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飄泊江淮 四 求田問舍

蘇軾將離金陵,消息傳來,老友滕元發已奉恩詔「起知湖州」,他赴任行程中,必可便道相見,立刻專函告以行止,約在儀真或揚州一晤。書曰:

自聞公得吳興,日望一見於中途。而所至以賤累不安,遲留就醫,竟失一嬰兒。又老境所迫,歸計茫然。故所至求田問舍,然卒無成。十四日決當離此,真州更不敢住,恐真守堅留,當住一日。不知公猶能少留,以須一見否?若到揚,聞公猶在,亦須輕舟往見也。

滕元發是到黃州來看過他的老友之一,那是元豐四年(1081)正月間,他從池州徙官安州時事。六年冬,罷安州任,到京師去,兩人又約好在岐亭相見,不料蘇軾去黃陂接他,元發卻道出信陽,錯失交臂。元發那次晉京,被人中傷,扯入妻黨的一個大逆案中,幾為小人所殺,因此責降筠州安置,當時他有一篇《辯謗引疾疏》稿,專人送請蘇軾改定。蘇軾認為「引疾」不大妥當,替他改作了《辯謗乞郡狀》。狀上,神宗悟到元發是被人誣陷的,所以有這次起知湖州的新命。元發是范文正公(仲淹)的表弟,秉性豪邁,不但喜歡談兵,尤擅實地作戰。生得軀幹魁梧,姿度雄爽,據說每當他殿前奏對完畢,退出去時,皇帝一定目送其行,是個美麗的偉男子。

蘇軾在儀真安頓好了家眷,即乘船往金山去會滕元發,不料船至中途,元發已乘小舟,破浪來迎——蘇軾將這別後重見一瞥間的印象,書寄賈收 說:

久放江湖,不見偉人。昨在金山,滕元發以扁舟破巨浪來相見,出船巍然,使人神聳。

看似一番無關緊要的話,其實是長時期被湮埋在塵下,滿眼儘是凡庸,如今耳目突新的一種感慨。兩人四年不見,執手涕下,蘇軾於金山別後寄書道當時的感受,有曰:

一別四年,流離契闊,不謂復得見公,執手恍然,不覺涕下。風俗日惡,忠義寂寥,見公使人差增氣也。

元發對蘇軾竭力稱頌神宗皇帝的仁慈和念舊,勸他先把從前所作文字的刊印書版,一律燒毀,以示悔改,然後上表請求改定一個謫郡,極有可能獲得恩準的。蘇軾聽了為之心動,決定於十月間赴揚州會過呂公著後,照計拜表乞請。

同時,秦觀和潤州太守許遵一同來了。師弟二人,災後重見,感慨萬千。就在此時,他為秦觀寫上荊公的第二書,請求荊公提拔這個青年才俊。

且說金山位於京口長江最寬闊處,所謂江心一峰,水面千里,簡直與海無異。而山在江中,風濤四起,勢欲飛動,所以又稱浮玉山。金山有一極大叢林,始建於東晉元帝時。梁天監四年(505),武帝曾在該寺修建水陸大法會,稱金山寺。宋真宗曾經夢遊此山,慶曆八年(1048)遭火災,由瑞新禪師發願重建,曾鞏為作碑記;元豐中,寶覺禪師住持該寺,造「至游堂」,蘇軾為作堂記。

蘇軾此來,住持金山的,即是前在廬山歸宗的、蘇軾送他「怪石供」的了元禪師,這了元也即後來賜名「佛印」的佛印和尚。

了元要代蘇軾買田京口,並且要買與金山寺廟產鄰近的田畝,即可便代照管,蘇軾非常感激他的好意,此時卻又發現了京口的蒜山。山在江上,山上有一片松樹林,風帆歷歷,盡收見底,視界非常廣闊,與黃州臨皋亭頗有相似之處,蘇軾認為是築屋卜居的理想地方,作詩向了元要求:「蒜山幸有閑田地,招此無家一房客。」後來蘇軾決定居住常州宜興,這話遂無下文。

蘇軾絕意仕進,到處求田問舍,本來預備終老黃州,所以涉湖看田,楊繪為他介紹定襄胡家田,陳鏜為他接洽荊南頭湖的莊田,後來詔移汝州,便此作罷。至金陵後,尋田於金陵、儀真,至與滕元發商議決定向朝廷乞住常州後,更欲買田京口,均無遇合,蘇軾很是失望,有段記事說:

吾無求於世矣,所須二頃田,以足饘粥耳。而所至訪詢,終不可得。豈吾道之艱,無適而可耶?抑人生自有定分,雖一飽亦如功名富貴,不可輕得也。

幸而在儀真時,遇到了他的進士同年蔣之奇(穎叔),蔣是宜興人,現任江淮發運副使,置司真州。他們是少年時代的朋友,知道蘇軾求田常潤,記起及第當年,在瓊林宴座上,兩人戲約將來退休,定當一同卜居陽羨的舊話,所以立即派人到他家鄉宜興去代蘇軾尋田。蘇軾感謝他的熱心,《次韻蔣穎叔》詩說:

