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龍脈順延 五 和約背後的秘聞

兩天之後,趙恆下詔北伐,開始了他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御駕親征。

出征之前,命李繼隆、石保吉為駕前左右排陣使,將相一概隨駕出征。當時正是隆冬季節,天氣寒冷,朔風凜冽,左右見天氣寒冷,便向趙恆獻上貂皮帽、毳裘。趙恆認為,將士們在寒風中行軍打仗,忍受著削麵的寒風,自己身為皇上,也不能獨自享受。他拒絕了近侍送來的貂皮帽、毳裘。

看來,趙恆頗識鼓勵將士之法。

將士們聽說皇上拒戴貂皮帽,拒穿毳裘,大受感動,紛紛說道:「聖上這等體念我們,此次北伐,一定要拚死報國!」

北伐大軍還在路途行走,前軍已到達澶州。契丹統軍順國王蕭撻凜自恃驍勇,領兵直逼宋軍營前列陣,蕭撻凜帶數騎出陣觀察地形。

宋軍前軍主帥李繼隆得知契丹兵過來了,一面派人奏報皇上,一面帶領眾將士趕到營前觀陣。

李繼隆到達前營,見契丹兵列陣以待,幾個首領人物站在營前的小山包上指手畫腳,便命令部將張環守在床子弩旁,密切注視敵兵的動向,他自己轉進後營去調兵遣將。

床子弩是一種重武器,依靠幾張弓的合力,將一支箭射出,由於張力很大,需要幾十人拉弓才可拉開弓,射程可達五百米,在當時,算得上是威力很大的遠程武器。

張環守在床子弩旁,見敵方一個黃袍大將站在陣前指手畫腳,料知不是常人,也不待請示,悄悄地告知控制床子弩的士兵,悄然一聲令下,突然扳動弩機,頃刻之間,百箭齊發,一齊射向敵兵營前的幾個人,蕭撻凜正在那裡布陣,猝不及防,頓時被射成了刺蝟,斃命當場,身邊的幾個人,也沒有一個活著回去的。

契丹陣上將士見主將斃命當場,慌忙出兵搶回屍首,退兵紮營。待到張環派人報告李繼隆,麾兵驅殺,契丹兵早已逃遠了。

蕭撻凜是契丹一員猛將,他所率領的部隊也是契丹的精銳之師,尚未開戰,便被宋軍射殺在陣前,對契丹軍的士氣是一個重大打擊。

這時,楊延昭守廣信軍,駐紮在遂城,魏能守安肅軍,駐紮在梁門,兩軍離契丹境地最近,契丹軍屢次圍攻這兩個地方,屢戰屢敗。楊延昭追擊契丹軍,每次都是大獲全勝,當時的人便把這兩軍稱做銅梁門鐵遂城。

唯獨王欽若守天雄軍,束手無策,整日里修齋誦佛,閉門默禱,求神靈保佑他能渡過難關。幸虧契丹兵沒有進攻天雄軍,才使得王欽若在這次北伐戰爭中全身而退。

正在前方戰局緊張的時候,突然傳來東京留守趙元份得暴病去世的消息。趙恆立即命參知政事王旦趕回東京處理善後事情,並接替趙元份的職務。

王旦深知當前戰局的兇險,回京之前,特地將宰相寇準叫到趙恆面前,問趙恆,如果十天之後接不到捷報,該如何處理。

趙恆沉默良久,說:「立皇太子!」

實際上,這是將江山社稷託付給了王旦。

王旦出身名門,老成持重,趙恆非常器重他,常在他奏事退出時,以目光相送,並在心裡說,致朕為太平天子者,必定是此人。一次,趙恆與錢若水聊天,錢若水當著趙恆的面,也說王旦可任大事。趙恆說,朕也是這樣想的。

可見,趙恆委王旦如此重任,是對王旦深信不疑。

三天之後,趙恆御駕抵達韋城,但前方戰況不明,王超的部隊又沒有按照事先約定南下接應,趙恆開始猶豫,是否按原計畫繼續北上。此時隨行的官員中,有人主張儘快撤退到金陵,也有人主張撤回京城。寇準則堅決反對,他對趙恆說:「陛下現在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河北諸軍日夜盼望陛下到來,如是現在撤退,軍心必然大亂,遼軍趁勢前來攻打,恐怕到不了金陵就成了契丹軍的俘虜。」

趙恆聽後大驚失色,加之有其父太宗親征失蹤的前車之鑒,於是不敢再提撤退之事。

宋軍在日夜兼程北進,遼軍也在繼續南下,他們的主力早於趙恆之前到達澶州(河南濮陽)城下。宋朝大軍行動遲緩,景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才到達澶州南城。

澶州以黃河為界,分南、北兩城,南城相對較為安全。趙恆看到河對岸煙塵滾滾,就想留在南城,不去北城。寇準勸說道:「宋軍的主力都在北城,陛下如果不去北城,親征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再說,各路大軍已經陸續到達澶州,陛下去北城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殿前都指揮使高瓊也勸趙恆過河到北城去,並且信誓旦旦地拍著胸膛說:「請陛下放心,臣率兵保駕,定保萬無一失。」說罷,也不等趙恆同意,就命令衛兵們護送皇上前進。

