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畿內的火藥桶——大和 興福寺與大和

攝關家與興福寺

提到奈良,你會想到什麼呢?也許你脫口而出的是「鹿」,又或者很多人會先想到東大寺的大佛。然而在中世,奈良就等於興福寺。

那麼,興福寺是一座怎樣的寺院呢?這座收藏了以國寶阿修羅像為首的眾多珍貴文物的著名寺院,對它的歷史,大家卻意外地知之甚少。奈良是本書最主要的舞台,因而必須先了解興福寺的基本知識。首先大致介紹一下它。

興福寺的前身是藤原氏的祖先藤原鐮足於天智天皇八年(669)創建的山階寺。而後在遷都藤原京時,鐮足之子藤原不比等將山階寺搬到了廄坂(廄坂寺)。接著和銅三年(710),首都遷到平城京,遂在奈良的春日構築佛堂,將鐮足下令塑造的釋迦三尊 像從廄坂寺移來,並按「興國家之福」之意,取名興福寺。

在此以後,興福寺作為藤原氏的氏寺 愈發興盛,並於養老四年(720)列為官寺,成為舉辦維摩會等國家法會的場所。因此,興福寺同時受到檀越 藤原氏與朝廷雙方的影響。

院政 時代伊始,從白河院時代(1073—1129)開始,藤原氏的嫡傳一系,也就是攝關家 的子孫開始在興福寺出家。第一位是藤原師實(藤原道長 之孫)之子覺信。他於承保元年(1074)十歲時(虛歲,下同)出家,成為興福寺別當(興福寺的最高領導,又稱「寺務」 )賴信的弟子。康和二年(1100),覺信就任興福寺別當。攝關家子弟擔任興福寺別當的傳統就此確立。

攝關家之所以與興福寺關係緊密,是因為院政政策確立之後,攝關家因自家政治權威下降而感到危機。事實上在這個時期,向來由藤原氏的氏長者(藤氏長者 )決定的興福寺人事任免,也受到了院——「治天之君」的干涉,對此不滿的興福寺頻頻發起嗷訴(強訴 )。(參考拙著《一揆的原理》)

在院與攝關家、興福寺相互對立的態勢下,興福寺的軍事力量得到了強化。俗稱「僧兵」,也就是當時所稱的「大眾」登上了歷史舞台。在白河院政之後的鳥羽院政期,就有個大和源氏出身(即武士出身)的僧侶,名叫信實,在興福寺的權勢如日中天,人稱「日本第一武勇惡僧」。

由於與攝關家之間的關係越發密切,興福寺被捲入攝關家內部政治鬥爭中去。保元元年(1156),因藤原忠通、藤原賴長兄弟反目,保元之亂爆發,信實率領興福寺站在了藤氏長者藤原賴長這一邊,不過未趕上戰鬥。藤原賴長敗亡後,信實等人的領地被沒收了。

治承三年(1179),平清盛發動政變,軟禁後白河院。此時,被視為反平氏的藤氏長者松殿基房被流放。興福寺僧人因而奮起,此後一直站在反平氏的立場上。次年,也就是治承四年,平清盛第五子平重衡率軍討伐南都(奈良),戰火中興福寺、東大寺幾乎化為灰燼。

一乘院與大乘院

治承·壽永內亂(也就是所謂的「源平合戰」)結束後,在興福寺別當信圓的奔走下,興福寺得以重建。鎌倉幕府成立後,大和國(今奈良縣)不設守護 ,興福寺作為事實上的守護統治大和。

然而這時出現了新的問題,這就是攝關家的分裂。鎌倉時代初期,攝關家分裂為近衛家和九條家,近衛家與九條家互為對手,都試圖征服另一方,掌控興福寺。結果,信圓掌握的大乘院、一乘院成為爭奪的對象。其過程迂迴曲折,最終近衛家子弟被送入一乘院,九條家子弟被送入大乘院,形成一種共存狀態。此外,近衛家又進一步分出鷹司家,九條家又分出一條家和二條家(也就是「五攝家」),後來這些家族子弟也進入一乘院和大乘院。

一般認為,當時興福寺有超過一百個院家 和坊舍 ,攝關家子弟的出家地一乘院和大乘院在其中是特別的存在。天皇與攝關家子弟擔任院主的院家稱為「門跡」,在興福寺中,一乘院與大乘院就是「門跡」,稱為「兩門跡(兩門)」。幾乎所有的院家、坊舍都從屬於這兩大門跡,形成了以門跡為中心的主從制門流組織。學界稱其為「兩門體制」。

