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騰訊帝國的未來 騰訊的制勝之道 邊際效益的臨界點

在傳統的經濟現象中,邊際效益一般都是遞減的。而在互聯網領域,邊際效益將在一個漫長的區域內為零。只有熬到「臨界點」,邊際效益才突現戲劇性的暴增。

互聯網資深專家姜奇平認為,騰訊的QQ之路,是馬化騰一個人走出來的中國式互聯網之路。騰訊的平台就是王府井大街。試想,騰訊最初建立的時候,是一條虛擬的「王府井大街」,能走到這條街上的人,必須有一個「身份證」,而這個「身份證」,就是QQ號碼。他們的目的均是為了認識新朋友。通過網路技術,海南人可以和佳木斯人露個笑臉,講個笑話;上海人和西藏人可以互相探討詩歌、文學問題……只要打開添加的目錄,所有的人都可以由陌生人變成朋友,天南海北神侃一通。

第一波人帶來了第二波人,第二波人又帶來更多的人……如此循環往複地擴大,如此一來,這條虛擬的「王府井大街」開始遠近聞名。而在這個過程中,騰訊起了什麼作用?騰訊一直在做基礎設施方面的事情,就是修建街道。馬化騰最初做出QQ這個軟體的時候,只是覺得好玩。先期的成本就是馬化騰的技術成本。如果繼續用王府井大街做比喻的話,就是馬化騰有了一個想法,他要修一條街道,在開土動工之前,沒有產生任何物質成本。但當馬化騰把這個軟體放在互聯網上供人下載的時候,成本就產生了——伺服器的成本。某一天,騰訊公司的幾個創始人發現QQ系統上有100個人同時在線的時候,他們又驚又喜。可是隨著用戶數的增加,公司需要為這套系統投入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了。也就是說實際成本不斷增加,而邊際效益持續為零。

QQ的第一個測試版本,兩個月後註冊用戶已達20多萬,此後用戶數量呈指數型增長。馬化騰推出OICQ的第三個版本之後,註冊用戶數在一兩個月之內就已經達到了幾十萬,而且增長的勢頭越來越猛。用戶量劇增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資金告急,從添加設備到拓寬線路,從增加開發人員到投入管理費用——每一項都像個吃不飽的「無底洞」。而OICQ作為一項免費的服務項目,又不可能從用戶的增加里得到直接的利潤。

事實上,2000年以後,虛擬「王府井」已經聲名鵲起。QQ漸漸成為中國城市青年的一種生活時尚。這個時候,馬化騰的壓力不是缺乏用戶,而是用戶數瘋狂飆升。以每天新增註冊用戶數80萬計,騰訊每周就需要投入一台雙CPU、1G內存的伺服器,這些設備價值7萬多,再加上租用帶寬和其他的硬體成本,每個月都需要幾百萬元的成本。

到了2001年中期,騰訊的新增註冊量更是達到每天90萬人以上,使騰訊公司不堪負荷。此時擺在馬化騰面前的難題是,他必須尋找到最佳盈利模式,否則,上億的用戶量——這一最寶貴財富反將成為騰訊發展路途中巨大的包袱。

無奈之下,2001年7月,騰訊開始對用戶註冊實施控制。但每日的新註冊用戶仍然高達39萬人。那個階段騰訊公司每個月的費用開支在200萬元左右,其中僅增加設備的費用便佔了其中的四分之三,形勢相當嚴峻。

兩年多的時間,馬化騰一直在修建虛擬的「王府井大街」,實在不堪重負的馬化騰決定對新來的人群收取門票,這是一個失敗的策略,這導致了新人沒來幾個,原來在街上溜達的人也走了一部分。

新經濟企業的特徵是前期會經歷一個虧損階段,當產量達到一個臨界點(正反饋點)後,正反饋效應作用加強,企業可以扭虧為盈,步入高額的投資回報期,實現巨額利潤。中國移動推出「移動夢網」的一瞬,它也許不知道,這一創新性的價值鏈條會挽救一批互聯網公司。騰訊就在這批名單的前列。騰訊賺錢的速度和它當初註冊用戶的瘋長一樣,到2001年7月,騰訊實現了正現金流,到2001年年底,騰訊實現了1022萬元人民幣的純利潤。從那時候起,騰訊公司建的「王府井大街」修繕完畢。此後,就進入了邊際效益的增長階段。

在數字經濟領域,邊際效益增長的根源在於:邊際成本遞減和累積增值性。騰訊的網路價值體現在它無比龐大的用戶群、公司的盈利,與中國移動合作的SP的增值業務算是騰訊公司業務的一個亮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