趙恆勉強隨大軍渡河,到了北城,在城樓上召見各軍將領。宋軍將士看到城樓上的黃龍旗,知道是皇上到了,立即萬眾歡騰,一齊高呼萬歲,聲雄氣壯,數十里外都能聽見,契丹兵卒聽到喊聲,嚇得膽戰心驚。

契丹自蕭撻凜被射死之後,士氣受到很大影響,又見大宋皇帝御駕親征,並親自登上城樓督師,更是氣沮。蕭太后派出兩員大將,挑選五千精騎,命令他們說,大宋皇帝到了澶州,你們快去攻打一陣,給大宋皇帝一個下馬威。

兩員大將領命,率領五千精騎,前來攻城。

寇準認為這是來試陣的,奏請趙恆命將士出戰,痛擊一陣,不要被敵人小看了。

趙恆命李繼隆開城迎敵。

李繼隆領旨,率領三軍,放炮出城。

李繼隆本來就是勇冠三軍,威猛無敵的大將,又見皇上在城樓上親自督戰,更是精神抖擻,率領宋軍,身先士卒,衝上前去,與契丹兵展開激烈戰鬥。

李繼隆的部下雖然也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但他們從來沒有當著皇帝的面與敵人戰鬥,碰上了這樣的機會,人人都想表現一番,沖向敵陣,人人猶如下山的猛虎,個個似出海蛟龍,勢不可擋。頃刻之間,契丹軍便被殺得七零八落,非死即傷,最後活著逃回去的只有百餘騎。

趙恆嘉獎了出戰的將士。然後將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寇準,他自已下城回行宮去了。

趙恆雖然把指揮權交給了寇準,但心裡還是忐忑不安,轉回行宮之後,派人去打探,看寇準在做什麼。其實,寇準等人內心的憂慮絕不亞於趙恆,只是不能表露出來而已。為了穩住皇上的心,寇準每日與楊億等人飲酒作樂,裝出毫不在意的模樣。

派去打探消息的人,把寇準的一舉一動向皇上作了彙報。趙恆聽了後,心下大寬,高興地對左右說:「大敵當前,寇相還有此閒情逸緻,他一定是胸有成竹,勝券在握了。這樣,朕就放心了。」

寇準其實是外松內緊,受命之後,召集幾位將領,對軍事作了周密布署,號令三軍,軍紀威嚴,士兵們既畏懼,也高興,都認為如此治軍,這個仗一定是能夠打勝。

宋、契丹雙方在澶州相持了十餘日,形勢對宋軍相當有利,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死契丹軍大將蕭撻凜,擊退契丹軍的一次進攻,使契丹軍士氣一落千丈。

蕭太后唯恐腹背受敵,無奈之下,便命韓杞為使者,與曹利用同到澶州城與宋講和。

趙恒生性優柔寡斷,並沒有與契丹一決勝負的決心。早在與契丹開戰之前,他就聽從王繼忠的建議,命曹利用至契丹議和。曹利用至契丹後,因蕭太后一定要宋廷割讓關南地區,被曹利用很堅決地拒絕,使和議沒有達成,現在,蕭太后主動提出議和,當然是正中趙恆下懷。

曹利用帶契丹使臣韓杞進入澶州,先行謁見趙恆。他對趙恆說,契丹的意思,想要宋朝將關南地區的土地割讓給他們,他已經當著契丹主和蕭太后的面拒絕了契丹人的要求,他們還提出賠款一條,他也沒有承認。

趙恆說道:「朕說過,割地一事,是萬不能答應的。如果契丹恃強要挾,非要朕割讓土地不可,朕決意用武力與他解決。若要賠款,從前漢朝也曾把玉帛賜給單于,這是有先例的,不傷國體,可以商量。朕過去是這個意見,現在還是這個意見。」說罷傳契丹使臣覲見。

契丹使臣韓杞進了行宮,向大宋皇帝行跪拜之禮後,呈上國書,並說奉國主命,索還關南地區,如果宋能滿足這個要求,和議就可以達成。

趙恆接過國書之後,並沒有馬上答覆,而是放在案几上,吩咐曹利用帶使臣下去,設宴招待,等候答覆。

曹利用領旨,引韓杞退出。

趙恆立即召見寇準,商量與契丹和議之事。寇準聽趙恆說準備要承認賠款與契丹議和,並沒有投贊成票,他對趙恆說:「如果陛下要想保住百年間不再發生戰事,一定要令契丹俯首稱臣,把幽、薊十六州土地盡還我國,賠款的事,休要提起。如果不然者,數十年後,契丹又要謀我了。只要契丹答應了這個條件,才許和議。他要恃強,就用戰爭與他解決。我軍自陛下御駕到來,軍氣日壯,戰將雲集,正可一戰大破敵兵!」

趙恆要賠款議和,寇準不但不同意賠款,而且還想要契丹稱臣,乘機收復燕雲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