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回馬槍 第二節 且問天意

「邯鄲城,我姚賈又殺回來了!」姚賈高坐於趙國王宮之上,心中得意地狂吼。

反觀趙王偃,前不久才把姚賈掃地出門,塵埃未及落定,今日卻又不得不將姚賈迎回,奉為座上貴賓,其屈辱感可想而知,是以筵席之間,慍怒形於顏色。

姚賈看著趙王偃一張苦瓜臉,兩隻噴火眼,不覺快意非常,笑道,「大王何故不樂?臣姚賈可是給大王帶好消息來了。」

趙王偃冷哼不答。你小子從秦國來,能帶什麼好消息?

姚賈道,「去年大王於咸陽置酒,秦王曾與大王許諾,『燕無道,秦使趙有之。』今秦王命臣前來,重申前言。趙如伐燕,秦願遣大將桓齮及楊端和,率軍出東郡,與趙并力,為趙驅使。」

趙王偃一聽攻打燕國,頓時來了精神。

趙國和秦國,多年干戈不休,爭戰頻頻。如果說「打是親,罵是愛」的話,那麼趙和秦這一對冤家,其親密程度,足以讓熱戀中的情侶看上去生分得象是在作皮肉交易。不過,自趙王偃即位以來,趙國興趣有所轉移,開始對燕國情根深種。趙王偃即位第二年,便命李牧為將,攻燕,拔武遂、方城。第三年,又以龐煖為將,再次攻燕,俘虜兩萬軍隊,殺燕將劇辛。前後兩戰皆勝,取得不菲之戰果。

如今,六年沒打燕國了,趙王偃不免有些技癢。更何況,燕國弱小,只要攻打,必有斬獲。而秦國強大,雖然四國合縱出擊,卻也難言必勝,弄不好,還要損兵折將,最終割地求和。

這麼一權衡,趙王偃於是決定伐燕。諸大臣均力言不可,好不容易四國合縱,尚未西向攻秦,卻先自己窩裡鬥起來,合縱失效不說,也讓齊、楚兩國從此對趙國失去信任。再說了,秦國向來陰險狡詐,儘管許諾與趙國聯合攻燕,其心終不可測,未可輕信!

大臣群情洶洶,趙王偃也不能獨斷。無奈之下,只能占卦,請老天爺來作裁判。

那時占卦分兩種,一為鑿龜,二為數筴。鑿龜,即鑽燒龜甲,根據龜甲所出現的裂紋來推斷吉凶;數筴,即用五十根蓍草莖作工具,根據《周易》規定的占筮方法組成卦象,再以卦象去推斷吉凶。

先用鑿龜之法,兆曰,伐燕大吉。不放心,又用數筴之法驗算了一遍,結果還是大吉之兆。

趙王偃以手撫胸,感謝上帝。姚賈以手撫胸,同謝同謝。

見天意如此,大臣們也無話可說。而老天爺的承諾,比秦國的承諾更能壯膽。趙王偃於是以龐煖為大將,盡舉全國精銳之師,攻打燕國。其目標也是雄心萬丈,不是奪取幾座城池而已,他竟是要吞併燕國!

棄合縱而伐燕,這便是趙王偃繼驅逐姚賈之後,犯下的第二個致命錯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