於是,興福寺的僧侶因為出身的不同,也被明顯地區分開來。攝關家出身的稱作「貴種」,他們以固定的節奏步步高升,最終成為門主(門跡之主)。比攝關家地位低的貴族清華家、名家出身的僧侶叫作「良家」。「良家」階層的僧侶雖然也具備擔任別當的資格,升遷速度卻有天壤之別。舉一個例子,出身貴種的大乘院尋尊二十七歲就做了別當,良家出身的東北院俊圓直到四十二歲才終於就任此職。這是因為貴種僧侶享受特別的優惠待遇(良家必須要先擔任權別當才能成為別當,貴種則不需要,等等)。僧侶的地位與他們作為僧人的成績、能力毫無關係,僅僅由血脈和家族出身決定。良家絕無法凌駕於貴種之上。此外,在良家之下還有「凡僧」。

攝關家子弟就任門主時,將會繼承門跡龐大的財產。而且,他們還可以對下屬的院家施加影響。貴種僧侶的門流統治的深化,導致門跡之間圍繞莊園等利權發生利益爭端。永仁元年(1293),因為近衛、九條、一條家的對立,一乘院與大乘院爆發衝突,經鎌倉幕府介入,到永仁五年總算平息(永仁的南都斗亂)。此外觀應二年(1351),為爭奪喜多院的控制權,兩門跡兵戎相見(觀應的爭端)。

眾徒與國民

在永仁的南都斗亂中,一乘院、大乘院雙方的「實際參戰部隊」是眾徒。眾徒這個詞,原本和大眾(寺僧集團)同義。然而,如前所述,隨著寺院內部身份等級差異的產生,興福寺內的眾徒即大眾,也隨即不再是一個整體。鎌倉中期,專事學問的僧侶在大眾之中被稱作「學侶」;與之相對,武裝的下級僧侶被叫作「眾徒」,以示區別。

到了鎌倉末期,眾徒當中的中層僧侶作為「六方」獨立出來,相反,下層僧侶們組成「官符眾徒(官務眾徒)」這一武裝集團。他們既是興福寺的僧侶,又擔任興福寺領屬莊園的庄官等職務。由於他們幾乎與興福寺內的佛事無關(僅僅負責籌措資金),實際上和武士別無二致,唯一的區別是剃了光頭而已 。

這些眾徒是興福寺的軍事警察,受學侶和六方指揮。但是,隨著永仁的南都斗亂等寺內暴力衝突頻發,眾徒的發言權也日漸增強。

另外還有一個被稱為「國民」的群體。國民指春日社白衣神人 ,與其餘諸國的「國人(地方武士)」屬於同一階層。春日社是祭祀藤原氏氏神的神社,在中世與興福寺是一體的。因此,國民也從屬於興福寺,作為興福寺和春日社的暴力機構活動。由於眾徒與國民二者特徵類似,常被並稱為「眾徒、國民」。(但是國民的身份並非僧侶,與眾徒不同,他們並不剃髮。此外,相比眾徒,國民於興福寺的獨立性更強。)他們或屬於一乘院,或屬於大乘院,被稱作「坊人」。

這些大和國的武士們,都會參加每年九月十七日(現在是十二月十七日)舉行的春日社若宮祭(御祭,詳見第五章),一起在流鏑馬 儀式中當差。最初是平田黨、長川黨及他國武士參加,十三世紀中葉到十四世紀初有長谷川黨、乾協黨和葛上党參加,鎌倉末期至南北朝期間有散在党參加。補充一句,永仁的南都斗亂,就開始於永仁元年(1293)的御祭上,大乘院一方的武士混在流鏑馬隊列中進入奈良 ,襲擊了一乘院,一乘院方武士遂應戰。

自從散在党參與御祭以後,漸漸就沒有他國武士參加了,大和國武士獨佔了流鏑馬的差使。最終形成了以國民階層為中心,長川、長谷川、平田、葛上、乾協、散在六黨輪流與之搭配,擔負御祭的流鏑馬職責的體制。

前人通過研究得出結論,認為興福寺通過御祭將大和國內的武士組織起來。筆者並不否認這一理論,但除此之外,我認為流鏑馬這一差使也使眾徒和國民之間的聯繫更加強化。與其說這是興福寺對大和一國的控制得到加強的表現,倒不如說是「眾徒、國民」團結了。下一節開始,我們就以他們的行動為中心,來看一看動亂中飄搖的大和國的歷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