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

江上秋風無限浪,枕中春夢不多時。

瓊林花草聞前語,罨畫溪山指後期。

豈敢便為雞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

之奇終於替他找到了宜興的賣主,蘇軾便從金山到宜興去看田。田在深山中,距城五十五里,地名黃土村,田主姓曹。蘇軾於九月底到了宜興,訪問了縣令李去盈,借到通真觀側郭知訓提舉宅寄寓,由一單姓秀才陪同,親往黃土村田上去步量,大約一年可有八百石穀子的收成,足夠全家生活了。

地主曹家酒食相餉,告訴蘇軾這種土酒名叫「紅友」,蘇軾笑道:「此人知有紅友,不知有黃封,真快活人也。」——宮廷內庫法酒,例用黃羅封冪,謂之「黃封酒」。看似一句笑話,卻充分流露出對政治生涯的厭倦。

蘇軾終於買定了宜興這片田地,將來還想買一小園,自種柑橘。十月初二在宜興舟中作《楚頌帖》,略曰:

……吾性好種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陽羨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當買一小園,種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頌》,吾園若成,當作一亭,名之曰楚頌。

退休後住在許昌的范鎮(景仁)招他住到那邊去,蘇軾說:「范蜀公呼我卜鄰許下,許下多公卿,而我蓑衣箬笠,放蕩於東堤之上,豈復能事公卿哉!」復書婉謝:「囊中止有數百千,已令兒子持往荊渚(宜興)買一小莊子矣,恨聞命之後。……」

王鞏邀他住到揚州去,蘇軾告訴他已買了宜興田,並說:「非不知揚州之美,窮猿投林,不暇擇木。」

蘇軾不曾想到他所買下的這片田地,日後為他招惹了不少麻煩。曹姓田主賣田後,卻來詐賴,誣告到官府,蘇軾移牒本路轉運使,請求秉公處斷,事經轉運使查實,曹姓賣主也招服了確是「非理昏賴」,斷歸蘇軾,但已拖賴了七八年田租,蘇軾時已在京服官,「愍見小人無知,意在得財」,不願與他計較,仍許曹姓照原價收贖。這曹姓本圖詐賴,並無能力贖田,也就無事了,後來卻被御史黃慶基抓來作為誣諂蘇軾侵漁民田的罪狀,專章彈劾,時已元祐八年(1093),真是動輒得咎,無往而不被誣罔。

蘇軾買田事定,自宜興再還京口,遇到故人王介(中甫)之子王洸之(彥魯)。洸之官國子直講時,因故得罪,亦在貶謫途中。講起其父王介,不免勾起一連串的舊人舊事,蘇軾慨然說道:

「自天聖以來至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總共只有十五個人。在我登科之前,已經亡故五位,當時存世者,除我之外,僅有富弼、張方平、錢明逸、吳奎、夏噩、陳舜俞、錢藻,和令尊中甫先生、舍弟轍等九人。

「其後十五年間,令尊、錢明逸、吳奎、陳舜俞又先後謝世;又八年至於今日,十五人中只剩了張方平和我兄弟三人而已。

「不但人物凋零,現在連制策這一科名,也被那呂惠卿廢了。……」

一種人事滄桑的迷茫,一種生死存亡的悲哀,激蕩在這老少兩代之間,不禁相對涕泣。蘇軾作《王中甫哀辭》,卻又很豁達地想開了:人,無論賢愚貴賤,死亡是一律公平的,覺得自己這無端的感傷,非常好笑。詩言:「……已知毅豹為均死,未識荊凡定孰存。堪笑東坡痴鈍老,區區猶記刻舟痕。」

於是,由京口渡江,十月十九日至揚州,謁見知揚州軍州事的呂公著,請教過這位富有政治經驗的前輩後,即於十月十九日自揚州拜發。

第一次的《乞常州居住狀》,略曰:

……臣以家貧累重,須至乘船赴安置所。自離黃州,風濤驚恐,舉家重病,幼子喪亡。今雖已至揚州,而資用罄竭,無以出陸;又汝州別無田業,可以為生,犬馬之憂,饑寒為急。竊謂朝廷至仁,既已全其性命,必亦憐其失所。臣有薄田在常州宜興縣,粗給饘粥,慾望聖慈特許於常州居住。若罪戾之餘,稍獲全濟,則捐軀論報,有死不回。……

公著設宴款待這位遠客。他是前朝名相呂夷簡的公子,與歐陽修同輩的人物,向以沉默寡言、態度矜重出名。蘇軾在這嚴肅的前輩面前,當然也沒有高談闊論的機會,這頓飯吃得非常沉悶,蘇軾竟在席上打起盹來,筵前歌伎在唱:「夜寒斗覺羅衣薄。」突然驚醒了的他,喃喃自語道:「夜來走卻羅醫博。」一臉惺忪睡態,惹得筵邊群姬,無不慝笑。

幸而酒罷,公著陪他去後園散步,有個歌姬拿出一把團扇來求他題詩,他才在揮毫落紙的興頭上,一消胸中悶氣。

蘇軾既已拜表乞居常州,也就中止了汝州的行程,與杜介訪竹西寺,十一月間至高郵訪問秦觀,在秦家盤桓了好幾天。直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