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誰動了騰訊的乳酪 被動補課 老英雄王志東的歸來

1984年,王志東告別了家鄉東莞,踏上了北上的列車。王志東依然清晰地記得:火車到站後,他坐了一輛332路的公交汽車,在一個叫中關村的站台下車,然後步行去北大。王志東記住了「中關村」三個字。此後的5年,王志東成了中關村裡為了幾個小錢忙活的「小倒爺」,他的同學都笑他「俗」。直到1989年,他遇到王選。

1989年,王選已經52歲,那一年年末,王選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大獲全勝,國外的照排系統被迫退出中國市場。偶然之中,王志東把王選的產品做了二次開發,驚動了王選本人,於是特別遣人找來王志東,讓他進入自己的北大方正。一次,王選問王志東:「你能把我的程序改了,那你能不能把微軟的Windows系統也改了?」王志東做到了。後來又有了BDWin,意思是北大中文視窗的概念,還被人戲稱「笨蛋運」。

1991年王志東離開方正,寫出「中文之星」。1992年,王志東拿著這個「中文之星」與朋友合夥辦了公司,就是「北京市海淀區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這個公司的成立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是王志東第一次創業。當時的情況是:國內當時還沒有《公司法》,公司只能註冊為集體所有制。公司成立的時候,其他成員同意把中文之星登記為個人發明,而且讓王志東作法人代表,但最後的結果是性格憨厚的王志東真誠、謙讓了一把,把中文之星登記為公司所有。這個小小的細節為王志東後來「一無所有」的出走埋下了伏筆。王志東擔任了公司的總工程師和副總經理,主管技術,而他的同學主管財務和人事。王志東這個副總經理的頭銜形同虛設,他做得更多的還是技術。這種職位設置,開始就把王志東置於相當被動的地位上,作為一個天才的軟體設計人員,他需要的是一個安靜的研究氛圍,可公司向來就是一個名利場,王志東把自己置於一個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境地。當然這一切只是一種推測。

不過現在的王志東回過頭來看,「1992年和1993年推出的中文之星,不過中文之星對我本人來說是一個過度,它對我的人生還有計算機行業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後來「中文之星」被賣到了全世界,當新天地公司狀告美國某公司對「中文之星」產品的侵權時,「中文之星」的品牌被估值為12.2億元人民幣。從中文之星離開的時候,王志東把源代碼交了出去,這已經是他第三次這麼做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解釋,是「為了顧全江湖名聲」。而在此前,王志東從王選教授那裡出來,出於對王選的尊重和報答知遇之恩,第一次留下了源代碼。在離開北大時,出於對北大母校的感情,第二次留下了源代碼。第三次交出源代碼的那一年王志東只有26歲,不過這一次,王志東有苦難言。

1993年年底四通利方的成立,對王志東來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轉折,是他由一個技術人員向公司的管理者或者創業者的逐漸轉變,他和段永基的故事開了個頭,他和中國互聯網的關係也開了個頭。歷任四通集團副總裁、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利德華福總經理的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李玉琢,在《我與商業領袖的合作與衝突》一書中,對段永基作了如下的評價,「複雜多變的人,沒有人能正確評價他;那個時候,在外人看來,我和段永基是鐵杆;段永基的能幹是大家公認的;段永基才氣橫溢,講話有說服力,文章寫得也好,工作極為優秀。」

段永基的四通在香港上市,為了做概念,找到了王志東。王志東決定與四通合作,但要求隔離,只接受投資,不進入四通的管理體系,他要用國際慣例、矽谷模式來管理。王志東的「四通利方」,被認為是國內第一個引入風險投資的IT公司。那筆投資來自三家公司,一共650萬美元,佔了四通利方40%的股份,剩下的股份四通佔了40%,王志東的管理層佔了20%。

1998年12月1日,北京凱賓斯基飯店,一場名為「利方掀起新浪」的新聞發布會讓王志東達到了頂峰——當時四通利方正式宣布了和「華淵」聯姻的消息。王志東任新公司總裁,姜豐年出任董事長。2001年6月,除了北京創紀錄的高溫外,新浪和王志東的糾葛無疑是最火熱的新聞。資本與創業者、網路與盈利、上市公司與媒體公眾,「王志東事件」引發的話題充分考驗著中國人的想像能力,同時也給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古老國度上了生動的一課。即使時至今日,那錯綜複雜的「恩怨情仇」依然清晰如昨,作為新浪創始人的王志東被迫出局。

從最初的中文之星,到北大新天地,再到後來的新浪,王志東保持著自己的天真、坦誠,以及羞怯,每一次離開對他來說都是一次悲傷的出局。用王志東自己的話來說,「我找了一條最難走的路,別人可能認為風光還挺好,但是我走過來,已經是一道一道傷疤了」。「新浪往事,除非是今後寫自傳才會徹底講透。當我有時間寫自傳的時候,當事人也都能坦然面對了。」王志東雖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仍然無怨無悔,「其實我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自己的江湖名聲,我覺得我應該是一個在職業操守方面不會給別人留下任何把柄的人」。這正是一位互聯網「大俠」的風範。2006年,王志東公開指責馬化騰為「抄襲大王」,在互聯網的江湖中激起了一絲漣漪,但也僅僅是一絲漣漪而已。也許正因為王志東性格中那種堅韌,使他以一個非常好的心態,度過了在點擊科技最初的5年寂寥。

王志東的點擊科技成立於2001年。從最初的協同軟體,到即時通訊平台Lava-Lava,被譽為技術天才和中關村科技神話的王志東,這一次是不是摸著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脈搏行進?因為在QQ帝國和MSN侵入的領域,再次呈現一個神話的概率很低。

目前王志東潛心在做Lava-Lava OEM,這被業界認為是王志東為自己找到的第三條路,即時通訊領域的一個細分市場。Lava-Lava OEM跟QQ和MSN比起來,是個相對開放的平台,它針對的是很多群組用戶,可以在這個系統上進行二次開放。按照王志東的設想,這個即時通訊平台,主要跟兩大類夥伴合作:一類是各種增值服務商,比如視頻會議、網路傳真、企業簡訊、即時翻譯等,用戶選用哪個功能,就付哪個功能的錢,這時Lava-Lava就好像是一個渠道商;另一類夥伴是應用開發商,比如一個網站需要有即時溝通的功能,就可以把Lava-Lava系統拿去,根據自己網站的特點做定製化,可以更換界面、更換名稱,變得更符合自己的網站,這時Lava-Lava就好像是一件工具。

王志東進軍即時通訊領域,很多人認為是「費力不討好」。王志東承認,QQ目前在即時通訊市場的地位幾乎不可動搖,但他認為即時通訊領域是一片藍海,並不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是無法涉足的紅海。「如果把即時通訊主流功能列張表,幾乎沒有挑戰者各項都能做到合格。」王志東說,「這就是Lava-Lava的機會。」

2008年6月Lava-Lava推出合作加盟策略時,不少人質疑類似聯盟式的合作能否奏效,半年後,Lava-Lava增長迅速,其中註冊用戶從1800萬增長到2700萬、活躍用戶從100萬增長至210萬,這說明合作加盟策略已經奏效。或許王志東已經找到了點擊科技的藍海。而外界普遍認為,結盟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共同對抗騰訊。對此,王志東特彆強調:「我的競爭對手不是MSN、QQ,也許是我的結盟者與騰訊存在著競爭關係,所以,讓外界認為我們結盟是為了共同對抗騰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