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龍脈順延 六 天書的鬧劇

和平降臨了,來自北方的巨大壓力沒有了,大宋終於拋掉了壓在心頭數十年的包袱。雖然有那麼一點點不光彩的味道,但和平終究還是可貴的。

趙恆並不覺得有什麼屈辱,還洋洋得意地覺得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心情格外地舒暢。

既然北方戰爭威脅的警報解除了,那就不用再打仗了,不打仗,就不必要那麼多的軍隊了,因為養兵是很耗錢的。為了節約軍費開支,進而減少財政支出。景德二年(1005年)正月,趙恆下令,合併防區,裁減軍隊,讓大批的士兵回家種田,將那些因戰爭而荒廢已久的土地重新開發出來,種上莊稼和經濟作物,儘快恢複經濟發展。

在那個農耕的時代,農業絕對是立國之本,趙恆的這一決策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的聰明決策。

宰相畢士安、寇準還奏請通互市,號召流亡在外的百姓回歸家園,廣儲蓄等,並舉薦馬知節守定州、楊延昭守保州、李允則守雄州、孫全照守鎮州,並擬定了一攬子計畫,報請趙恆審批。

這都是利國利民的國策,趙恆是求之不得,當然是全盤照批,且還將兩位宰相鼓勵一番,叫他們多出一些這樣的好點子,將國家的經濟恢複起來。

通互市,就是發展對外貿易。

宋朝人是中國歷史上最會做買賣的,國內貿易不必多說,海外貿易遠達阿拉伯各國。以前,宋朝遼邦一直處於戰爭狀態,兩國的邊境相互封鎖,沒有什麼來往,更談不上邊貿了。宋、遼休戰之後,畢士安奏請通互市,搞雙邊貿易,這可是宋、遼兩國互惠互利的一個英明決策。因為遼在北方,畜牧業發達,他們的戰馬是宋朝想得到的好東西,而大宋內地盛產糧食,茶葉等農產品都是遼國的緊缺物資。因此,發展宋、遼雙邊貿易以互通有無,確實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

此後不久,宋朝先後在雄州、霸州、安肅軍、廣信軍設置榷場與遼國做生意。

榷場就是交易市場。景德四年(1007年)又在宋夏邊境的保安軍(今陝西志丹)、鎮戎軍(今寧夏固原)等地設置榷場,同西夏做起了買賣。

對外貿易的發展又帶動了國內商業的發展,出現了「京城資產百萬者至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的盛況。從商人數急劇增加,眾多富商大賈雲集京城,當時商業發展的程度可見一斑。商業繁盛,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也給朝廷帶來滾滾財源,商稅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支柱,景德年間僅商稅年收入就高達四百五十萬貫。

此時大宋王朝的繁榮,可以用盛況空前來形容。

這個時期的經濟發展,同畢士安、寇準二位宰相的盡心輔佐是分不開的。

澶淵之盟簽訂以後,趙恆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宋廷雖然賠了一些財物,但換來了宋、遼兩國邊境的和平,在他看來是值得的。因此,他對當時力主親征的寇準也心存感激,在戰後的一段時期內,對寇準是言聽計從。

景德二年(1005年)十月,畢士安病逝,趙恆親自到靈前哭祭,輟朝五日,賜謚文簡。

寇準性格剛直,很多事情都是畢士安從旁調停,工作才更有起色,澶州一役,政策雖多出自寇準,但也有畢士安相助之功,畢士安的去世,對宋朝是一個損失,對寇準,也少了一個在工作上能互補的好搭檔。

畢士安病逝後,寇準一人獨居相位,一切政令多半獨斷獨行。責任大了,做的事情就多了,難免要得罪人,其中就有勸趙恆南逃金陵的王欽若。

君子可以坦蕩相對,小人可是得罪不得,因為小人的花花腸子忒多,他不找你的麻煩就算是萬幸,如果你得罪了他,他就會不擇手段地纏著你,一直纏到你死為止。

王欽若就是這種小人。寇準得罪了一個不該得罪的人,不久,這個小人就給寇準帶來霉運。

王欽若身材瘦小,脖子上長個肉瘤,被人戲稱為「癭相」,這個人善於揣測趙恆的意圖,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在趙恆做太子的時候,他就曾鼎力幫助他渡過一次難關。

那是至道二年(996年)的事。開封府所屬十七縣都因為遭災而被免稅。有人上報太宗皇帝,說開封府誇大了災情,大面積免稅意圖收買人心。生性多疑的太宗皇帝對這件事很重視,派人去調查核實。趙恆當時兼任開封府尹一職,如果調查屬實的話,朝廷一定會追究趙恆的責任,甚至會給他帶來滅頂之災。

