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非常即位 八 王小波川中起兵

趙普死後,趙炅任命了好幾個人做宰相,覺得都不合適,最終還是任用呂蒙正。

呂蒙正,河南人。他的父親名龜圖,曾做過起居郎。呂蒙正是正室劉氏所出,呂龜圖除了正室以外,還有若干個妾,妾多了,反而與正室劉氏不能和睦相處,以致發展到將劉氏與呂蒙正母子趕出家門。呂蒙正被父親逐出家門後,無處藏身,只得流落街頭。他經常到寺廟去蹭飯吃,時間長了,難免要遭到寺廟裡和尚的白眼。寺廟裡吃飯,以敲鐘為號,鐘聲一響,和尚各自走出禪房,到伙房去吃飯。眾和尚由於很厭惡呂蒙正,琢磨著要戲弄一下呂蒙正,這一天吃飯的時候,敲鐘的和尚故意不敲鐘,彼此之間打個招呼,和尚們便悄悄地去伙房吃飯,飯吃完飯之後,敲鐘的和尚再敲鐘。

呂蒙正聽到鐘聲,連忙趕去伙房吃飯,伙房的和尚正在收拾碗筷。有個和尚揶揄地說:「呂相公吃飯,要早些來啊!現在飯已吃過了,是不是要叫師傅們再替你煮些飯?」說罷,又故意對一個小和尚呵斥道,「我們出家人,吃的、花的,都是十方施主的捐助,很不容易。你們吃了白米飯,也須替我做些事情,怎麼在這裡閑坐著呢?難道和尚的飯,應該給你們白吃的嗎?」

呂蒙正知道和尚是在指桑罵槐,只是微微地嘆一口氣,並不與他們爭論,忍著餓,徑自讀書去了。

「飯後鐘」便是呂蒙正落魄時的典故。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呂蒙正考中第一名進士,出任升州通判,後來入選翰林學士,提升為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

呂蒙正發跡以後,並沒有以怨報怨,反而厚賞寺廟的僧眾。他的生母劉氏,雖被生父逐出,但矢志不肯改嫁,呂蒙正便恭迎父母同他一起住,同堂異室,侍奉得非常周到。父母相繼逝世後,呂蒙正入朝參政。有一名官員指點著他的背影說:「這樣的人也能參政嗎?」

呂蒙正佯裝沒有聽見,從容而過。同事們很不服氣,欲去問那個官員的姓名,呂蒙正連忙阻止道:「不必,不必,若知其姓名,便終身不能忘記,還是不知的好。」

同事們見呂蒙正如此寬宏大度,都從心裡佩服他。呂蒙正做了宰相之後,剛正不阿,有一個下屬家裡藏有一古鏡,欲送給呂蒙正,自稱這面鏡子可以照二百里。呂蒙正笑著說:「我的面孔不過碟子大小,何用照二百里的鏡子呢?」堅拒了這名下屬的饋贈。

呂蒙正平時常準備一個夾袋,無論大小官吏,進見時都要詳細地詢問他的才學,記錄下來裝在袋內,等到朝廷要用人的時候,便從袋中取出過去的記錄,按才奏薦。所以,呂蒙正為宰相的這段時間,朝廷取官都是量才而用。

趙炅經常有北伐的想法,呂蒙正諫阻道:「隋唐數十年中,四征遼邦,民不堪命。隋煬帝全軍覆沒,唐趙炅自運土木攻城,終歸無效。可見治國大要,在內修政事,內政修明,遠人自然來歸,便足致安靜了。」

趙炅聽從了呂蒙正的諫言。所以,呂蒙正為相期間,朝廷沒有勞師遠征。

做皇帝的人,都想做一代聖君,趙炅也一樣,他常問近臣,朕比唐太宗如何?李昉是一個善於諷諫的人,他心裡雖然明白,趙炅比唐太宗差得遠,但又不好直接說,於是隨口誦了白居易《七德舞》詞:

怨女三千放出宮,死囚四百來歸獄。

兩句詩包含兩個故事:前一句說的是李世民做了皇帝後,遣散三千宮女,發給川資,讓她們回民間擇偶婚配,這是李世民的一項德政;後一句說的是四百名關在牢中的死囚,在農忙雙搶季節,請求放他們回家去幫助家人做農活,雙搶完後,再回來受死刑。任何一個朝代,恐怕沒有人敢答應這樣的請求,李世民竟然就答應了,而且還沒有派人監督,囚犯回家後,乘機逃跑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四百名死囚放出,雙搶過後,竟然一個不少地全部自動回到牢房接受死刑判決。這種事例絕無僅有。事後,李世民赦免了這四百名死囚。

趙炅聽了李昉的諷諫,連忙起身回答說:「朕不及他,朕不及他,卿的話警醒朕了!」

寇準也是一個心直口快、直言敢諫的人,朝廷議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趙炅曾讚許地說:「朕得寇準,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啊!」

