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章 河山表裡更分明——明清之際的風起雲湧 第二節 衝冠一怒為紅顏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於西安建國改元,旋即渡河東征。明軍精銳早已損耗殆盡,根本無力抵擋李自成兵鋒。大順軍一路勢如破竹,直入中原,逼近畿輔,對大明京師北京構成嚴重的威脅。

無將可用、無兵可派的崇禎皇帝在徘徊許久後,終於著手採用飲鴆止渴的最後一步棋——飛檄遼東總兵吳三桂入衛京師。吳三桂以驍勇善戰著稱,其部亦是大明最後一支勁旅,但吳氏率軍入關 ,也意味著大明撤去了最後一道防線,將遼東拱手送給了女真人。

當年三月,崇禎皇帝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其入關勤王,並起用吳父吳襄提督京營。由於明廷已有明確放棄關外土地之意,官紳家屬和相當一部分遼東百姓均跟隨吳三桂進關。

明朝死敵滿清果然聞風而動,攝政王多爾袞「聞中國本坐空虛,數日之內,急聚兵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無不從軍。成敗之判,在此一舉」,幾近傾國之力,連女真人自己也稱:「前後興師,未有如今日之大舉。」

遼東明軍在平西伯吳三桂及遼東巡撫黎玉田帶領下,於三月十三日進入山海關,駐紮於永平府 。然吳三桂等人還未來得及趕赴京畿面聖,李自成已兵不血刃地進了北京城,崇禎皇帝亦在滿腔憤恨中絕望自殺 。

局促在關內的吳三桂,立時處於一個微妙而尷尬的夾縫位置——山海關外,滿清多爾袞正率大軍南下;山海關內,李自成幾十萬大軍近在咫尺。而吳三桂手中只有不足五萬人馬,無力與任何一方抗爭。況且崇禎皇帝已上吊自殺,明朝不復存在,於他而言,可走之路只有兩條——要麼降順,要麼降清,且不容遲疑,時勢迫其必須立即作出選擇。

此時的局面是:李自成已佔據北京,即將成為新王朝的新皇帝,於普通人看來,不過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次的改朝換代而已,最常見不過。除此之外,吳三桂父親吳襄及其在北京的家眷亦已落入李自成之手,要保全親人性命,降順勢在必行。

但吳三桂與滿清亦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舅父祖大壽及兄長吳三鳳早已投降滿清,滿清皇太極執政時,更是反覆招降過吳三桂,除了祖大壽、吳三鳳等親屬、舊誼招降信源源不斷外,皇太極本人親自兩次致書吳三桂,勸其「相時度勢,早為之計可也」,但吳三桂並沒有接受。

即便盤算清了哪種選擇更有利,吳三桂還是表現出職業軍人的素養,沒有立即作出選擇,而是不斷派出探報,窺測形勢及方向。

誰也料不到的是,歷史將因為一個女人而改寫。

李自成進北京後,大肆拘禁明朝文武百官,以種種殘暴手段勒索財物,名為「助餉」 ,吳三桂之父吳襄也未能逃脫此命運。大順將領劉宗敏抄了吳襄的家不說,還將吳三桂愛妾陳圓圓據為己有。

陳圓圓本為江南名妓,殊色秀容,花明雪艷,能歌善舞,色藝冠時。其人歸於一介武夫吳三桂,內中亦有一段跌宕起伏之故事——

明朝末年,明廷千瘡百孔,搖搖欲墜,內有起義軍風起雲湧,外有滿人虎視眈眈。而紫禁城後宮亦不平靜,田貴妃在激烈的明爭暗鬥中脫穎而出,寵冠六宮。周皇后不甘心受到冷落,然其樣貌、風度確實遠遠不及田貴妃。她思慮過後,便派父親嘉定伯周奎去尋覓一位才貌雙全的絕代佳人,引入皇宮,好與田貴妃爭寵。

周奎身負秘密使命來到江南,四處探訪,終於選中了兩名女子,一是柳如是,二是陳圓圓。二姝均有傾國傾城之貌,香姿玉色,神韻天然,且各有所長——柳如是才氣縱橫,有林下之風 ;陳圓圓歌舞出眾,人云「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

然彼時柳如是、陳圓圓俱已名花有主,柳如是與文壇盟主錢謙益相戀,陳圓圓亦已與復社名士冒襄私下定情。二姝雖出身風塵,卻因心有所屬,不願意成為皇帝的女人。錢謙益雖因黨爭而失意於官場 ,卻是名副其實的東林黨黨魁,影響力不容小覷。在他親自出面斡旋之下,柳如是得以解脫。

陳圓圓得知自己被周奎選中後,亦是驚慌失措,立即向情郎冒襄求助。

冒襄字辟疆,江蘇如皋人,出身望族,其父冒起宗官至山東按察司副使,督理七省漕儲道。冒襄幼有俊才,負時譽,名入「復社四公子」之列,是當時著名的才子。其人號稱「天下第一美男子」,時人稱冒氏「所居凡女子見之,有不樂為貴人婦,願為夫子妾者無數」,風流俊賞,聲名更在其父之上。南京名妓董小宛是秦淮河上有名的冷美人,第一次見到冒襄,便對其一見傾心,不惜放棄自尊,低三下四地主動追求,足見其人儀錶風度之出眾。然冒襄因早已與陳圓圓定情,對董小宛的示好只是視而不見。