幸虧負責調查的官員回來報告,說災情屬實,其中有一個叫王欽若的官員還聲稱,有幾個縣的災情比上報的還要嚴重,太宗這才放心。

趙恆了解事情的經過後,很感激王欽若,若干年後提起這件事,對王欽若仍是大加讚賞。事實上,王欽若這是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幫助趙恆打馬虎眼。

趙恆即位之後,王欽若第一個站出來請求減免五代以來積欠的賦稅,並且在一個晚上就把該減免的數目理清造冊,第二天便送呈御覽。趙恆看後大驚地說:「五代以來,竟然有這麼多的欠稅,先帝怎麼不知道呢?」

王欽若巧妙地回答說:「先帝英明得很,他當然知道這件事情,只是他故意不辦,將這份人情留下來給陛下去做,讓陛下藉此收買民心。」

太宗皇帝是不是這樣想的,誰也不知道,但這句話很符合趙恆的胃口。從此以後,王欽若便步步高升,一直做到參知政事(副宰相)的高職。

王欽若雖不是忠誠善良之人,但也頗有才幹,能幹一些實事,可惜心術不正。當契丹兵打過來的時候,他勸說趙恆南巡金陵,被寇準臭罵了一頓,隨後還被驅趕出京,知天雄軍去了。從此,他和寇準的梁子就結上了,心裡把寇準恨上了。

遼、宋澶淵會盟之後,南北通好,在裁減軍隊的過程中,知天雄軍王欽若奉詔還京,恢複原職,仍為參知政事。

王欽若與寇準結有梁子,兩人合不來,王欽若干脆自己請求解除參知政事的職務,改任資政殿學士這個清職。

寇準確定王欽若上朝站班,位列翰林學士之下。當時文武大臣上朝,是按官階等級站班的,官大的站前面,官小的站後面。王欽若認為不應該將他排在翰林學士之下,因為他原來就是副宰相。於是,去找趙恆申訴。

其實,寇準也不錯,他是按規定辦事,按規定,資政殿學士確實應排在翰林學士之下。

趙恆為了解決這個矛盾,特地在王欽若資政殿學士前面加了一個「大」字,王欽若的官職便成了資政殿大學士。這樣,王欽若站班就可以位列翰林學士之前了。寇準見皇上有意抬高王欽若,也無話可說。趙恆巧妙地解決了寇、王兩人之間的矛盾。

趙恆派王欽若、楊億等人負責主持《冊府元龜》一書的編撰工作。

趙恆很重視這部書,經常親自審稿。王欽若善於揣摩聖意,凡是趙恆喜歡的部分,他都要設法讓趙恆知道是自己寫的,凡是趙恆不喜歡的部分,他都要想法讓趙恆知道,這是楊億等人乾的,與他無關。其實,就文才而言,王欽若無論如何不能與當時文壇領軍人物楊億相提並論的,但是,王欽若會耍花招,通過這些或明或暗的手腕,王欽若逐漸成為趙恆最為賞識的大臣之一。

編書,對於悠閑風雅的文人學士來說,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對於有著強烈政治慾望的王欽若來講,無異於是在服刑。王欽若認為,這都是拜寇準所賜,他恨死了寇準。

王欽若是小人,誰得罪了他,絕不會善罷甘休,他像一隻餓狼,眼睛放著綠光,睜得大大的,時刻注視著身邊的一切,他要尋找機會,狠咬寇準一口,以泄心頭之恨。

一天散朝後,趙恆很恭敬地目送寇準離去,王欽若對趙恆說:「陛下這麼敬畏寇準,是因為他對江山社稷有功嗎?」

趙恆點點頭,表示贊同。

王欽若卻說:「澶州一戰,陛下不以為恥,反認為是寇準的功勞,臣實在是想不通。」

趙恆愕然,忙問王欽若為什麼這樣說。

王欽若解釋道:「城下之盟,春秋時期的小國都感到恥辱。陛下是大國天子,反而與外夷議和,這不是很可恥的事嗎?」

趙恆聽後,不禁臉色大變,心裡極不是滋味。

王欽若見趙恆心有所動,故意不看趙恆的臉色,進一步說道:「澶州之役,有一個極恰當的比喻,猶如賭博,賭徒的錢快要輸光了,就把剩下所有的錢全押上,作最後一搏,這叫做『孤注一擲』,寇準請陛下至澶淵,就是把陛下當做他的孤注啊!用陛下的生命作最後一搏,這是多危險的事啊!」

趙恆聽後,猶如五雷轟頂,臉色大變,原來寇準竟如此不顧自己的安危。

這原本就是王欽若挑撥離間,故意陷害寇準,但趙恆居然信以為真,於是,他漸漸疏遠寇準了。

寇準是個性情中人,凡事率性而為,就是在選任官職上,也不是按部就班的搞升遷,他說:「當宰相的職責就是選賢任能,循規蹈矩可不行。」不拘一格,選賢任能,這本是一件好事,想不到卻授人以柄。

景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