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大宋開國 四 太后的遺囑很怪

趙匡胤用贖買政策解除了禁軍中幾員大將的兵權之後不久,突然心血來潮,又想讓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統領朝廷禁軍。

趙普得知後大驚,慌忙進宮勸止趙匡胤的這個決定,他說,符彥卿已經是位極人臣,不能再授予兵權,況且,剛剛收回兵權,又要放出去,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趙匡胤解釋說,符彥卿是自己人,不會有異心。

趙普悶了半天,突然反問道:「天下之事,沒有誰能預料得到,陛下當初同世宗皇帝不也是很好嗎?為何又負了他呢?」

趙匡胤默然無語。他能有話說嗎?當初他與周世宗柴榮的關係也很鐵,柴榮死後,他就從人家孤兒寡母的手中篡奪了天下,絲毫也不念與周世宗的交情。

趙匡胤連妹夫高懷德的兵權都奪了,為何又要授符彥卿兵權呢?豈不是妹夫不如一個外人?其實不然,符彥卿與他們趙家關係確實非同一般,也是姻親。

符彥卿自幼善騎射,成人後驍勇非常,歷晉、漢兩朝。周太祖郭威即位,任天雄軍節度使,晉封為衛王,柴榮的老婆是符彥卿的女兒,周世宗即位後,加封符彥卿為太傅。一個偶然的事件,這位國丈爺又成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的岳丈。

說起趙光義與符家的這門親事,還有一段趣聞。

後周時,趙匡胤還在周世宗手下當差,有一天,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帶著幾個人到東郭門外射獵,見一隻喜鵲站在枝頭上唧唧喳喳地叫,彎弓一彈打去,擊中了喜鵲的翅膀,喜鵲墜落到符家後花園去了。一來是鬼使神差,姻緣天定,二來也是趙匡義淘氣,竟然翻過院牆,進園中去找那隻射落的喜鵲。誰知剛剛跳下牆,就被園內的兩個丫環看見了,丫環見牆外翻進一個人,以為是賊,嚇得大喊大叫:「抓賊!趙匡義見被人家誤認為是賊,紅著臉愣在當場,感覺很慚愧。這時,從假山後面走出一個年方及笄的絕代佳人,沖著丫環斥責道:「哪兒來的賊?大驚小怪的。」

丫環指著剛翻過牆的趙匡義道:「賊就在這裡。」

佳人舉目看去,見院牆根下果然站著一個小夥子。恰在此時,趙匡義抬起頭,兩人的眼光正好碰在一起,剎那間,彷彿有磁吸一般,兩個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呆了。原來,趙匡義也是一個美男子,雖無子建之才,卻有潘安之貌,佳人遇美男,互生愛慕之心。兩個丫環有些莫名其妙,提醒道:「小姐,他是個賊呀!你看著他幹什麼?」

趙匡義聽丫環叫佳人為小姐,猜定佳人就是小皇姨無疑。因為他常聽哥哥說,世宗有一個小皇姨,就是符彥卿的第六個女兒,生得姿容絕代,貌美如花,尚待字閨中。眼前這位小姐如此年輕,又生得這樣漂亮,不是小皇姨還能是誰呢?

小姐經丫環一叫,如夢初醒,臉頓時紅到耳朵根去了,連忙收回視線,嬌滴滴地沖著丫環說:「去問問看,是誰家的公子,青天白日的,翻牆入園要做什麼,想做賊嗎?」

佳人名義上是責問趙匡義,實際上是叫丫環傳話,因為彼此不相識,男女授受不親,不好直接詢問,只好借丫環傳話。

趙匡義不待丫環責問,連連作揖,對丫環道:「煩姐姐回覆你家小姐,小生叫趙匡義,是趙司空的兒子,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的弟弟。」

丫環搶白道:「你這個人好奇怪呀!看你模樣長得挺俊的,問你為何要翻牆做賊,哪個要你背家譜呀?」

趙匡義遭到一頓搶白,頓時臉頰通紅,自覺很不好意思,模樣也非常尷尬。那邊小姐見狀,沖著丫環嗔怪道:「不要這樣凶嘛!讓人家慢慢說,何必要搶白人家呢!」

丫環不敢作聲了。趙匡義也不要丫環傳話了,介面說:「小生看到雪後天晴,帶幾個人在外面放馬遊獵,從貴府院外經過,一彈子打中一隻喜鵲,喜鵲墜落到小姐園中,只怪小生一時孟浪,翻牆過來撿喜鵲,實在是不該,請轉告你家小姐,恕小生冒昧之罪!」說罷又是連連作揖。

丫環一字不漏地把趙匡義的話向小姐複述了一遍。

小姐沖趙匡義道:「令尊與令兄,都與家父同殿為臣,有通家之好,公子也不算是外人,如果從正門進來,那就是客人,侍婢也不敢冒犯,就是外人見了,也沒有什麼話說。只是翻牆而入,實在是少了禮數,於理不合。人言可畏,此地不可久留,請公子從院門出去吧!」

說罷叫丫環去給趙匡義開門。

趙匡義見佳人下了逐客令,不敢再去尋找那隻墜落的傷喜鵲了,沖著符小姐遠遠一拱手道:「多蒙小姐海涵,小生這廂有理了!」說罷,跟在丫環後面,從院牆後門出了符家的後花園。

