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守成之君 三 女人的折騰

趙禎辦完了劉太后的喪事,便欲遵照劉太后遺詔,奉楊太妃同議軍國事。

御史中丞蔡齊找到宰相呂夷簡,說皇上已經成年,現在親政已經太晚了,怎麼還要讓母后親政呢?

呂夷簡雖然覺得他說得有理,但由於這件事情關係重大,一時猶豫不決。正在這時,八王爺趙元儼進宮弔喪,聽到他們議論這件事,朗聲道:「太后是國母的稱號,劉太后已經是很勉強了,怎麼還要楊太后同議軍國事呢?」

呂夷簡見八王爺說得突然,驚悚得愣在當場。趙禎不知八王爺說話的意思,頓時起了疑心,詢問八王爺,到底是怎麼回事?

趙元儼見皇上和大臣們都看著他,沖著趙禎說道:「治天下莫大於孝,陛下坐天下已有十餘年了,連生母是誰都不知道,能說是盡了孝道嗎?」

「皇叔!」趙禎驚慌地問,「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說太后不是朕的生母?」

趙元儼說道:「陛下的生母是李宸妃,劉、楊二後,不過代為撫養罷了。」

「這是真的嗎?」趙禎驚慌地問道,「皇叔為何不早說?」

趙元儼奏道:「劉太后雖非陛下生母,但她對陛下的愛護勝於己出,先皇在世的時候,也沒有說什麼,臣敢冒奏嗎?陛下登基之時,又值四凶當道,專制朝政,內外交相蒙蔽,臣唯恐倉促啟奏,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會遭到奸人構陷,臣死固不足惜,萬一殃及陛下和李宸妃的安全,臣豈不是成了千古罪人嗎?紙是包不住火的,這件事終究會大白於天下。十餘年來,臣深居隱諱,便是等到有一天將這件事親口告訴陛下。」

趙禎突然聽說自己的身世,猶如五雷轟頂,亂箭穿心,兩眼直盯著呂夷簡,問道:「呂相,這是真的嗎?」

呂夷簡連忙跪奏道:「八大王所奏,句句屬實。陛下確實是李宸妃所生,宮中人人都知道,絕非虛妄。八大王今天不說這件事,臣也會選擇一個適當的機會向陛下奏明。」

趙禎雖然貴為天子,竟然被矇騙了二十年,生母近在咫尺,卻不能母子相認,想到這裡,不由放聲大哭起來,並欲立即趕赴李宸妃殯所,親視遺骸。

呂夷簡連忙奏道:「陛下當先全大義,後及私恩。劉太后與楊太妃撫養調護陛下二十餘年,恩勤備至,陛下先處理好劉太后之事,再去探視李宸妃的遺骸。」

趙禎聽後止住悲傷,下詔,遵劉太后遺旨,尊楊太妃為皇太后,但刪去「參決軍國事」一句。

八王爺也奏道:「楊太妃既可尊為皇太后,李宸妃更應當追尊為皇太后。」

趙禎點頭同意,下詔追尊李宸妃為皇太后,謚為庄懿。

趙禎辦完了亟待辦理的事情後,坐上牛車,趕往安放李宸妃靈柩的洪福院,臨出宮時,派兵包圍了劉美家族的住宅。因為他不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而且還聽到一種傳言,說他的生母死得不明不白,她的死與剛去世的劉太后有很大的關係,他到洪福院去,一是去祭拜自己的生母,二是要開棺驗屍,查明生母的死因,待真相大白後再作處理。

趙禎趕到洪福院,祭拜之後,立即命人開棺。

棺材打開了,棺內注滿了水銀,庄懿皇太后身穿皇后冠服,安詳地躺在裡面,由於有水銀的保護,庄懿皇太后的屍體保存得非常好,容顏如生,就像睡著了一樣。

趙禎見生母身著皇后的服飾,安詳地躺在裡面,感嘆地說:「這樣,就可以稍減朕的罪過了,人言終不可盡信啊!」顯然,他相信母親是正常死亡,如果真的有貓膩,是被人謀害至死,屍體絕不會保存得如此完好。

看來,任何人做事,千萬不要做絕。當初,李宸妃去世的時候,劉太后準備將她以普通宮人的禮儀下葬,幸虧呂夷簡的干預和提醒,她才沒有把事情做絕,以一品之禮葬李宸妃於洪福院,並給她穿戴上皇后的冠服,在棺內注滿水銀保護容顏,才釋去趙禎今天心中之疑,使劉氏一族免遭滅門之禍。劉太后若泉下有知,向呂夷簡磕幾個響頭也不過分。

開棺驗屍之後,劉太后擺脫了嫌疑,趙禎心中稍安。下令遣散包圍劉宅的兵士,併到劉太后的遺像前焚香,祭拜說:「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意思就是說,劉太后是清白無辜的,她並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劉太后的喪事辦得很隆重,謚章獻明肅。

