。於是經覺提議說:「專心若長時間擔任供目代,別當可能會偏袒番條一方,但如果任命之後立即讓他辭任,就沒有問題了吧。」

如經覺的提議,十三日專心就任供目代。本來計畫是專心立即辭職,但繼任候補兼實卻推辭道:「出任供目代所需的費用沒有準備好。」(《經覺私要鈔》)一旦就任供目代,就必須要大開宴會,請客吃飯,給那些照顧過他的人送禮,開銷很大。最終,以專心起誓「不支持長懷」為條件,學侶一方承認了專心的在任。(《大乘院寺社雜事記》)

四月二十日,藤氏長者一條兼良的任命書送到,二十一日在古市的迎福寺舉行了交接儀式。這樣經覺正式成為別當,但他並沒有回到興福寺,而是繼續住在古市。經覺這波瀾起伏的第四次別當之旅開始了。

封印名字

作為學侶對番條長懷的懲罰,他們採取了「封印名字」這一措施。「封印名字」是什麼意思?根據植田信廣和酒井紀美的研究,把反抗寺社者的「名字」寫在紙片上,將其封印,實施詛咒,就是「封印名字」。目前僅能在興福寺、藥師寺、東大寺等大和國寺院看到這種情況。這裡選取興福寺的事例。

由於僧侶的名字有時也被「封印」,這裡的「名字」不是指苗字 ,而是指能夠指定詛咒對象的名(元服、出家等時接受上位者命名的情況稱作「賜名字」)。封印名字的場所多種多樣,或放入洗手池中,或封入內陣中,或釘在神社前。封印後,僧侶們聚集於南圓堂,念誦大般若經,實施降伏祈禱。封印名字與降伏祈禱是一個組合,兩者都實行完畢後詛咒才結束。

實施封印的主體是學侶、六方眾,或學侶與六方眾一同,門主不能私自實施封印名字的行為。學侶或六方眾要先舉行「神水集會」,才能封印。集會之時,如果不獲得全員贊同,共飲神水,對神起誓,也就是說不結成「一揆」 的話,是無法決意行事的。因此,封印名字的行為並非私刑,而是學侶、六方眾這樣的興福寺決議機構依照一定的手續實施的「公」罰。

被封印名字的對象主要是眾徒、國民等武士,平民是不會被封印的。眾徒、國民等若妨害興福寺的莊園控制,就被斷定為興福寺的敵人(「寺敵」「佛敵」),遭到封印。

被封印了名字的人將會遭遇發病、發狂、猝死這樣的災禍。在那個時代,得病猝死者並不稀奇,如果是被封印名字的人猝死了,人們就會認為是詛咒在起作用。換言之,封印名字的行為,就是利用了中世人們對神佛的恐懼和信仰,是一種宗教制裁。但是,正如筆者在拙著《一揆的原理》中講到的,中世的人們對神佛的信仰亦非絕對,若過多強調宗教性的恐懼,也是有問題的。

植田氏認為,將封印名字這一事實公示出來,不僅僅能發揮咒術上的作用,也帶有剝奪其武士身份的意思。雖然是否稱得上身份剝奪,尚有討論的餘地,但實施者應該是期待該儀式所帶來的貶低封印對象的社會效果的。

長懷的情況是,他的名字被封印在「五社七堂」。(《經覺私要鈔》)五社就是春日社本殿的四殿和若宮,也就是指春日社全體,七堂指興福寺七堂,即興福寺全體。可能是被封印於興福寺及與其一體的春日社境內各處了吧。然而,興福寺寺僧並非一致團結排斥長懷,因為六方眾(據尋尊的記載是六方眾的一部分)支持長懷,所以對他的宗教和社會制裁併不徹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