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畿內的火藥桶——大和 動亂的大和

南北朝時期的大和

過去的研究認為,南北朝期間,一乘院追隨南朝,大乘院追隨北朝,興福寺一分為二。這是依據一乘院實玄的父親近衛經忠屬於南朝一方等事實來推測的。但根據安田次郎的研究,興福寺整體一直屬於北朝一方,也就是武家(室町幕府)一方。幕府為照顧興福寺,未在大和設守護,興福寺握有事實上的守護職權。一乘院與大乘院雖然處於激烈且反覆的對抗狀態,但與南北朝的對立毫無關係。

特別是觀應二年(1351)的「兩門跡爭執」,是個關鍵的時間點。一乘院與大乘院的紛爭斷斷續續,持續了三十年。興福寺,以及眾徒和國民完全一分為二。兩門跡為了將「眾徒、國民」的武力拉入本派麾下,競相拿出更高的賞賜。結果,一乘院、大乘院的領地落入「眾徒、國民」的手中,門跡對莊園的控制權徒有虛名。

曾研究過十五世紀後半葉的大乘院門主及興福寺歷史的尋尊說:「這場戰亂是興福寺滅亡的開端。」尋尊是個對什麼事都持悲觀態度的人,對於他的這句評價也應該打個折扣,但說兩門跡的分裂和對抗將「眾徒、國民」推上了歷史舞台,卻是沒有錯的。是否能得到「眾徒、國民」的支持,成了事關門跡和院家興衰的關鍵。

雖然剛才提到興福寺追隨武家一方,但「眾徒、國民」未必追隨武家。高市郡的越智氏,宇智郡的二見、牧野、野原氏等大和國南部武士均因靠近吉野而屬於南朝一方。其中散在黨的越智氏格外重要。

散在黨指不參加長川、長谷川、平田、葛上、乾協五黨任何一黨的武士,也就是大和國內零散分布的武士結成的一黨。其盟主是以高市郡越智鄉(今奈良縣高市郡高取町越智)為根據地的越智氏。越智氏是大乘院一方的國民,自稱源氏。南北朝時代越智氏是大和國內南朝一方勢力的中心,觀應擾亂 時逃離京都的足利直義(足利尊氏之弟)甚至都要仰仗他們的力量。

另一方面,幕府一方有名的人物是以添下郡筒井鄉(今奈良縣大和郡山市筒井)為根據地的筒井氏。筒井氏是乾協黨的一員,最初並無多大的存在感。但至德二年(1385),筒井順覺成為乾協黨中的重要力量。(《西大寺文書》)根據尋尊的解說,筒井鎮壓興福寺嗷訴有功,被室町幕府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封為官符眾徒。(《大乘院寺社雜事記》)向來官符眾徒的任免權在興福寺別當手裡,因此足利義滿的這次任命是個特例。筒井在乾協黨當中崛起,背後應該有幕府的支持。

應永十一年(1404)七月,一乘院一方國民、長川黨的箸尾為妙攻擊了筒井順覺。幕府命二者停戰,請興福寺別當大乘院孝圓出面協調,孝圓卻說「這是一乘院的問題」,面有難色。最終,幕府強令二者停戰。(《寺院細細引付》)然而,應永十三年,足利義滿重提舊事,追究箸尾為妙、十市遠重攻擊筒井氏的罪責,向大和派出討伐大軍。(《藥師院舊記》)箸尾、十市戰敗,足利義滿沒收了他們的領地,將其贈予春日社和興福寺。(《大乘院寺社雜事記》)應永十五年筒井與箸尾交戰之際,幕府軍為援救處於劣勢的筒井,也曾向大和派出援軍。(《東院每日雜雜記》)

之後,筒井與箸尾紛爭不斷,雖然每次幕府都下令停戰,但由於筒井一貫忠於幕府,箸尾卻曾偏向南朝,因此幕府的裁定總無法避免地偏向筒井一邊。為了挽回劣勢,箸尾越發和越智走到了一起。

此後,大和國內的紛爭發展為親幕府的一乘院一方眾徒筒井,與反幕府的大乘院一方國民越智之間的鬥爭。

國中合戰

由於大乘院與一乘院的對立,興福寺別當的控制力大減,一乘院、大乘院兩門跡實際上掌握著大和的守護職權。然而,其職權範圍卻無法達到南部的宇智、吉野、宇陀三郡,基本上只能控制奈良與國中(奈良盆地)一帶。

應永十二年(1405)八月,幕府將宇陀郡交與興福寺大乘院管理。然而,割據宇陀郡的澤、秋山兩氏強佔宇陀郡內的興福寺領屬莊園,與其對抗。(《宇陀郡奉行引付》)他們原本是南朝一方的武士,奮起反抗幕府一方的興福寺實屬理所應當。此外,同為南朝一方的多武峰寺 (現在的談山神社)也侵入宇陀郡,與興福寺相爭。因此,興福寺並未實際支配宇陀郡。