只可惜亂世之際,有情人多難成眷屬,陳圓圓將周奎欲選己入宮一事告知情郎後,冒襄大驚失色。他雖有些名聲,究竟只是一介布衣,如何能與主宰天下的崇禎皇帝爭女人?於是當機立斷銷聲匿跡,當了縮頭烏龜。陳圓圓由此被送入紫禁城中,開始了跌宕起伏之人生,最終落得「一斛明珠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

冒襄失去陳圓圓後,董小宛乘虛而入,以為可以憑藉柔情贏得天下第一美男子的歡心。冒襄雖然也與董小宛應酬來往,卻並未動真心,始終不肯出資為董小宛脫籍,甚至為躲避佳人狂熱追求而遠走他鄉。董小宛熱臉碰了個冷屁股,卻依舊矢志不渝,表示非冒襄不嫁。後來還是柳如是實在看不過眼,仗義出手相助,請錢謙益出面出資為董小宛贖身,又將其送至冒襄居處。冒襄無可推託,這才不得已將董小宛收為姬妾。

有意思的是,民間一直有傳聞說——令大清順治皇帝神魂顛倒而不惜得罪所有人的董鄂妃,便是冒襄之侍妾董小宛 ,愛妾為滿清皇帝所奪,這正是冒襄寧死不能降清的緣由 。

如果傳聞為真的話,這位為無數女子傾慕的第一美男子亦可謂世間最悲苦之人——情人陳圓圓被大明崇禎皇帝多奪,侍妾董小宛則被大清順治皇帝霸佔,而他最後愛上的女人吳琪死不肯與他在一起 。

再說陳圓圓。其人以周奎義女身份入宮時,正值崇禎皇帝內外交困、身心俱疲——內有起義軍風起雲湧,外有滿人虎視眈眈,大明王朝搖搖欲墜——根本沒有心思另結新歡。周皇后見皇帝對陳圓圓並不動心,只好打發她回了周府。

某日,遼東總兵吳三桂回京奏事,公務之餘,到國丈周奎家中做客,一眼相中了陳圓圓。彼時吳三桂手握重兵,在明廷有舉足輕重之勢,周奎正想要著意結納,便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

吳三桂得到陳圓圓後,極盡寵愛之能事。吳氏正妻張氏貌丑而悍,吳三桂對其頗為忌憚,不敢攜陳圓圓至遼東,只將愛妾留居京都,與父親吳襄住在一起,這才有了後來陳圓圓為大順將領劉宗敏所奪之事。但劉宗敏也未能坐擁佳人,李自成聽說陳圓圓有之美貌後,即派人向劉宗敏索走,收陳圓圓入內室,預備立為妃子。

此時的李自成,並未完全被勝利沖昏頭腦。他也意識到駐紮在山海關的吳三桂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勁旅,派明降將唐通招降吳三桂。又召來吳襄,命其寫信招降吳三桂。信中說:「爾以君恩特簡,得專閫任,乃怯懦觀望,使西兵長驅。事機已去,天命難回,爾君已逝,爾父猶存。嗚呼!識時務者,可以知所變計矣。及今早降,不失通侯之賞,猶全孝子之名。」

正在觀望中的吳三桂聽唐通「盛誇自成禮賢,啖以父子封侯」,怦然心動,遂決意投靠大順政權。大局由此而定。李自成派唐通接管了山海關,又召吳三桂入京。

三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崇禎皇帝上吊自殺三天後,吳三桂派人在永平府張貼告示,稱:「本鎮率所部軍隊前往北京朝見新主,所過之處一定秋毫無犯,地方百姓不必驚恐。」所謂「新主」,即指李自成。此告示等於公開表明吳三桂將向李自成投誠。

三月二十六日,吳三桂率部往北京進發。行至離北京不遠的河北玉田縣時,吳三桂遇到了自北京逃脫的僕人,得知愛妾陳圓圓為大順軍劉宗敏所擄,登時勃然大怒,奮聲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天下人!」決定轉變態度,以武力對抗李自成,此即世人津津樂道的「衝冠一怒為紅顏」。

形勢從這個時候開始陡轉急下,歷史的偶然性使吳三桂扮演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整個轉折點則因一個女人而發生。

吳三桂驟然變卦後,即帶領部將直奔山海關,突襲唐通,重新佔領了山海關。唐通率領殘部,撤往山海關附近的一片石。

但唐通敗走並不代表終極勝利,更大的考驗即將到來。山海關地區彤雲密布,籠罩著高度緊張的戰爭氣氛。時人士佘一元有《述舊事詩》云:「吳帥旋關日,文武盡辭行。士女爭駭竄,農商互震驚。」生動記述了當地百姓的惶懼不安。

在「維時內無軍需,外無援旅,人心洶洶,不保朝夕」的局面下,吳三桂自知無力與李自成大軍爭鋒,決意倒向滿清一方,派人給攝政王多爾袞送信,以大明忠臣的形象,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