十月,劉太后與李太后同時安葬於永定陵。

趙禎雖然厚葬了生母,但並沒有沖淡對母親的無限愧疚,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母親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經過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的爭論,最終,將真宗趙恆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入太廟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別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劉氏被追謚為庄獻明肅皇太后,李氏被追謚為庄懿皇太后。

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確立了趙禎生母的地位,同時也意味著年輕的趙禎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

趙禎親政後,連續下了幾道詔書:將劉太后最寵幸的羅崇勛、江德明等人遣出京城;召回因奏請劉太后還政於皇上而獲罪,被劉太后逐出京城的范仲淹、宋綬;停止興修寺觀;裁抑僥倖,內外政令一新。

這時候,朝野上下直接或間接攻擊劉太后垂簾時政事的人越來越多,剛回京任右司諫的范仲淹以前雖然強烈要求太后還政,甚至還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並未藉機報復,而是對趙禎說,太后受先帝遺命,保護陛下十多年,雖然有一些小小的過失,當遮掩的要遮掩,要保全太后的名聲。

趙禎聽了很是感動,立即下令,不許再議論太后垂簾時的事情。

當年太后垂簾,范仲淹奏請太后還政,沒有得到重視而憤然自請出京,體現了他的忠。這一次,他不計前嫌而要保護太后的聲名,體現了他的大局觀。趙禎對范仲淹有了更深的認識。

呂夷簡揣摩時政,上了一道奏疏,提出了八條建議,這就是:正朝綱;塞邪徑;禁賄賂;辨佞人;絕女謁;疏近習;罷力役;節冗費。

趙禎立即召見呂夷簡,就他提出的建議進行了商討,並提出了將以前依附庄獻明肅皇太后的張旻(張耆恢複了原名)、夏竦、晏殊、范雍等人,盡行罷職。呂夷簡討好地說,陛下果然英明,像張旻這樣的人,完全是走後門提拔上來的,根本就不能勝任現任的職務,早就應該罷免。

趙禎回宮之後,將這件事告訴了郭皇后,並誇呂夷簡忠誠。郭皇后卻說,呂夷簡一樣也是庄獻明肅皇太后的人,不過他為人狡猾,善於應變罷了。

趙禎說道:「既然是這樣,朕一併也罷了他的宰相之職。」

第二天早朝,宣旨官宣布,參知政事晏殊、參知政事陳堯佐、樞密使張旻、樞密副使夏竦、樞密副使范雍、樞密副使趙稹等執政大臣都被免職,外放到地方。

這幾乎是將庄獻明肅皇太后垂簾時的領導班子一鍋端了。百官震動很大,唯呂夷簡站列班中暗自得意,因為昨天皇上就徵求過他的意見,這些人事任免對於他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突然,宣旨官宣布:同平章事呂夷簡,著授武勝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判陳州。

呂夷簡聽到喊自己的名字,頓時愣在當場,震驚得不知所措,因為他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宣旨官重複叫他的名字,他才如夢初醒,慌忙跪下接旨謝恩。

呂夷簡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家的,他將這件事的過程反覆想了一百遍,就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方案是他提出的,罷免哪些人,皇上還徵求了他的意見,怎麼自己突然被列入了被貶的名單,而且事先一點徵兆都沒有。他實在是想不通。他要探個究竟,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呂夷簡四處打聽,沒有得到一點消息,最後通過內侍副都知閻文應這條渠道,才知道是郭皇后說的一句話使他被貶出京。臨出京時,呂夷簡咬牙切齒,發誓說,如果有一天再得志,一定要將郭皇后逐出中宮,以報今日之仇。

趙禎親政後,將劉太后垂簾聽政時的朝廷中樞領導班子一鍋端了以後,重新起用一直被劉太后打壓的李迪接替夷簡,命王隨參知政事,李諮樞密副使,王德用簽書樞密院事。降詔追復病逝雷州的前宰相寇準官爵,賜謚做忠愍。

撤換領導班子,起用曾被劉太后打壓的人,恢複前宰相寇準的官爵,種種跡象表明,趙禎親政後,很想有所作為。但是,他的雄心壯志很快就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兩個月後,諫官劉渙上疏陳事,奏疏內有一句話為:「臣以前奏請太后還政,觸怒了皇太后,幾乎被貶出京城,幸虧陛下採納了呂夷簡之言,體量臣的愚忠,准臣待罪闕下。臣受恩深重,故不避斧鉞,上疏言事。」

趙禎看了劉渙的奏疏,記起是有這麼回事,又覺得呂夷簡是個忠臣,郭皇后所言非實,又下詔將呂夷簡召回京,官復原職;提拔劉渙為右正言;命宋綬參知政事,王曙為樞密使,王德用、蔡齊為副使。

劉渙為何在這個時候上書言事,而在言事中卻又提到呂夷簡,是巧合、抑或是兩人串通一氣,這就很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