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抗日戰爭時期之前 懷念我敬佩的陶行知先生

頃者戴自俺、劉大作兩位同志為陶行知誕辰九十周年將出版紀念冊事訪問於我,要我寫一些追懷回憶的文章;我少於陶先生一歲,今既八十又九,腦力衰頹,筆墨遲鈍,然而我又何敢辭謝不敏呢。想到我親切接識的並世人物而衷心折服者不外三個人,而陶先生實居其一,其他二人便是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莫笑我把服務社會的教育家和秉國鈞的政治家毛、周二公相提並論為可怪,須知三位先生大有相同之處,這就是他們致力的事業雖在中國一國之內,然而他們的胸懷氣概卻卓然朝向著世界全人類,廓然沒有局限,從而三位先生在我心目中實同一欽重的,卻是又豈得籠統無分別於其間。

毛主席領導群眾創建起新中國,惜乎晚年錯亂多失。周總理信乎為遺愛在民的好總理,卻天生是毛主席身旁第二把手。陶先生終身奔波鄉野之間,在教育界獨闢蹊徑,風動全國,論其業績固自不同。

當1946年陶先生在上海逝世時,我曾發表一篇悼念文章 ,有云:陶先生是一位直前地奔赴真理的一個人,好惡真切分明,有時不形於色,卻力行不怠,沉毅踏實,許多人受他感動,就跟著他走……我簡直要五體投地向他膜拜。

陶先生不可及處:他本是遊學外洋回國後做大學教授的人,竟然脫去西裝革履,投身鄉村要和農民打成一堆,創辦起曉庄鄉村師範學校,志在以鄉村小學為中心,推進廣大社會的改造。

對於昔年曉庄校內外「教學做合一」的一切措施,我在1928年初次訪問時,參觀考察一日之不足,次日再往,曾寫有一篇較詳的記述 ,刊入我的教育論文集,今不複述。1931年我既在山東鄒平縣創行鄉村建設運動,迭次請於陶先生,先後從曉庄借調楊效春、潘一塵、張宗麟諸君來鄒助我工作。其後張治中將軍到鄒平參觀,又邀聘楊效春君為他的家鄉建設起黃麓鄉村師範學校。

1937年抗日軍興,國民政府初有國民參政會之設置,陶先生與我同膺選為參政員,然在第二屆則政府視為左傾者多不入選,陶先生居其一。1939年,我從華北、華東巡歷各游擊區域之後回川,聯合兩大黨以外人士發起「統一建國同志會」之組織,陶先生亦參加。但陶先生仍忙於其教育事業,在合川縣澄江鎮草街子辦起育才學校,收容戰亂中流離失所少年兒童百餘人。1940年春,我亦送次子培恕入學。

其時培恕年十二歲,卻於學校和陶先生為人留有深刻印象。據他後來訴說有如下幾點:

一、全校師生員工百餘人和樂相處,宛如一大家庭,使那些無家可歸的兒童無復孤悶之感。二、學校經濟有困難,大家卻清苦而愉快地生活著。三、陶先生似乎很忙,難得來校。他一來時,人們便有喜色。他像是一位長者,卻又是平等親切之一員。四、學校與當地群眾恍若相聯相通,正亦改造著它所處社會環境。

行文至此可以結束。陶先生為人可愛可敬,然卻非深於學問修養者。一個人總不免長短互見。吾為此言或非贅歟!

1981年6月27日於北京

附錄一:悼念陶行知先生

陶先生之死,人人都以熱淚痛悼他,人人都抱無限悼念的話要說。這裡,我說一些我的話。

陶先生是一個一往直前,奔赴真理的人。他心目中,有他對於社會的理想要求。就在這裡,他好便真好,惡便真惡,好惡真切分明,雖然有時不形於色。大家誰都佩服陶先生是一個力行的人。但須曉得,他所以表著出來如此者,正為他內心好惡簡捷有力。當今天這個「好話說盡」的世界,一切只見說不見做,越顯得陶先生朴勇卓絕,任何人都落在他後邊。你只見眾人隨著他走,受他感動鼓舞而向前;不是嗎?他不唯勇往,而且踏實沉毅。因此,勇於奔赴理想的人盡還有,而終不及他。我在此等處,最折服陶先生。我簡直要五體投地向他膜拜。

