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企鵝兇猛 馬化騰的商業思維 扁擔緣何開花

性格決定命運。跟所有的潮汕商人一樣,馬化騰勤勞、務實,他對於業界所盛傳的「插根扁擔都開花」的說法極為不屑:「擁有龐大用戶群的平台多了,像遊戲、郵箱、門戶。為什麼擴張成功的卻很少?」上億QQ用戶對產品推廣的確是優勢,但也可能是陷阱。無論是遊戲還是新聞,如果做得不好就推送出去,等於騷擾用戶,留下很惡劣的印象。這把雙刃劍起作用的前提是,自己的產品質量要過硬。從騰訊的網路遊戲、門戶到C2C、搜索的擴張腳步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規律:在保證現金流的情況下,同時開始IM以外的核心種子業務,種子業務的前提是盈利模式清晰,騰訊建立小規模團隊試運行;在這個過程中,把新業務與IM核心優勢進行整合,一旦整合成功,希望的曙光也就出現了。

馬化騰很忌諱一上來就燒錢圈地的做法。慢慢摸索逐步見效,可以控制好成本;而如果支出太大卻在短期見不到成績,資本市場上會有壓力,內部會不好交代。長遠而言,邏輯也一樣。「我們希望是穩,長期健康地成長,不一定沖得太高,慢慢走。」不用搶先發優勢,也能後來居上,這是騰訊最令人艷羨的優勢,所以「小企鵝」並不介意去擁抱別人。從目前來看,其追隨對手的戰略也屢屢獲得成功。比如騰訊目前的盈利重頭「QQ秀」,原本是網易丁磊最先在國內採用,卻因為缺乏像騰訊那樣的用戶基礎而擱置。馬化騰也戲稱好友丁磊是「井打到一半,沒出水就跑了」。

而qq.是騰訊在兩年前的門戶戰略。當時,門戶的概念早已經不再新鮮,門戶的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但騰訊仍然憑藉自己的「後發模式」擠進了門戶的第一軍團。2006年第一季度騰訊網路廣告收入僅為520萬美元,而馬化騰把自己的目標定位為:未來收入要與流量相匹配,簡單說來就是「超過網易」。而一年之後,從2007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來看,騰訊1500萬美元的網路廣告收入,對比網易的860萬美元,不但輕鬆實現了超越,更是後者的近兩倍。在門戶網站陣營中,qq.流量排名第一,已將新浪甩在了腦後;收入排名第三,全面超越了網易。qq.門戶流量的問鼎霸主,已經奠定了威脅新浪等以廣告收入為主的門戶網站的基礎,即將再次成為騰訊家族後發先至的成功典範。

新浪、搜狐等傳統門戶一直夢寐以求的網路遊戲的高增長,也在騰訊成為現實。2005年騰訊在網路遊戲領域的投資開始結出碩果,業務的大幅增長同時也驗證了平台價值以及立足長遠的業務發展策略。在網路遊戲給騰訊這一季度帶來強勁業績增長的時候,可以說騰訊的策略又一次奏效了。

當有人置疑騰訊沒有「技術含量」,就是靠著「簡單模仿+QQ用戶」闖天下時,馬化騰很不贊同這種將騰訊的發展策略簡單化的說法:「在擴張的過程中,我們是很依靠QQ,但同時,我們新加入的服務也改變了QQ社區。你不能認為有即時通訊,後面做什麼都可以一點不費力。遊戲、門戶、娛樂、搜索、電子商務,如果沒有即時通訊幫助就不如對手的話,長遠來說肯定還是沒有發展的。」

在如此策略下,扁擔也就開花了。一位長期研究騰訊的互聯網業內人士認為,馬化騰之所以能夠成功,從其個人的角度來分析,主要有三點原因:首先,馬化騰有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堅韌不拔的毅力。當初做即時通訊,根本就找不到盈利點,沒辦法掙錢,但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馬化騰堅持了下來。他可能動搖過,但從沒有想過要放棄。其次,馬化騰具有嚴謹的經營企業的作風,這種嚴謹似乎與生俱來。馬化騰知道在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企業應該做什麼,自己應該做什麼,他是一個制定企業戰略的高手,並願意自己帶頭,以身作則,去執行既定的戰略。第三,馬化騰做人也非常嚴謹,即便是在各種富豪榜上,他的個人財富不斷增加,排名不斷跳躍上升,他也從不張揚,關於馬化騰私生活的報道非常少,更沒有和他個人有關的負面新聞。關於馬化騰的報道都和工作有關,馬化騰專註於工作,而工作也回饋他樂趣和榮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