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方逢時還在跟郭淡要錦囊妙計時,盟軍的第一支軍隊已經渡過鴨綠江,抵達義州。
是由游擊將軍史儒率領的一千遊騎兵。
這朝鮮國主李昖是日盼夜盼,可算是盼到了天兵,本是欣喜若狂,卻又發現只有寥寥千人,這天兵再強,千人也無所作為啊!
史儒率領這一千遊騎兵可不是來打仗的,他們是過來打探周邊情況的。
由於方逢時對於朝鮮實在不敢相信,怕南岸有倭軍的伏兵,不敢輕易派大軍渡江。
史儒打探了一番,確認周邊沒有伏兵後,第二波進駐的是麻貴率領的五千神機營。
朝鮮大臣一看這回來的多,可以打了,於是李昖就派順安郡郡守黃瑗去催戰。
「天將,我們剛剛得到一封情報,倭賊聞天兵來援,頓時聞風喪膽,其主力已經退到漢陽,平壤城中只有寥寥數千人,天兵以一當十,若此時突襲平壤,將軍便可拿下首功。」
黃瑗是聲色並茂道。
麻貴笑道:「真是抱歉,這軍令如山,我率軍來此,並非是為了進攻平壤城。」
黃瑗愣了下,傻乎乎地問道:「那不知天將來此是為何?」
麻貴道:「乃是布置防守,掩護我軍主力。」
「……!」
方逢時是非常小心,一波打探,第二波是來防衛,麻貴之後,就是吳惟忠率領第三波軍隊進駐,這朝鮮官員又來催戰,這還不打,更待何時。
吳惟忠相當老練,他的任務是步步為營,擴大的盟軍的防守圈,因為平安道幾乎全部淪陷,不能依靠朝鮮去防衛,同時他將防線往北延伸,其目的就是要掩護左先鋒女真軍隊從咸鏡道進軍。
因為女真是以騎兵為主,渡河對他們來不容易,萬一遭到伏擊可就糟糕了,努爾哈赤非常擔心這種不必要的損失,他如今人馬也就那麼一點,他要求得到掩護。
朝鮮大臣是急得不得了,天天派人來催戰,剛開始吳惟忠還敷衍他們,到後來,都懶得搭理去他們,借各種巡視,躲避朝鮮官員。
方逢時是千叮萬囑,千萬不能相信朝鮮官員,一切都以軍令為主,違抗軍令者,斬!
其實吳惟忠來之前就知道日軍第一軍主力全都在平壤城,結果朝鮮告訴他只有少量敵軍,不禁心想,方尚書說得果真一點不錯,朝鮮人不可信也,這要衝過去,太危險了。
等到吳惟忠布置完防衛之後,李如松才率領炮兵團進入朝鮮。
而關於李如松的進駐,朝鮮人都不知道,因為吳惟忠進駐之後,就直接將朝鮮防衛兵排除在外,由明軍直接防衛。
因為吳惟忠不但不相信朝鮮人,而且他還害怕朝鮮人給敵軍通風報信,這炮兵團可是明軍最高機密,是拿下平壤的關鍵。
朝鮮上下急得都快要暈過去了。
天兵也太慢了。
但李昖也不敢多嘴,至少他現在是安全了。
可別說朝鮮,就連倭軍也有些等不及了。
關於黃瑗手中的那封情報,其實是小西行長故意泄露給他們的,而且他也將多半主力從南岸撤回到平壤防衛,給朝鮮人一種主力後撤的假象,誘使明軍進攻平壤。
哪裡知道明軍根本不為所動。
他原本設想先吃明軍一波,打擊明軍士氣,讓明軍不敢冒進,因為他們現在的後勤是非常吃緊,他需要為自己的後勤爭取時間。
要是明軍不進攻,也就罷了,拖下去對他也是非常有利的,這前線就只有兩個半軍團,主要就是他的第一軍團和加藤清正得第二軍團,第三軍團只有一半在後方。
至於後面第四、第五……軍團,全都還在後方消滅各地義軍,他們要上來也只會增加後勤的壓力,甚至可以說他們的後勤難以維持大軍都屯在前線。
於是小西行長又派人送信到明軍大帳,表示我們不想跟大明為敵,我們只是跟朝鮮過不去,咱們倆是可以談一談的。
希望先穩住明軍。
可他哪裡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明軍是了如指掌。
這期間明朝沒幹別的,就是大量遣派錦衣衛進入朝鮮,他們自己沖的太快,無暇顧忌這些,給了錦衣衛很大的操作空間,關鍵朝鮮各地義軍,也很好掩護了錦衣衛。
吳惟忠一看這來信,就知道小西行長在打什麼鬼主意。
