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變法皇帝 一 怪人王安石

趙頊降生在濮王府,他的父親趙曙只是一個普通的皇室成員,因為仁宗皇帝沒有兒子,他被選為皇位的繼承人,他便是英宗皇帝。從此以後,濮王子孫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英宗趙曙有三個兒子,趙頊是長子,無論是人品,還是學識,他都是最棒的,英宗趙曙去世之後,皇帝就輪到他來做了。

英宗趙曙駕崩,皇太子趙頊即皇帝位。

趙頊即皇帝位後,尊曹太后為太皇太后,高皇后為皇太后,封皇弟趙顥為昌王,趙頵為樂安郡王。

命韓琦守司空兼侍中,曾公亮行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文彥博行尚書左僕射、檢校司徒兼中書令,富弼改武寧節度使,張升改河陽三城節度使,歐陽修、趙概並加尚書左丞,仍參知政事,陳升之為戶部侍郎,呂公弼為刑部侍郎。

二月朔日,趙頊初御紫宸殿,朝見群臣,隨即冊立元妃向氏為皇后。

向氏是故相向敏中的曾孫女,父名向經,曾為定國軍留後。向氏於治平三年(1066年)出嫁,封安國夫人,此時立為皇后。

一天,御史蔣之奇突然上書彈劾歐陽修,說歐陽修品行不正,行為不檢點,亂搞男女關係,與自己的甥女淫亂。

趙頊看了蔣之奇的奏本,有些不相信,轉問身邊的老太監孫思恭。孫思恭極力為歐陽修辯解,說他不相信有這樣的事。趙頊便在蔣之奇的奏摺上作了批語,命蔣之奇拿出證據,否則要治他的誣陷罪。

蔣之奇是道聽途說,根本就拿不出證據,見皇上要治他的罪,心裡就慌了,無奈之下,只好交待是從中丞彭思永那裡得到的消息。

原來,歐陽修的妻弟薛良孺對歐陽修有意見,便捏造蜚言,說歐陽修品行不正,亂搞男女關係,是一個淫賊。

歐陽修是朝中重臣,當時的文壇領軍人物,如果這些蜚聞屬實的話,對他的仕途、聲譽將會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薛良孺的話恰好被中丞彭思永聽到了,便轉告蔣之奇,蔣之奇也不辨真偽,僅憑薛良孺的道聽途說之辭便上章彈劾歐陽修。

蔣之奇是御史,有言權,但御史也不能亂說,他為何在沒有核實的情況下便上本彈劾歐陽修呢?按說,蔣之奇的御史之職是歐陽修推薦的,歐陽修有恩於他,他為何要向自己的恩人下毒手呢?

事情的經過是:在濮議紛爭的時候,歐陽修主張仁宗皇帝趙曙稱他的生父濮王為皇考,呂誨等幾名御史堅決反對,唯獨蔣之奇贊同歐陽修的建議,歐陽修是宰臣,向皇上推薦了蔣之奇,蔣之奇便當上了御史。歐陽修的反對派們見蔣之奇做了御史,便對他冷嘲熱諷,說他的御史之職是抱歐陽修的大腿得來的。蔣之奇受不了這些冷言冷語的譏諷,便想與歐陽修劃清界限,藉以塞住這些人的嘴。於是,當他從中丞彭思永那裡得到歐陽修行為不檢點的流言後,不問真假,急急忙忙便上本彈劾歐陽修,表示他與歐陽修劃清界限。

歐陽修如果真的品行不正,蔣之奇上表彈劾,那也無可厚非,蔣之奇也算是個人物,因為這是大義滅親,如果懷有什麼目的,那就是恩將仇報,是個小人。

蔣之奇彈劾歐陽修,恰恰是有個人目的,他是一個小人。

趙頊聽了蔣之奇的交待,責問彭思永,要他拿出證據來。彭思永只是道聽途說,根本就拿不出真憑實據來,於是,趙頊便治了他們兩人的誣告罪,一齊貶出京城。

蔣之奇遭貶是自作自受,罪有應得;彭思永就有點冤了,雖然說傳播流言蜚語不對,但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

歐陽修自從蔣之奇上本彈劾時起,便閉門不出,請求皇上明察,如果自己真的行為不檢,甘願受罰,如果所言失實,請治有關人員的誣陷之罪。

事情弄清楚之後,歐陽修覺得在朝為官是非太多,便上表請求退位,趙頊見他去意已決,便罷他為觀文殿學士,到亳州去做知州。

趙頊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繼位的時候,趙宋統治已逾百年。宋初制定的許多政策、弊端已經漸漸顯露出來,官場腐敗盛行,財政危機日趨嚴重,百姓生活困苦,各地農民起義不斷,遼、西夏在邊境對宋虎視眈眈。面對現實,趙頊對「祖宗之法」產生了懷疑。年輕的趙頊面對前代遺留給自己的諸多難題,開始思索如何才能擺脫眼前的困境。

