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騰訊動了誰的乳酪 雙雄會 棋逢對手

儘管做搜索時,馬化騰已經相當低調,但今日的企鵝已今非昔比。業內人士用「長牙的企鵝」來形容騰訊的侵略性。2006年年底,騰訊內部有這樣一副招貼畫,畫面上一隻表情嚴酷的企鵝駕駛著一架戰鬥機在硝煙瀰漫的戰場穿梭,飛機上已經通紅的機槍口正猛烈地噴射著火舌,原來憨態可掬的企鵝已然露出了閃亮的獠牙。2007年4月中旬,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商業中心區,出現了騰訊的巨幅廣告,在廣告畫面中,成群的鷹、鯨魚、獅子組成了另一個與之相似的巨大形象,「匯聚2.3億QQ之活躍賬戶」產生的「大迴響、大影響」很是讓人有一些震撼。

儘管企鵝已長成「戰鬥企鵝」,但李彥宏依然自信。李彥宏的信心來自於他的百度。按日曆的年份,這家公司2000年創立,2001年平穩地度過了互聯網的冬天;2002,技術年,百度搜索技術真正成熟了;2003,流量年,流量比上一年漲了7倍(2002年和主流門戶搜索流量平起平坐);2004年是品牌年,「百度」受到廣泛的認可,2005年上市。上市之前,李彥宏非常低調,上市後,外界熱情地關注其快速增長的財富,而他似乎並不願意將自己塑造成「一夜暴富」的代表。總的來說,李彥宏和百度的故事,被簡單概括為一次專註的勝利。

這種專註,可以追溯到1999年,那一年的國慶,細心的李彥宏注意到:一些人的名片上開始有E-mail地址了,大街上有人穿印著「.」的T恤了。李彥宏斷定:互聯網在中國成熟了。那時候的李彥宏,存摺上的錢在兩到三年如果沒有絲毫進賬,也可以保證一家人的生活。因此,辭職理所應當。向來不愛開車的李彥宏,那段時間,日復一日的在舊金山沙山路(sandhill風險投資集中地)走街串巷。故事如童話般的續寫,所有的付出均有回報。

「中國市場+李彥宏雄厚的技術背景+李彥宏願意放棄優厚待遇創業的決心」,讓本來只要求100萬美金的李彥宏多得了20萬美金,李彥宏拿到了數額巨大的一張支票,120萬美金!隨即買機票,在聖誕節之日降落在北京。年底,當納斯達克指數從2500點躍升至3000點,又用了一個半月時間沖至4000點時,31歲的李彥宏正在給自己籌備中的公司起名字。

那個年代,當中國網路公司普遍採用Sohoo、Ctrip、eLong等中英夾雜的品牌時,李彥宏從宋詞中選取了「百度」二字。而那一年的馬化騰卻在遭遇著自己有生以來最大的困窘,公司的賬面上只有一萬多塊錢了,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李彥宏或許是2000年那一撥「知識英雄」里最不為人熟悉的。

有了名字後,下面的事情就是開張。這是一個頗為簡單的開始,2000年1月1日清晨,李彥宏把1個會計5個技術員叫到自己和合作夥伴徐勇合住的北大資源賓館房間,「我們這就開始了,辦公室兩條紀律,一是不準吸煙,二是不準帶寵物。」

再然後就是創業的第一個春天網路泡沫破滅,李彥宏開始找第二筆錢。有壓力,但不怕斷炊——當初按6個月拿到的錢,李彥宏是按照12個月來花的。說服投資人比年前要難,但也沒多難,9月,1000萬美金順利到位。資金的壓力緩解了,客戶越來越多——幾乎所有的門戶網站都在使用「百度」搜索的服務。但李彥宏卻開始了思考:市場份額已佔到80%,還不能掙錢,商業模式肯定不對頭。

2001年8月,李彥宏「固執己見說服董事會」。董事會電話會議,李彥宏一改平素的溫和、民主、安靜,忽然變得激烈、決絕、大嗓門——深圳總經理辦公室外,「百度」的員工們只聽見一個人一直在說——董事們終於有保留地投降了:李彥宏,並不是你的道理讓我們信服了,而是你的態度——既然你這麼堅決這麼有信心,我們只能讓你去試了!

2001年9月,李彥宏力主百度結束此前將搜索技術提供給各大門戶的運作模式,終止與門戶合作,並推出了自己的網站和競價排名。他作出這一決定的理由是,在中國互聯網的冬天,各家網站只想要「最便宜的技術」,而不是「最好的技術」,這讓他感覺不佳。

參照一直關注的美國同業overture的經驗,李彥宏做自己的網站引入競價排名。一個必須強調的細節是,一向謹慎的李彥宏這次變招,也因為他看到了美國的Overture推出的競價排名——業內人士回憶,百度對此事反應之快,甚至超過身在美國市場的雅虎。

在李彥宏看來,他辭去原來的工作,放棄股票期權,並不是要做一個平庸的公司。此後,大家看到的是,百度主動成了Google的直接競爭對手。而且,是一個當時看起來明顯落後的對手。

2002年3月,李彥宏把公司的十餘名骨幹召集起來,說出了一個可謂激進的想法:9個月內,將百度的日訪問頁面提升十倍,並在頁面反應速率和內容更新頻率上全面超越Google。為此,李彥宏要求這些上班時間並不固定的工程師,每周兩次在早9點召開例會。動員會結束後,工程師們直接去購買了床墊,堆在會議室。之後的9個月里,百度的團隊以「快、准、全、新」為目標,每周維持兩三項重大改進上線,最終在當年底,確保六成技術指標超越了Google。

百度轉向,順理成章的進步。「沒有反覆、沒有動蕩」,直到2003年年底,李彥宏在北大開講座,不必再以「在座的誰用過『百度』」為開場白,在中場,總會有人不斷站起來,或者表達鍾愛,或者探討具體的搜索技術。「這時候,我意識到,『百度』算是基本上成了。」

接下來的故事,似乎有點雷同,百度上市後,如當年騰訊的遭遇一樣,遭遇了一撥又一撥的圍剿,但百度還是那個百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