應永二十一年五月,多武峰寺與澤氏發生糾紛,由於多數國民介入此事,一場大規模的紛爭爆發了(國中合戰)。四代將軍足利義持雖下達停戰命令,卻未收實效。幕府遂命令興福寺別當東院光曉出面制止爭端。接受幕府之命的興福寺學侶和眾徒協助幕府使者出面調停,支援澤氏的越智氏遂應幕府要求,表示撤兵,多武峰寺的僧人卻對幕府使者暴力相向。(《興福寺日次記》)

幕府再度派遣使節,兩軍終於撤兵。興福寺的學侶、眾徒就防患之策協商,認為國民們以個人理由擅自發起軍事行動是造成大和國內亂的原因。於是他們向幕府傳達自己的意見,應該叫停國民之間的「私戰」,凡有紛爭應由幕府裁決解決。

同年六月二十日,幕府依照興福寺的願望,命令眾徒二十六人、國民二十八人於次月五日之前上京。七月八日,幕府對上京的眾徒和國民下達了七項要求,主要內容是:「今後無幕府命令擅自私戰者,處以流放大和之外的刑罰,並沒收領地。協力者連坐。即便有兩門跡指示,也不得擅動。凡有問題,應向幕府上訴。反之,若是幕府下達了討伐命令,即便討伐對象是親屬也絕不可饒恕。」眾徒和國民提出起請文 ,宣誓遵守命令。(《寺院事條條聞書》)

起請文裡面還有對興福寺宣誓忠誠的條文,有的研究者認為,「幕府對眾徒和國民的處置也反映了興福寺的願望」。然而,要依靠幕府才能解決問題,正體現了興福寺的衰微。如今的興福寺,若無幕府為後盾,已無法阻止眾徒和國民的肆意妄為了。幕府於十月又命令興福寺學侶二十四人上京,讓他們宣誓絕不追求私利私慾,專心修行佛道。幕府也看得很明白,正是學侶的腐敗導致了眾徒和國民的囂張跋扈。

蠢蠢欲動的後南朝勢力

幕府之所以會因大和的混亂而神經緊張,是因為這時候發生了後南朝問題。

明德三年(1392)閏十月,所謂的南北朝合一(明德和約)得以實現,南朝退出歷史舞台。然而,侍奉南朝的武士們並未對幕府心服,時常擁立舊南朝的皇族叛亂。這樣的南朝復興運動,被學術界稱為「後南朝」。

後南朝問題最初出現,是應永十七年(1410)的後龜山法皇外逃事件。此事件發生在南北朝合一時,我們由這一背景看看這一事件。

明德三年,後龜山同意南北朝合一,率領四十餘名親隨離開大和國吉野,向北朝的後小松天皇交出三件神器。後龜山進入京都西郊的嵯峨大覺寺,以「南主」「大覺寺殿」自稱。生活雖然孤寂,後龜山卻隱忍堅持了下來。南北朝合一時,將軍足利義滿開出了一個條件,即皇位恢複兩統迭立 ,也就是今後的天皇由舊南朝、舊北朝雙方交替繼承。

南北朝合一的和談原本就是足利義滿無視北朝的獨斷之舉,由舊南朝一方出任天皇這一約定根本就是不現實的。然而,由於不願明目張胆地背棄和約,足利義滿一直沒有將後小松天皇之子立為皇太子。因而,後龜山對舊南朝一系的皇子被立為皇太子,在後小松天皇之後即位一事尚存一線希望。

但是,應永十五年足利義滿去世,嫡子足利義持繼將軍位,成為幕府最高掌權者。足利義持並非明德和約的當事人,故而對後龜山不以為意。他意圖讓後小松天皇的長子躬仁即位。

後龜山了解到幕府並無向舊南朝移交皇位的意向之後,於應永十七年十一月逃出嵯峨,抵達吉野。儘管同時代的史料記載說,後龜山的外逃是因為生活困苦(《看聞日記》),但正如森茂曉所指出的,這是後龜山「對躬仁即位計畫的抗議」。

然而,足利義持無視後龜山,毅然推進擁立躬仁的進程。應永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躬仁被立為親王,當月二十八日元服 ,次年八月二十九日踐祚 (從上一任天皇手中接受三件神器)。稱光天皇誕生了。因為稱光天皇年僅十二歲,後小松上皇實施院政。也許有人會認為,反正也是後小松統率朝廷,讓位毫無必要,但其實在中世,院政才是普遍的情況,天皇親政反倒是例外。為了確立舊北朝一系對皇位的獨佔,讓稱光天皇踐祚、讓後小松實施院政是必不可少的。

剛剛開啟新體制就面臨國中之戰的幕府,也一定看到了其背後吉野後龜山的影子。因此,幕府拼盡全力試圖終結國中之戰。大和的混亂平定之後,應永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稱光天皇正式即位。

但是,應永二十二年二月,伊勢的北畠滿雅因不滿稱光即位而起兵。(《滿濟准後日記》)北畠滿雅就是那位有名的南朝忠臣北畠親房 的曾孫。伊勢北畠氏是南朝勢力的中心,南北朝合一之後北畠氏向幕府靠近,作為實際上的伊勢守護活動。應永十年,足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