趙匡義回家後,便將翻牆入符家花園的事講給趙匡胤聽。言語之間,對貌美如花的小皇姨讚不絕口。趙匡胤聽了,哈哈大笑道:「恐怕天緣相牽,才出現這樣的事情,既然你對符小姐如此鍾情,我去托范樞密給你說媒,成就這門親事,你意下如何?」

趙匡義當然是求之不得,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第二天,趙匡胤果然去了范質家,托他到符彥卿家替趙匡義保媒。范質沒有推託,滿口答應了,並說他的夫人與符彥卿的夫人是兩姐妹,叫夫人出面,這事准成。趙匡胤大喜道:「如此,請尊夫人到符府走一趟,倘得如願,定不忘玉成的大德。」

范質的夫人來到符家,見過符彥卿夫婦,說明了來意。符彥卿回答道:「這段姻緣,實在是很般配,我是很願意答應的。只是昨天聖上親自替韓通的兒子保媒。如果答應了趙司空這邊,顯然違了聖意;如果答應了韓通那邊,又傷了夫人的情面,真的是左右為難呀!」

范夫人振振有詞道:「擇婿不能看情面。大凡一段婚姻總要郎才女貌,兩相般配,結婚後才能男歡女悅,夫唱婦隨。如果只顧了情面,不問兩人是否般配,強行將兩個不般配的人捏在一起,碰著好的,算是天做之緣,碰上不好的,便是孽緣,那樣會斷送女兒的一生幸福。所以為女兒擇婿,要選擇男方的性格、品貌,看是否與女兒般配,勢位、情面是無關緊要的。拿韓、趙兩家的兒子品貌來說,趙公子是龍鳳之姿,韓家的兒子如同豬狗,怎麼能將自己的女兒撇開龍鳳不配,卻硬要嫁給豬狗呢?就是聖上,他是萬民之主,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不見得要強逼婚嫁,造就一樁惡緣吧!」

符彥卿雖然認為范夫人說得有理,想了想,提出了一個不得罪人的辦法。

范夫人忙問是何辦法。

「拋綵球招親!」符彥卿說道,「我準備仿效古人之法,於門前搭一彩樓,叫我家女兒上樓去拋綵球招親,到時,叫韓、趙兩家公子到彩樓前接綵球,誰家公子接著了,我的女兒就嫁給誰。聽天由命,兩家都無怨言。」

范夫人也認為這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於是回家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范質,范質再去回覆趙匡胤。

符彥卿先命家人在自家門前搭了一座彩樓,選擇了一個良辰吉日,先向韓、趙兩府發去帖子,說符家的女兒拋球擇婿,請兩家公子屆時前來接球撞婚。

拋綵球招婿的這一天,韓通命兒子穿了一身吉服,到彩樓前接球。趙匡胤也叫趙匡義穿了一身艷服,趕往符家門前接球,並挑選了十六名家丁,簇擁而去。

小皇姨拋綵球招親的消息,轟動了整個汴梁城,市民們奔走相告,蜂擁而來,都要看這拋球撞婚的新鮮事。

符府門前,聳立著一座花錦綵綢紮成的彩樓,遠遠看去,五彩紛呈,鮮艷奪目,既像一堆花朵,又像一團錦簇。那位天仙般的小皇姨雙手捧著一個綵球,端坐在彩樓上,兩行婢女站立左右,恰似那綠葉襯映著牡丹。

彩樓下人山人海,萬頭攢動,全都擁擠在那裡看熱鬧。樓前一箭之地,被繩子圈著,不準閑人越雷池一步。韓、趙二位公子站在圈子內,各守一半的地盤,睜大眼睛,眼巴巴地看著彩樓,等待綵球從天而降。兩家的家丁,各站在圈外搖旗吶喊,為自家公子助威。

正在這時,彩樓上樂聲陡起,原來是小皇姨已經離座站起來了,只見她手捧綵球走到彩樓前,在眾目睽睽之下,展眼向樓下看去,趙匡義她是見過的,自然認得。所以她第一眼看的是趙匡義,只見他今天一番刻意打扮,比前日更是不同,真是氣宇軒昂、儀錶出眾,是那種女人見了就喜歡的美男子,不由自主地沖著趙匡義嫣然一笑。再轉頭看趙匡義身邊的那個人,臉如黑炭,背如彎弓,是那種在大街上行走連要飯的婆娘都不屑一顧的醜男人。兩相一比較,優劣立現。小皇姨鼻子里輕輕地哼了一聲,掂了掂手中的綵球,估摸著怎樣能將這個決定自己一生幸福的綵球投到趙公子的懷裡。

彩樓下的兩個人向樓前湊了湊,不停地向樓上招手,示意彩樓上的小皇姨將綵球拋給自己。只見小皇姨將綵球高高地舉過頭頂,往下輕輕地一擲,真是好眼力、好準度,綵球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趙匡義的頭上。

韓公子一見急了,一個箭步衝過去,欲搶那剛剛拋下的綵球。

小皇姨站在彩樓上傻了眼,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