總的來說,朝廷中樞機構的官員還算開明,但是汴梁城外的情況,恐怕就沒有這樣樂觀了。

就拿蜀中官吏來說,那裡天高皇帝遠,情況與京城就大不相同。太祖滅蜀之後,西蜀原有的府庫錢財都運往汴梁。留下來治蜀的官吏,為了向朝廷邀功請賞,不惜民力,在常賦之外,肆意加征,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西蜀青城縣令齊元振,更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傢伙,想盡辦法,巧立稅費名目,搜刮民脂民膏,對百姓是敲骨吸髓,弄得十室九空,百姓苦不堪言。

淳化四年(993年)二月,青城縣轄區內一個叫王孫亭的地方,有一個名叫王小波的茶農順應民心,召集一班被壓迫受苦的貧民揭竿而起,他對眾人道:「列位鄉親父老呀!我們的痛苦受夠了,難道我們還要繼續忍耐下來嗎?你們看這個社會,貧的貧,富的富,很不均平啊!我們這些痛苦是誰給的?就是這班貪官污吏。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你們看那個狗官齊元振,他把青城的政治搞得亂七八糟,我們不去說他,那不是我們小百姓管得了的事;他把公家的財產都掏空了,裝進了私人的腰包,我們不去管他,反正那是皇帝老兒的錢;但如今,他又挖空心思,興出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把我們辛辛苦苦在烈日底下、寒冷的風雨中,拼著血汗掙來的幾個活命錢都變著法子奪去了,格老子的,這是要逼著我們去死啊!這日子還能過嗎?列位鄉親們呀!反了吧!殺了那個狗官齊元振。」

「反了!反了!」鄉親們群情鼎沸,「格老子的,殺了那個狗娘養的齊元振。」

王小波接著說,今日起事,並不想爭城奪地,無非是要均貧富罷了。

王小波「均貧富」的口號,很有號召力,得到了貧民的響應,數日之內,就拉起了一支數萬餘人的隊伍,他們準備攻打青城縣城。

宋初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爆發了。

王孫亭離青城縣城只有幾十里路程,起義隊伍群情鼎沸,沖向青城縣城,一路上,人數在不斷增加。青城縣毫不設防,不見一兵一卒,王小波率領的起義軍沒有遇到任何阻擋,直接湧進了縣衙。湊巧縣令齊元振正在縣衙召開會議,大小官吏被王小波率領的隊伍一鍋端了,不曾漏掉一個。

原來,青城的兵卒都被齊元振派到鄉下收稅去了,在他的心目中,百姓始終是他的子民、壓迫的對象,決不敢犯上作亂,所以,縣城設不設防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正是他的自信和對百姓的蔑視,給了起義軍機會。

起義軍捉住齊元振之後,並不給他辯說的機會,拉到院子里,當眾剖腹,挖心掏腸,將錢裝到他的肚子里,陳屍門外,揭示他的罪狀。

起義軍佔領青城縣後,便以青城為根據地,分兵攻打彭山,青城、彭山百姓得知有人起來造反了,紛紛響應,起義軍隊伍日漸壯大。

西川都巡檢使張圮,調兵前往鎮壓,在江原與王小波的起義軍展開戰鬥,亂戰之中,張圮張弓發矢,射中王小波的左眼。王小波忍著劇痛,一馬當先,殺向官兵陣中,把張圮的官兵殺得片甲不留,張圮也死於亂軍之中。

王小波也因左眼傷勢過重而亡。

眾民安葬了王小波,推舉王小波的妻弟李順為首領,領導這支起義軍繼續進行戰鬥。李順率領這支農民起義軍,攻克邛州、永康,歸附者達數十萬之眾。起義的風暴席捲了整個川西平原,並攻佔了川西重鎮成都。在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權,李順做了大蜀王,兩川為之震動。

西蜀有人鬧事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京城。

這時候,朝中的人事有了很大變動,李沆、賈黃中、李昉、溫仲舒等人先後被罷免,蘇易簡、趙昌言當了參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

趙炅接到蜀中的告急奏摺,頓時慌了手腳,立即召開御前會議,商議如何應對川民鬧事的事情。他憂心忡忡地對大家說:「四川有幾個草賊鬧事,還殺了幾個縣令,這件事情該怎麼辦?各位卿家,快替朕出個主意。」

趙昌言聽了,覺得有點不對味兒,說道:「陛下,能殺幾個縣令的人,還能算是草賊嗎?以臣估計,怕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趙炅見趙昌言將事情說得如此嚴重,似乎也有些著急,連忙詢問眾大臣,怎樣解決這件事情。

有的人建議派遣大臣入川招撫,趙昌言卻極力主張派兵前去圍剿,他認為,川中小民興兵作亂,雖然是跳樑小丑的鬧劇,但朝廷如果不派兵前去征討,便難以顯示天威,如果賊勢蔓延養成大患,到時局勢恐怕就更難收拾了。

趙炅覺得他說得有理,即命宦官王繼恩為兩川招安使,率兵五萬官兵西行;命雷有終為陝西路轉運使,負責西征軍糧餉的供應。

王繼恩的西征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