趙頊知道,朝廷數十年的積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就如一個疾病纏身的人,不下一劑猛葯,這個病是難以治好的。人體病了,就得求醫問葯,國體病了,就得謀求變革。他做太子時,就喜歡讀《韓非子》,即位後覺得「天下時弊至多,不可不革」,很想有所作為,有所改革。他認為「當今理財最為急務」,改革要以理財為先,從解決財政危機入手。

趙頊覺得,變革事關全局,必須有一個能臣來主持。他遍尋朝中大臣,似乎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於是,他便把視野轉向中下層官吏,他要從中挑選出一位傑出的人才來輔佐自己,實現他對朝政進行變革的遠大抱負。

經過在全國範圍內的排查,趙頊終於找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人,員外郎王益的兒子。

王安石是個怪人,他的思想和人品都異乎尋常。

王安石從小喜歡讀書,有過目不忘之能,在文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下筆作文,洋洋洒洒幾千言。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看過王安石的文章,誇王安石是位奇才,口吟一首詩讚嘆: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意思是說,後來人是無法超越王安石的文學成就的。如此之高的評價出自歐陽修之口,王安石因此而名聲大噪。

王安石在二十歲以前,隨父到過很多地方:韶關、汴梁、江寧等處,父親死後在江寧落戶,家境很清貧。慶曆二年(1042年),二十二歲的王安石考中進士,出任淮南判官。任期滿後,調任鄞縣知縣。他在鄞縣任職期間,修築堤堰,開掘水塘,大力興修水利工程,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他體察民間疾苦,在饑荒的時候,他將官府徵收的穀物借貸給百姓,並向借貸人收取一定的利息。這樣,缺糧的百姓可以免受高利貸者的盤剝,官府也可從中得到一定的利息收益,一舉兩得。所以,任鄞縣知縣期間,王安石在百姓中的口碑極好。

王安石自己認為有治理天下的才能,他的能力也得到了人們稱讚。後來,他又調到舒州任通判。

王安石踏進官場,對於仕途似乎就有一個長遠的規劃,按常規,絕大多數官員爭著做京官。王安石似乎是一個異類,他屢次放棄做京官的機會,選擇在地方做官。在舒州任上,朝中大臣文彥博極力舉薦他,仁宗皇帝也下詔調他進京做官,他借故婉拒了。歐陽修又推薦他為諫官,他又以祖母年事已高,不便赴京為由,再次拒絕做京官。不久,改任常州知州,繼而改任提點江東刑獄。

王安石屢次推辭不做京官,他的身上無形之中就增加了一種神秘感。有人說他是做作,有人說他不屑於做京官,還有人說他有野心,另有一些人乾脆就說王安石是個怪人。

褒也好,貶也罷,王安石的聲名鵲起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嘉祐三年(1058年),仁宗皇帝正式下詔,召王安石至京師集賢院供職,王安石無法再推辭,才啟程進京,次年五月,被任命為三司(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稱計省)度支判官。

王安石進京任職不久,針對時弊,將多年來的想法寫成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以下簡稱《言事書》),他在《言事書》中指出,宋王朝內部潛伏很多矛盾和危機,並針這些問題,提出了改革的具體意見和看法,希望能夠扭轉積貧積弱的局面。

王安石的這份《言事書》,並沒有引起仁宗皇帝和執政大臣的重視。仁宗皇帝對《言事書》的內容不置可否,對王安石的文筆卻是大大地誇讚了幾句,令王安石哭笑不得。

隨之,仁宗皇帝命其為起居注。起居注是一個清要的官職,但晉陞的機會比較大,王安石多次推辭,不肯受命,朝廷實在沒辦法,派人將任命書送到王安石的家裡,王安石竟然躲在廁所里不見。最後,實在是推辭不掉,才出任起居注。

嘉祐六年(1061年),王安石升任知制誥,專門替皇帝起草詔書、命令和文告。這一次,王安石並沒有推辭,欣然領命。

嘉祐八年(1063年),仁宗皇帝去世,英宗趙曙繼位。

這一年,王安石的母親去世。

按當時的規定,朝中大臣無論是誰,只要是父母去世,都要辭官回家為父母守喪,叫做丁憂。除非是皇上認為朝廷實在離不開你這個人,下詔命你不必丁憂,就可以繼續留在崗位上工作,這叫做奪情。

王安石的母親去世,他照例也要丁憂。於是,他借丁憂守制的老規矩,懷著失望的心情,愴然離開京城,辭官回江寧為母守喪去了。

丁憂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