陶先生又是一個富有創造力,遇事能獨出心裁的人。反之,「人云亦云」「蹈襲故常」,在他是絕沒有的。陶先生既從事教育,所以在他事業裡面無處不具有一段新意趣、新作風,乃至完全新的一套。你看,早的如「曉庄師範」,後來的如「山海工學團」,末後如合川草街子的「育才學校」,不都是如此嗎?他心思用在實際問題上,總要尋個訣竅來解決問題。因此,他手到之處便見光彩。這又是我極端佩服的。中國今天最不能因襲,但可憐這老民族竟乏創新之力。對當前的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大家總在幾種外國模型中轉來轉去,不能自出機杼。我很可惜中國政治上、經濟上沒有陶先生其人。只有多出幾個陶先生,中國才能得救,這是莫有疑問的。

陶先生一生的美德懿行,誰都能數出好多點來。陶先生在教育上的創造,更須寫幾本書來敘述。我只就其根本處提一提而已。上面所云,是不足盡之的。

末了,我卻據實聲明,我和陶先生彼此感情雖好,而在思想見解上很有距離。陶先生的言論主張,我常常要保留,而不能馬上贊成。每次見面,我總喜歡他,衷心敬愛他。但從沒有作過長談、深談、暢談。我自信能了解陶先生,但陶先生尚不十分了解我。

附錄二:一件有興味的事(摘錄)

1927年,陶行知先生於南京北郊創辦曉庄學校。1928年,梁漱溟前往參觀後,曾以《一件有興味的事》為題作過一次講話,講述其所見,從中可見其對曉庄學校的稱道,自然這也是對創辦者陶行知先生的讚許。現摘錄部分如下:

曉庄學校有三點很合於我們的意思:(一)有合於教育道理;(二)有合於人生道理;(三)注重農村問題。

這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在培養鄉村兒童和民眾所敬愛的導師。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盼望本校的學生一面能夠教導學生,辦一所良好的鄉村學校;一面又能輔導民眾,將他自己所辦的學校成為改造鄉村社會的中心。為達到這樣的教育目標,於是它把下列四事為培養人才之準的:

一、要養成農人的身手;

二、要養成科學家的頭腦;

三、要養成藝術家的興味;

四、要養成社會改造家的精神與熱心。

這些說法,都很合於我們的意思。

我第一次去參觀,因為去的人太多,妨礙我個人參觀的計畫,所以只過兩小時就回來了。第二天早晨我再去,細細參觀一天,當晚在學校里住宿,第二天才回來;事實的調查,這次算比較的滿意。

首先令我們注意的,就是:「事情怎麼做就怎麼學,怎麼學就怎麼教。」在我覺得這很合於教育道理的。譬如種田是一種生活,我們就應該在田裡做,就在田裡學,也就在田裡教。……教育要本於生活,教育必須教學做合一。

我在那裡住一夜過兩天的生活,它每日的生活的秩序是:

早晨天未明起床,舉行晨會。全校的人都到。首先唱校歌(「鋤頭鐮刀歌」),其次有各種辦事的報告、各種討論。晨會後便是早操。早操後食粥。我也加入,米很不好,粥卻很濃。吃粥只有鹹菜,吃飯則每桌三大碗菜;菜也很粗。沒有座位,大家都站著圍桌而食;學生、指導員、校長以及校長的母親,都在會食。大約九時至十一時讀書辦公;午後大家到田間去,或到前方去;晚間寫日記。這是大概的情形。

學校的創辦在民國十六年三月;校長告訴說,開辦時無屋可住,在山下立起三五個帳幕,幾個人對著帳幕升起旗子來,就舉行開學的典禮。後來人漸多,才分投到附近農家去住……他的用意在使學生能和農人一般吃苦,並且深知農民的問題。……校長常說他們要有三種打破:

一、打破課程與生活的分離隔閡;

二、打破老師與學生的分離隔閡;

三、打破學校與社會的分離隔閡。

照此辦法看去,我們可以斷定這樣的學校,一定會有結果的。培養出來的學生,至少有兩種好處:

一、有能力。分別言之,有三種能力:甲、勞作的能力。……乙、智慧方面的能力。……丙、作團體社會生活的能力。……

二、有合理的生活。因為他們的生活很平民化……我們啊!無能力又不平民化,不能做事又要享貴族生活。——社會的病痛,是學校制度給予社會的病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