而小西行長並不知道的是,其實明軍也著急,明軍渴望早點將戰線推至漢陽,奪取仁川港口,解決這後勤問題,實在是朝鮮這盟友太令人失望了,他們只能自己先花點時間來鞏固後方。
明軍要不鞏固後方,努爾哈赤都不敢入場。
吳惟忠表示可以談。
正當雙方準備會晤時,明軍突然出擊,麻貴與金台吉率領三千騎兵出擊,秋風掃落葉般的清除倭軍在城外的幾股防衛力量。
但這只不過是雙方試探性的,都只是派了很少的兵馬出戰,只不過弓馬嫻熟的女真兵,令日方在野外布置得少量火銃兵,顯得有些無所適從,騎兵可以在移動中放箭,而且非常准,而如今的火繩槍本就打不太准,打移動目標那更是想死。
掃平障礙之後,李如松立刻就率神機營主力壓上。
小西行長也不覺得是自己中計了,反正大家都是睜著眼說瞎話,不相信是正常的,而且平壤地勢險要,他本來也就是要依靠這險要地勢去防守,不打算跟明軍在城外決戰。
如今城內一共有一萬六的守軍,城北得牡丹峰還有三千守軍,兩邊形成互守之勢,並且他們這一支日軍可是大量裝備鳥銃的精銳,打防守戰對他們是有優勢的。
不過他並不知道的是,這回李如松帶了一千門最新式火炮前來招待他們,為了這炮兵,明軍都放棄了不少騎兵,不算努爾哈赤的話,明軍一共也就三千騎兵,其中兩千還都是女真兵,等於明軍就只有一千騎兵,用於機動戰,大量的馬都用來拖炮。
李如松認為如果克服火炮的速度,令其能夠與步兵、騎兵協同作戰,這火炮就是最強的武器。
他這回是調用了三千匹馬,五千人來增加火炮的機動性。
在兵臨城下之後,方逢時命吳惟忠進攻北邊的牡丹峰,李如松、李如梅負責進攻城西的七星門,麻貴、劉綎負責進攻城西的普通門。
唯有南面得蘆門是由朝鮮軍務大臣柳成龍負責進攻。
原本方逢時都不打算讓朝鮮軍參戰的,但是來到這裡之後,朝鮮大臣就對此表示不滿,盟軍盟軍好像跟我們朝鮮軍沒有關係,你們連開會都不請我們朝鮮將軍參加。
我們的地位還不如女真人么?
他們心裡真是沒點逼數。
為了團結內部,方逢時只能邀請朝鮮軍務大臣柳成龍參與會議,柳成龍在會議上強烈表示他們朝鮮方面要單獨進攻城南蘆門。
方逢時在考慮了一會兒,便也答應下來。
朝鮮方面對此是相當滿意,這才是真正的天朝統帥,什麼麻貴,什麼吳惟忠,都是一群垃圾,一點都沒有大局觀。
而那邊小西行長也是嚴陣以待,他認為守是絕對能夠守得住,但是要反擊的話,可能會有些困難。
可戰爭打響之後,就完全不是小西行長想像的那回事。
轟轟轟轟轟!
千門大炮對著平壤城得城門、城牆是狂轟濫炸。
炮聲震天。
霎時間,城牆之上全部別濃煙覆蓋,城牆上的倭軍沒有被炸死的,就是被活活熏死。
這倭軍剛從村裡出來,村戰是不可能用炮的,再加上日本的地形也不方便用炮,之前打得又是朝鮮軍,哪裡見過這麼大的陣仗,當即就被轟得是心膽皆碎,士氣瞬間跌落到低谷。
別說倭軍,一旁的女真兵也是一臉蒙圈。
那金台吉看著都傻了,他們也不知道明軍都已經進化到這種地步,畢竟遼東軍才剛剛軍制改革,雙方又沒有打過,沒有見識過這火炮。
暗自慶幸,幸虧咱們是明軍的盟友,而不是明軍的敵人。
而明軍將士是紋絲不動,身著神機營專有的黑色鎧甲,列隊站於炮陣後面,上萬旌旗迎風招展,整整齊齊,反正你們也打不到我。
這就是李如松慣用的攻城伎倆,攻城戰死傷太大,而在洞烏、播州時,明軍也沒有多少人,他得算著打,他發現先炮轟那麼一兩日,可令對方士兵精神崩潰,喪失鬥志,同時又能激發己方士氣。
事實也是如此,城牆上得日軍被煙霧灰塵籠罩著,這精神都快失常了,出現了幻覺,就覺得敵軍已經攻上來了,畢竟這聲勢非常嚇人,對著空氣聲嘶力竭地咆哮,揮刀空砍,閉著眼開槍,釋放箭矢。
遠遠看熱鬧的明軍則是熱血沸騰,就等著將軍一聲令下。
而牡丹峰那邊情況倒是要好不少,吳惟忠也只是轟而不攻,主要是在山下布置密集的火力網,有本事你們就下來,我是不會上去得,是要試探我們的彈藥庫嗎?
我明軍別得不多,還就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